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最新试题首页

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宦官 豢养 患得患失 风云变幻 盥洗 B.莅临 官吏 呕心沥血 不寒而粟 沥青
   C.翌日 对弈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 臆断 D.羡慕 汗腺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 陷阱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女教授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引起收视轰动,一时间万人空巷,报刊好评如潮。昨日,珠圆玉润的于丹带着新书来广州购书中心与读者见面,排队的人涌满了购书中心大厅。在签名售书之前,一些广州读者和于丹教授进行了交流,于丹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听她演讲的人趋之若鹜。

A. 万人空巷

B. 珠圆玉润

C. 侃侃而谈

D. 趋之若鹜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银行对申请贷款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B.这两起走私案件,不仅数额巨大,而且长期作案,竟一直没有被发现。
C.垃圾车清理垃圾时不熄火,长时间发出噪声和废气,对住户的身心影响很大。
D.刚刚结束的全国“文代会”要求:文学创作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上,都要力求创新。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戎,字濬[jùn]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晋书?王戎传》)
[注]①虓(xiāo),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 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减:不如,比不上
D.以母忧去职 忧:忧愁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薨于郏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3分]
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④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
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先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 [3分]
(2)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3分]

10.给划线部分断句:[4分]
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

(二)诗词鉴赏: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1.(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3分]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4分]

12.默写:任选三题[6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

(3)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4)鼎铛玉石,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5题。

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顺从、服从什么?不是如《后汉书·马援传》所写:“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而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顺从规律,服从大势,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干明天后天才有可能做的蠢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低头做事,更是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可见,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

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当人“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乡。思,是低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主要职能,也是发挥大脑功能的前奏曲和主旋律。而人的行为从来都是受思想支配的。用脑做事,就是凡事都去想一想:这件事该不该干?怎么干?干了,利弊得失是什么?是马上干、或是放上三五天等时机更成熟时再去干?除自己想外,还要广开言路借助“外脑”想,从而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基层,到群众之中,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人为本,疏通上下道,变“上访”为“下访”,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就是要不仅取得诚心做事能说真话的发言权,还要取得真正胸中有数的拍板决策权。

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低头之后,嘴的功能显然会有所减弱,手的功能相应会急速攀升。低调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突出的是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硬作风。甚至在不经意间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仍然是平平常常,笑看花开花落;自自然然,静观云卷云舒。我还是我,天地间一匆匆过客而已——是这种人心语的真实写照。如果有什么媒体的镜头聚光灯照将过来,这种人一般都会退避三舍,甚至“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低头做事更是专心做事。低头,就是专心致志,“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目不两视,耳不两听,精神专一,心无旁骛。无数事实都证明,无论干什么事儿,心不专一,不能专诚,即便是小数之弈,照样不得。大的方针确定之后,成功的秘诀全在专一。专一,就能做一件事,成一件事;就能使本事随着事业上,能力攀着事功升。

朱熹在论及“知”与“行”时说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做事则更为重要。(选自2006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13.根据文意,下列对“低头做事”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低头做事”就是按规律做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B.“低头做事”是指一个人做事,要发挥大脑功能认真的去想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同时还要广开言路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C.“低头做事”是指深入调查研究,急人民之所急,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政策措施的出台由老百姓的满意度来决定。

D.“低头做事”就是做事不张扬,不追名逐利,不趋炎附势,保持一种“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的独善其身的心态。

E.“低头做事”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目不两视,耳不两听,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俯首甘为孺子牛”。

F.“低头做事”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

14.根据文意,下列选项符合“低头做事”原则的做法是(4分)( )( )

A.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

B.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

C.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D.俯首甘为孺子牛

15.文章结尾引用朱熹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结合文意回答,“知”指什么? “行”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6.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展开论述的?请作具体分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丑 屠格涅夫

世间曾有一个小丑。

他长时间都过着快乐的生活;但渐渐地有一些传言到了他的耳朵,说他到处被公认为是个极其愚蠢的非常鄙俗的家伙。

小丑震住了,开始忧郁地想:怎样才能止住那些讨厌的流言呢?

一个突然的想法,终于让他愚蠢的脑瓜开了窍……于是他一点也不拖延,把他的想法付诸实行。

他在街上碰到一个熟人——接着那个熟人夸起一位著名的色彩画家……

“得了吧!”小丑提高声音说道,“这位色彩画家早就不行了……你还不知道这个吗?我真没想到你会这样……你是个落后的人啦。”

熟人感到吃惊,并立刻同意小丑的说法。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多么好的书啊!”另一个熟人告诉他说。

“得了吧!”小丑提高声音说到,“你怎么不害羞啊,这本书一点意思也没有;大家老早就不看这本书了。你还不知道这个?你是个落后的人啦!”

