上一页最新试题首页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蹊跷 溪水 栖身之所 休戚与共
B. 夙愿 星宿 追本溯源 沧海一粟
C. 陌路 蓦然 厉兵秣马 拐弯抹角
D. 参劾 涸辙 荷枪实弹 一丘之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租赁 突如其来 鸠占鹊巢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B.泻药 缉拿归案 挑肥捡瘦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把柄 罚不当罪 眼花缭乱 明修栈道,暗度陈苍
D.徇私 响誉中外 唇枪舌剑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一定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做好卫生消毒、破损修复的工作;二是在城市和农村都要遵循自愿原则。
B.外源型经济发达的江苏、广东两省,近年实到外资都明显下滑,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外源型经济的功过究竟如何评价?
C.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化,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D.该纪念钞正面主景图案为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其上方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图案,背景为天坛图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经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足足涨了每平方米1000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立刻积极响应,普遍关注,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4万。
B.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但抗震救灾的勇士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灾区道路的有序畅通。
C.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D.据“搜狐网”报道:“两会”结束后,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回答了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希望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二、(9分,每小题3分)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奠古圣先贤的职能。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介子推。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纪念介子推。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
从节日的起源看,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人的习俗。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墓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这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
进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将之列入五礼。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常常将扫墓沿至清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朝庭鉴于民间扫墓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从这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人们在祭扫坟墓时,越来越流行焚烧纸钱。寒食节期间禁火,禁烧纸钱的行为只能在清明进行。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清明上坟。也就是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扫墓祭祖给人的印象是悲伤的。其实,清明还有它的另一面相——欢快踏青。唐诗中即充斥着丰富的踏青游春景象。像李正封所云:“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来鹄所云:“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屣齿香。”墓间祭扫的悲情与春游兴酣的喜悦,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力量安排在一起的呢?
古时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上巳节,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求收获生命的力量,祛除魔鬼的作祟。据古史传说,殷商的祖先契的孕育,就是由于其母在河里洗浴,吞食鸟卵所致。《论语》记载,孔子听到曾皙说:“暮春时节,穿着刚做好的春服,与朋友们到沂水沐浴吹风。”孔子会心一笑,说:“我赞同你的理想。”至晋代,潘尼有诗曰:“暮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王羲之的兰亭之会,表明修禊、踏青习俗在士人中基本成型,在流觞曲水间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进而擢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成了上巳习俗中最重要的文化内涵。
自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行祭之余,便兴致勃勃地进行郊游宴饮活动了。宋元时期,清明游春宴饮之风更盛。元代一首描写清明踏青的诗云:“尽说游行好,春深桃李天。香车旅曲水,宝马踏荒烟。”
上巳习俗被清明节吸纳进去,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清明、上巳两节前后相接,相距不远,清明郊外上坟时可顺便踏青。二是中华民族是个乐天知命的民族,人们视亲人之死为“归”,生死之间不是绝对的对立,阴间乃为阳世的延长或补充。清明节,人们要祭奠亡人,以通阴间,同时也需要迎春活动,以顺阳气。
6.对“寒食节”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传说认为,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为纪念晋国大臣介子推,规定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
B.寒食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古代改火的习俗。暮春三月,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事先准备熟食。相沿成习,就形成了寒食风俗。
C.最初,寒食节和祭祀祖先并无关系。古代早有在宗庙祭奠先人的习俗,这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日盛。到汉代,扫墓祭祖还无固定时日。
D.唐代,民间逐渐开始集中在寒食节这一天扫墓祭祖。公元732年,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列入五礼,成为人们的重要节日。
7.下面诗句不是表现古人清明游春习俗的一项是( )
A.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B.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
C.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D.香车旅曲水,宝马踏荒烟。
8.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开元二十四年,朝迁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这样,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样放假。说明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B.上巳节,在农历三月三日进行,主要活动是踏青、临河洗浴。孔子、潘尼、王羲之都在修禊、郊游宴饮中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擢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C.清明祭祖并进行郊游,始于唐代,宋元时期,清明游春之风更盛。主要是因为清明、上巳两节前后相接,也符合中华民族乐天知命的文化传统。
D.按时间先后排序,三个节日是:寒食、清明、上巳;按其诞生后论,三个节日则是:上巳、清明、寒食。宋元以后,清明集三节于一身,成为中国春天的代表性节日。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送杨少尹序
韩愈
昔疏广、受①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候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②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候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注]①疏广、疏受:西汉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人,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是疏广的侄子,同为太子少傅。②《鹿鸣》:《诗经?小雅》的篇中,是宴宾客时所用的乐歌。后人以举人登第而宴,称鹿鸣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道都门外 祖:祭祀路神后,设宴送行。
B.又为歌诗以劝之 劝:劝说。
C.白以为其都少尹 白:启奏。
D.没而可祭于社者 没:通“殁”,死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一旦以年满七十 ②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迁叱之
B.①然吾闻杨侯之去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①丞相有爱而惜之者 ②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①其在斯人欤 ②吾其还也
11.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对杨巨源敬佩之情的一组是( )
①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②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
③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
④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⑤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⑥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写汉代的疏广、疏受后代的事迹,就是为了和下文中要写的杨巨源形成对比,赞美他功成身退的美德。
B.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有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这再次从一个侧面突出了杨巨源的美好品德。
C.作者在文中对史官能不能为杨巨源立传而不使他受到冷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D.杨巨源在离任时,丞相有爱惜之情,让他担任家乡河东郡的少尹,不中断他的俸禄,还作诗赠送给他。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3分)