于是,这个熟人也感到吃惊——也同意小丑的说法。

“我的朋友某君是个非常好的人啊!”第三个熟人告诉小丑说,“他真正是个高尚的人!”

“得了吧!”小丑提高声音说到,“某君明明是个下流的东西!他抢夺所有亲戚的东西。谁还不知道这个呢?你是个落后的人啦!”

第三个人同样感到吃惊,也同意了小丑的说法,并且不再同那个朋友来往。总之,人们无论在小丑面前赞美谁和赞扬什么,他都一个劲地驳斥。

只是在这个时候,他还以责备的口气补充说道:

“你至今还相信权威吗?”

“好个坏心肠的家伙!一个毒辣的人!”他的熟人们开始谈论小丑,“不过他的脑袋瓜多么的不简单!”

“他的舌头也不简单!”另一些人补充道,“哦,他简直是个天才!”

末了,一家报纸的出版人,请小丑到他那儿去主持一个评论栏目。于是小丑开始批判一切事和一切人,一点也不改变自己的手法和自己趾高气扬的神态。

现在,他——一个大喊大叫反对过权威的人——自己也成为了一个权威了。而年轻人正在崇拜他,而且害怕他。

他们,可怜的年轻人,该怎么办呢?虽然一般的说,不应该崇拜……可是,在这儿,你试试不再崇拜吧——你就将是个落后的人啦!

在胆小的人中间,小丑是能好好的生活的。

17.小丑用了哪些方法制止了人们的流言?作者借小丑这个形象讽刺了一些怎样的人?(4分)

18.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独到之处。请作简要分析。(5分)

19.文章最后,作者写道“在胆小的人中间,小丑是能好好的生活的”,这句话有什么含意?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成功者的内心必定简单

查克·韦尔奇曾说过这样的话:你简直无法想象,让人们变得简单竟会被人说成是头脑简单。而现实中的事实恰恰相反,那些思路清楚,个性独立并卓有成就的人们正是最简单的人。

陈省身先生认为,人生也是一样,你越是一个单纯的人,就越容易成功。

记 者:这里的简单,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简化?就是说一个人应该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坚忍不拔地做他所选定的事业?

陈省身:以前曾有记者先生问我是如何决定读数学的,我说是别的都做不好,所以就只能读数学了。我不像别人那么多才多艺,所以选择问题时也就十分简单,不用过多分心。

记 者:简单实际上最不容易。生活中有那么多的诱惑,让人眼花缭乱。人的一生又那么短暂,但却把许多时间浪费掉了。那么,简单是不是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数学思想?

陈省身:既是思想,也是目的。数学思想是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像数学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化大为小,也就是把遇到的困难的事物尽量划分成许多小的部分,这样一来,每一小部分显然就容易解决。这样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用来处理日常问题的。                (http://www.51985211.com)

记 者:我还是在琢磨西南联大的那一段历史。因为在我们这些后人看来,那时中国环境那么艰苦,战争形势那么恶劣,但还能出那么多的人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现象。

陈省身:西南联大当时有名望,有好的学生来,主要是学生本身好。本身好的话,你稍加指点,他就有发展。当然,西南联大是由原先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所大学组成的,本来就有水平,老师本身声望就高,大家互相敬重,能合作。其实当时还有一个西北联大,就没搞成,自己互相打架,后来只好解散。还有一点,我们在西南联大时,因为是战乱时期,所以设备图书什么都没有,条件差,也没房子,记得我和华罗庚、王信忠先生挤在一个房间,因为地方小,连箱子里的一点书都不愿意打开。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能做出成绩来。

记 者:正是在西南联大这几年中,您的数学研究成果开始为世界数学界所瞩目。记得在您的一本书中,您曾说,中国的大数学家如刘徽(魏晋)、祖冲之(南北朝)、李冶(金元)等都生逢乱世,但他们却也做出了了不起的成就。

陈省身:只要有了人,有研究的精神,在哪里都能做事情。我一般不参加别的活动,只做我的数学。

记 者:爱因斯坦也是从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与宴会,他曾讽刺说,这是把时间喂给动物园。

陈省身:四十年代时,我和爱因斯坦常有来往,我们是一九四三年开始认识的。他当时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我也应聘在这里面做研究工作。有一次爱因斯坦约我去他家中做客,我在他家的书架上发现有一本书很吸引我,是我们老子的《道德经》,德文译本。道法自然,淡泊宁静,西方一些有思想的科学家也是喜欢老庄哲学的。因为搞科学的人,从数理到人文,往往要讲到道德,讲到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我现在这个住所叫作宁园,就有这么个意思。

记者:我们读过您七十五岁生日时写的诗,“何日闭门读书好,松风浓雾故人谈”。您的 时间太宝贵了。

陈省身:要静下心来,我现在九十多岁了,正在走向终点,但我还想为中国做一些事情。

记者:很抱歉,我们今天来也是在浪费您的时间。

陈省身:就是,你们这种找我,就是浪费我的时间。不过我很高兴看到你们。事情也有点矛盾。

20.为什么陈省身大师将自己选读数学以及后来取得成就与“简单”联系起来?(5分)

21.为什么说“成功者的内心必定简单”?请结合文本的事例作简要分析。(4分)

22.在访谈中,一会儿谈到西南联大的历史,一会儿谈到刘徽、祖冲之、李冶等大数学家,一会儿又谈到爱因斯坦书架上的老子《道德经》,你不觉得有点东拉西扯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五、语言运用(共2题,10分)

23.根据下面的文字给“社会福利”下一个定义(不超过25个字,4分)。

这里所讲的“社会福利”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的。社会福利是指采取一定的社会措施,包括增加就业机会,保障劳动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提供医疗保健、提供社会服务、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等等,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样使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

24.某中学涛声文学社的社刊《涛声》拟增设“校园评论”的栏目,请你为栏目写一段简短的开办说明,用生动鲜明的语言表明本栏目的目的和要求。必须从对偶、排比、反复中选用1种修辞手法,不超过75字。(6分)

六、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广州市东圃中学2009届10月份月考试卷答案

1. B

2. C

3. D。解析:A “决定”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B 主谓搭配不当。“长期作案”的对象不是“案件”。C.对“住户”的限定不明,造成表意不明。此外,“发出”跟“废气”不能搭配。

4. A。首先从第一句看,表达的观点是承认“少读”的作用,所以全段文字就围绕“少读”展开。另外,在文中有些提示也为正确选择奠定了基础。“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就是强调“思考”,即少读且思考,由此选择②句。“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说明看的虽多,但收获甚微,正好与“多读而不求甚解”吻合。“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强调“读书”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应该选择⑤句。”

5. D

6. D

7. B

8. C

9. (1)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2)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10. 断句: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

11.(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12.(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不耻相师;则群聚而笑之。(3)关关雎鸠,窈窕淑女

(4)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参考译文]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父亲王浑,是凉州刺史。王戎幼年聪明,神采飞扬。看太阳眼睛不花,裴楷发现后看着他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像山崖下的电光。”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戏,猛兽在栅栏里吼声震地,众人都嚇跑了,王戎一个人站在那里不动,神色镇定。魏明帝在阁上见到而称奇。又曾与一群儿童在路旁玩耍,见到李子树上有很多果实,大家争着去摘,惟独王戎不去。有人问他原因,王戎说:“树在路边而果实多,必定是苦李。”摘到后果然是苦的。

阮籍与王浑是朋友。王戎十五岁时,跟随父亲王浑在郎舍。王戎比阮籍年轻二十岁,而阮籍与他结交。阮籍每次去王浑处,一会儿就走,去看王戎,很久才出来。阮籍对王浑说:“濬冲清洁高尚,非你可比。与你说话,不如与阿戎交谈。”等到王浑死在凉州,旧交的官吏赠送几百万钱,王戎推辞不接受,因此名声远扬。王戎曾与阮籍饮酒,当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座,阮籍因为酒少,不给刘昶斟酒,刘昶没有遗憾的样子。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怎么样的人?”回答说:“胜过公荣的人,不能不和他一起饮酒;如果不如公荣,就不敢不一同饮酒;惟独公荣可以不和他一起饮酒。”王戎常与阮籍作竹林之游,王戎曾后到。阮籍说:“俗人又来败坏我的兴致。”王戎笑着说:“你的兴致也太容易败坏了!”

钟会讨伐蜀,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有何计策。王戎说:“道家有这样的话,‘做而不居功’,建立功业不难,保住功业就难了。”等到钟会失败,议论的人认为这是有见解的言论。

召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用五十端筒中细布贿赂王戎,被司隶纠劾,由于知道但没接受,所以没有论罪,然而议论的人指责他。皇帝对朝中大臣说:“王戎的行为,难道是怀有私心贪得吗?而是不愿做异于他人的事罢了!”皇帝虽然以这样的话解释,然而被清廉的人所鄙视,王戎因此损害了名名声。