(2)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3分)

(3)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候不去其乡为法。(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共6分)
(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诗经?氓》)
(2)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3)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五、语言运用(12分)
16.随着出境旅游的不断升温,部分中国游客在境外的不文明举止也引起舆论关注。大声喧哗 、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行为已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民形象,海外一些媒体把这看作是中国游客的“通病”。为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文明素质,请为出境口岸拟写一条两句话的条幅,要求主题鲜明,温馨得体,每句不超过10个字。(4分)


17.根据语境要求,仿照画线的句子,任意选择奥运会项目写两句语,使语段完整。(4分)
奥运会既是体育的盛会,也是美的盛会,每一个体育项目几乎都是美的展示:举重是拔山盖世之美, , ,花样游泳是芙蓉出水之美。

18.右边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夜 晚
韩少功
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还是冬月初一腊月十五之类的记时之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他们即使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感觉。
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从树阴里筛下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星织女星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古隆冬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闪烁不定的遥远彼岸在步步逼近。我是躺在一个凉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和漂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的时刻。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19.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2)“我就是在30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一个真正的夜晚”

20.为什么说“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的地方,是没有召见和盘问的地方”?(4分)


21.文章重点写的是乡村的夜晚,为什么开篇先写城市的夜晚?(4分)


22.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一个为信念顽强攀登的老人
刘元举
①今年10月7日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贺绿汀音乐厅,傅聪先生的莫扎特专场音乐会。我是头一次聆听傅聪先生的演奏。傅聪出现时,一派庄严肃穆状。他穿着黑灰色唐装,头发梳理得光亮而纹丝不乱。他的脸色比平时略显苍白,当舞台上的灯光缓缓暗下去时,亮如一块凸现的岩石,显露出个性的凌厉锋芒。
②当他第一次触键时,我就发现他的面部表情瞬间苍老起来。随着节奏加快,力度速度同时如五彩绽放,这个老人便在这种热烈绽放中开始了紧张的驾驭。他像竭尽全力在拼搏,在追赶。头,居然也在帮着手指剧烈运行,剧烈摇摆。本来纹丝不乱的头发,瞬间迸散开来,像浪花被礁盘撞出一片破碎的璀璨。这就是72岁的傅聪。在疯魔般摇摆头颅的同时,也在残酷地折磨着他的十指。那是两个黑色的精灵,黑色是手套。不同的是,黑色手套包裹下的十指只有前半截指骨露出来,于是,这半截指骨在键盘上跳动闪烁得如同鸡啄米一般。
③有人哭泣了。不知道是什么真正打动了这位观众。是傅聪还是莫扎特。莫扎特K595我不曾查过任何资料,我只是在倾听傅聪演奏时的后半部,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令我在憋闷已久之后,骤然得以释放。随后,我感受到来自观众席上的巨大激动,如惊涛扑岸,卷起千堆掌声,惊雷裂帛。傅聪苍白的脸上终于泛起松弛的笑意。他在掌声与鲜花簇拥中,一次次往返于舞台上,却就是不肯弹下一曲。                 (http://www.51985211.com)
④尤大淳先生是上海交响乐团的资深钢琴演奏家,他非常钦佩傅聪先生。他在听完K595最后一个音符之后,激动地站起来长久鼓掌。他在向傅聪先生祝贺时说,50年前,他听傅先生弹这首曲子时,有个连音弹得与这一次有变化。他用手指弹动着,上一次与这一次的变化区别。半个世纪,他居然有着如此精细的区分判别。
⑤巴什基洛夫是个真正的性情中人,他的祝贺带有他的音乐顽童的可爱天性。他在傅聪弹完后赶到后台时,激动地一把搂抱住傅聪。他说他仿佛又听到了50年前的演出。那是1956年,傅聪在莫斯科的成功演出,那一次他也是弹的这首K595。当时,年轻的傅聪以其天才的音乐感受赢得了年轻的巴什基洛夫的热烈称赞,顿时他们成为好朋友。一晃半个世纪过去,同样苍老的他们又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以前。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⑥傅聪头一次演奏莫扎特是在1955年的华沙。当时满城买不到莫扎特的谱子。香港也买不到总谱,最后是英国一家著名书店的老板将总谱寄至华沙,这才到了傅聪手里。
⑦年轻的傅聪捧到了总谱,简直如获至宝,将总谱上的协奏曲轮番弹奏:当时在华沙的乐队都希望跟他合作,都希望能够看到他的谱子。他的这本华沙惟一的莫扎特总谱便在各大乐队中传抄开来。有的协奏曲傅聪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弹,乐队成员先下手练着,等傅聪抽出时间索回谱子,才开始练,练熟后再与乐队合。当时傅聪在华沙相当受欢迎,受欢迎的场面完全来自他对于莫扎特的演奏。
⑧从头一次弹莫扎特到现在,恍然半个世纪。而莫扎特只活了36岁。弹过半个世纪莫扎特的傅聪,缘何还在苦苦地弹奏莫扎特,而仍然对自己不满意呢?72岁的傅聪与36岁的莫扎特,相差一半的年纪,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呢?就是说,作曲家与演奏家究竟什么关系?作曲家为何作的曲子令演奏家苦苦探索而永无止境呢?
⑨他说,音乐是可以成长的。他的所谓成长,就是说音乐可以不断被人们开掘和发现。他说他年轻时弹莫扎特发现一些东西,年老时也发现了一些东西,不过昨天发现的东西与今天发现的东西不同,不断否定之否定。只要每次能够发现一点儿,就是蛮喜欢蛮快活的事情。
⑩傅聪每天要练十几个小时的琴,一位72岁的老人,怎么吃得消呢?他苦笑着说,想拿出点好东西。没办法,不练是肯定拿不出好东西的。他对自己相当苛刻,他心性高远。而他的手指又如同日薄西山,不可挽留地僵硬生涩,以至于无法达到他希望达到的灵性柔韧。于是,他惟一的可能便是永无止休地与他的十指搏斗、拼命。常常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情令人动容。我感觉到他在竭尽全力进行一种神圣的攀升。他像那个著名的希腊神话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他推着的石头越来越沉重,他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但是,他肯定抱定了将巨石推上山巅的信念。他——一个为信念而活着,一个为信念而顽强攀登的老人。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9.第二段开头,作者从傅聪第一次触键,就发现他的面部表情瞬间苍老起来,联系全文,作者使用了“苍老”这个词的用意是什么?(4分)


20.文中哪些信息能够印证老人的“攀登”精神,请分条解析。(4分)


21.文中第④⑤段是否多余?请简析你的看法。(4分)