王戎任职虽然没有特殊才能,但治理有方。后来升任光禄勋、吏部尚书,因母亲丧事离职。他生性极孝,不拘于礼法,饮酒吃肉,或看人下棋,然而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裴頠去吊唁,对人说:“如果悲痛伤及人身,濬冲免不了受到居丧而减性的批评。”当时和峤在为父亲服丧,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但哀伤没有超过王戎。皇帝对刘毅说:“和峤哀伤超过礼制,让人为他担忧。”刘毅说:“和峤虽然睡草席吃稀饭,但不过是生孝。至于王戎,那是所谓的死孝,陛下该先为王戎担忧。”王戎先前有呕吐的疾病,居丧呕吐更重。皇帝派医生为他治疗,并赐给他药物,又断了宾客。永兴二年,在郏县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13【解析】DE。D项中的“低头做事”并非“独善其身”的心态;E项中的“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并非本文所表达的意思。

14.【解析】CD。A项反映的是个人生活小圈子中的“低头做事”,并非本文作者所赞同的做法;B项是大自然中的现象,并非做法。

15.答:“知”是指知道“低头做事”的重要性。“行”是指躬身实践“低头做事”的原则。(2分)这句话总结了全文,深化了主题。(2分)

16.答:本文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展开论述。(2分)开篇总说“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中间分说低头做事是“用脑做事”“调研做事”“低调做事”“专心做事”;结尾引用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话,紧扣中心,深化主题。(2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7. 答:用了“蔑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方法。(2分)讽刺了那些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无知而可笑的所谓的权威之士。(2分)

18. 答:主要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2分)文章没有浓墨重彩地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等展开描写,而是用白描的手法作浮雕式的刻画,“重神似,不重形似”,让人物在对话和行动中自然而然地展示其性格。(3分)

19.答:这句话一方面讽刺了生活中所谓的权威们,他们其实都是无知而可笑的小丑;另一方面也批评了正是人们的胆怯懦弱,“造就”了这些所谓的权威。(2分)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对于所谓的权威,人们或是不假思索地盲从,或是因懦弱而不敢反驳,导致“伪权威”们左右着舆论的导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面对所谓的权威,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坚持己见,只有这样才不会随波逐流。(4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0.答:数学是陈省身大师的特长和所爱,于是在选读专业时一门心思要读数学,这是选读时的“简单”。而他在做学问、搞研究时,心里也只有数学,一般不参加其他活动。正是这种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人生观,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陈省身大师自然就将“简单”与选读数学、取得成就联系起来了。(5分。“选读数学”方面2分,“取得成就”方面3分。两方面都必须紧扣“简单”来谈。)

21.答:因为任何事业上的成功者,都能够排除各种诱惑,心无旁骛地做学问,搞研究。如爱因斯坦,就从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与宴会。(或:如陈省身大师,一般不参加别的活动。一心只是搞自己的数学;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宁园”,表示要静心搞研究。)(4分。分析2分,举例2分。)

22.答:访谈看似东拉西扯,其实是紧扣“成功者内心必定简单”这一主旨来展开的。谈西南联大,是围绕着“环境那么艰苦恶劣,为什么还能出那么多人才”的话题来谈的。陈先生除指出学生素质好、师资水平高等因素外,还指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能够不受外来的诱惑与干扰,专心致志搞研究。在谈到刘徽、祖冲之、李冶时,同样也强调了虽身处乱世。但由于心无旁骛,所以他们都成为了大数学家。而老子的《道德经》,突出的就是“道法自然,淡泊宁静”,即心静。陈先生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宁园”,也是这个意思。(6分。观点明确2分;能紧扣题干的三个材料中的两个进行分析即可,每个材料2分。)

23.(4分)社会福利是改善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措施。

24.(6分)示例:关注校园热点;评点校园生活,研究学习问题,探索成才道路,《涛声》增设“校园评论”,欢迎各位实话实说。 (内容(表明本栏目的目的和要求)3分,语言生动鲜明、正确运用修辞3分。)

25.作文【写作点拨】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大而甜的橘子,但那只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绝对的完美。这就要看我们怎么个活法,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手中的橘子。。蔡先生拿到酸的庆幸其大,拿到小的则庆幸其甜。他的做法充满了智慧,而这样的人生就是一种智慧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无数个这样的橘子,蔡先生的做法对我们来说犹如一剂良药。倘若我们总是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万事万物,则我们连一个橘子也拿不到。因此我们不能奢求人生,不能抱怨生活,相反,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来对待这并不算漫长的人生。
审题立意方面,①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②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良好角度寻求优势。这两种为最佳立意。

上一篇: 语文高考2008-2009学年度临沭县高考补习学校阶段性检测(一)语文试题

下一篇: 高考语文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08—2009学年度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题语文试卷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