22.有人认为,当初在华沙,人们关注的不是老人的音乐才华而是莫扎特的音乐总谱(见第⑦段),那么,老人的成功纯属偶然;也有人认为,用一生时间演奏别人已经谱好的音乐,人们的感觉也是同样的(见第⑤段相关表述),这样的音乐人生缺乏创造性。你赞成这两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烽烟刚散的北京奥运会,一定让你收获多多,但可能也让你遗憾多多。你遗憾不能身临其境,遗憾错过了一次精彩的赛事转播,遗憾你喜爱的选手未能如愿,遗憾因为奥运而错失了其他……
请以“北京奥运会,我的遗憾”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临沭县高考补习学校阶段性检测(一)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C (A溪xī B宿xiù D荷hè)
2.A(B“捡”应为“拣”;C“苍”应为“仓”;D“响”应为“享”。)
3.D(A句分号错,应为逗号;B句第一个问号错,应删掉或改为逗号;C句“诊治个性化”之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
4.C(“叹为观止”是赞叹所见实物好到极点,不符合句意,可改用“望洋兴叹”。)
5.B (A. 语序不当,应为“普遍关注、积极响应” C. “职责……不是执法机构”,主宾搭配不当,“擅自”主语不明。D. 有歧义,数量短语“两个”位置不当。“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即可理解为“由两个日本记者提出地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记者提出的两个问题”。)
6.C(发生天春秋后期的是墓祭,而不是在宗庙祭礼祖先。)
7.B(描写的是上巳节游春)
8.C(A“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不能说明清明代替了寒食,清明代替寒食是宋元时期。B原文中没有孔子“郊游宴饮”的表述。D诞生顺序是:上巳、寒食、清明。)
9.B(“劝”是勉励的意思。)
10.B(都用于主谓之间。A①是“因为”,②是“凭”。C项①表并列,②表转折。D项①表推测,大概;②表商量或希望,还是)
11.C
12.D(A项“后代的事迹”错;B项“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能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错;C项用意不在于表达担忧之情。)
四、(24分)
13.(10分)(1)汉代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后世的擅长画画的人又将他们的事迹画成图画。(3分,注意“传”“工”“图”的翻译。)
(2)京城的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跟着唱和。(3分,注意“长”“属”“和”的翻译。)
(3)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为榜样。(4分,注意“莫”“诫”“去”“法”的翻译。)
14.(1)“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2)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15. 答案:(1)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 (2)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3)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 (4)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6.答案示例:(1)勿忘礼仪之邦,牢记中国形象;(2)文明礼仪从小节做起,出境旅游显大家风范;(3)人人都有中国形象,处处都有文明考场;(4)中华文明五千年,礼仪展现一瞬间;(5)礼貌体现人格魅力,文明展示中华风采;(6)带回国外美好印象,留下国人文明形象。(内容2分,形式2分)
17.答案示例l:跳高是鱼跃龙门之美,三级跳远是飞鸿踏雪之美。
2:短跑是风驰电掣之美,花样滑冰是蝴蝶翩飞之美。
18.可从小孩的角度也可从妇女(或妈妈)的角度,只要围绕“情深”书写,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鲜明生动即可得满分。
(一)18分
19.(1)区别于城市的显要标志;(2)有月光的能够给人带来美好享受的乡村夜晚。
20.“逃避”的是自然,城市缺少与自然的沟通,远离自然,甚至是拒绝自然。
21.与乡村的夜晚形成对比,增强文章的鲜明性,引出下文乡村夜晚带给人的享受和感悟。
22.文章通过对富有象征韵味的月亮的描写,对比反衬,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倾慕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喧嚣都市生活的一种深沉忧虑与思索。
(二)18分
19.表达了傅聪演奏音乐时的专注与凝重;与下文形成对比,强调傅聪与衰老抗争,为信念顽强攀登的精神。
20.(1)年届古稀,举办专场音乐会,动作神态高度投^,获得掌声雷动;(2)年届古稀,依然拥有最忠实的乐迷和音乐界朋友;(3)年届古稀,每天十几小时练琴,以期获得来自音乐的新发现。
21.不多余。(说明老人的音乐影响地域广泛,由中国到外国,承接上文,侧面体现了专场音乐会的巨大成功(2分);
(2)说明老人长期对莫扎特音乐的执著,由今追昔,开启下文,引出下文半个世纪前在华沙的演出情形。(2分)
22.参考答案一: (1)他的成功不属偶然。英国一家著名书店将总谱寄给华沙,这才到他手里。说明成功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巴什基洛夫和他交朋友,是因其天才的音乐感受;倾尽一生钟情于莫扎特,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必然成功。(3分)
(2)他的成功属于偶然。当时的华沙特别看重莫扎特的总谱,而他是持有者。人们对莫扎特的热爱激发了他,让他 从此走上了成功道路;音乐是可以成长的,弹过半个世纪莫扎特的傅聪,依然对自己的弹奏不满意,人们只是从某种程度上欣赏傅聪在表现莫扎特音乐上所赋予的热情,或者说,傅聪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只是巧借了莫扎特的名气。(3分)
参考答案二:(1)这样的音乐人生值得肯定。每个人的价值观、成功观是不一样的,傅聪总能从莫扎特的音乐中挖掘、发现新的东西,对他而言,就有意义;莫扎特的音乐能让人的“憋闷”得到“释放”,具有永恒的音乐“魅力”,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源源不绝的生活感悟。(3分)
(2)这样的人生不值得肯定。从效果上看,古稀之年的傅聪并没有弹出他在50年中对莫扎特音乐的新发现, 这从巴什基洛夫的感觉上可以看出。永恒的音乐固然可以带给人们永恒的享受,但是作为一个个体人,倾尽一生只是在伟人的探索中充当“留声机”,未免显得固步自封。(3分)(考生可灵活选择角度,意思对即可)
七、作文
23.(60分)
按2007年山东省阅卷标准(参见《2008山东省考试说明》),错一字扣1分,重复不计。

译:从前疏广、疏受两位大人,因为年老,便辞职离去,在当时公卿们摆设供品陈设,在都城门外祭祀路神为他们饯行,有车数百辆。道旁的观众,大多叹息流泪,都说他们贤能。汉朝的史官就将他们的事迹写成传记,后来的画工又按照他们的事迹画成图画,至今还引人注目,清晰显著如同头一天的发生的事情。
国子司业杨巨源先生,正以能用《诗经》教育后辈闻名,一旦因为年龄满了七十,也就向丞相表示要离开回归家乡。世人常说今人无法企及古人,今天的杨巨源和二疏,他们的意志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在下不才待在了公卿后面的位置,但是遇上生病不能外出,不知杨大人离去的时候,城门外送行的人有多少?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路边的观众也有叹息知道他是贤能的吗?而史官也能大力张扬他的事迹,继二疏的事迹之后为他作传记吗?也不会寂寞吧?看如今没有工于绘画的人,那么画与不画,本就可以不必说它了。然而我听说杨大人当初要离开,丞相有爱惜他的意思,奏禀皇上让他当家乡中都的少尹,不停止他的俸禄。还作了诗歌来劝勉他,京师擅长作诗的人们,也相继应和丞相。也不知当初二疏离开的时候,有这样的事情没有?古今的人同与不同也不清楚啊。
现代的士大夫们以官府为家,一旦罢官就无家可归。杨大人刚刚二十岁,就在他的家乡中了举人,靠本事考试中举来做官的。如今回归,指着某棵树说:“这棵树是我先人所栽种的啊。那条河那座山丘,是我孩童时垂钓的地方啊。”乡里的人们没有不加以敬仰的,都告诫自己的子孙要以杨大人不离弃家乡为榜样。古代所说的乡先生,逝世以后可以在乡祠堂中被供奉祭祀,他就是这样的人吧?他就是这样的人吧?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世界上第一位讲授成功学的杰出人物、世界成功学鼻祖拿破仑?希尔,在他全球畅销几千万册的《思考致富》中,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成功学理念:“过桥抽板”。
当然,他所倡导的“过桥抽板”,绝不是教导我们要忘恩负义,而是告诉我们在做一项不是能够轻易实现的事业时,最好把自己的退路切断,让自己无路可退,这样才能激发我们所有的潜力,调动所有的激情,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坚持到底。
请以“退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少于800字。

上一篇: 语文高考成都市高2009级成都七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高考语文广州市东圃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