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漳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语 文
第 1卷 (选择题 共 15分)
一、(6分,每小成3分)
阅读下面的支字,完成1-2题。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基于个人主义的自由竞争理论,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相一致的,而且只有追求个人利益才会促进社会的利益。因此,欲促进社会利益必须以最大程度满足个人利益为前提。这种观念在法律思想上体现为个人主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法律无不以保障个人利益为目标,以维护个人意志自由和个人权利的绝对化为任务。正是基于法律的个人利益本位观使得个人能够通过成本收益比较式趋利避害的原则,对其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这样,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必考虑社会的利益,也不必考虑其自身的非经济利益,从而造成为实现其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不顾甚至损害社会利益的种种弊端。可见,传统法律以逻辑起点上的公平导致了结果的非公平,这在环境侵权中体现为:排污者基于其自身利益考虑,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活动,却造成了环境污染的后果,这种不利后果却要由全社会来承担,单个污染受害者由于缺乏起诉资格而被剥夺了通过司法途径寻求公平救济的权利。鉴于现实的需要,环境法应顺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对其理论及价值观念作相应的调整,即应由个人利益本位观转向社会利益本位观,由追求起点的表面平等转向追求结果的实质公平。
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化,尤其是几次大的公害事件,污染受害者的人身、财产都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侵害,受害者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寻求救济,但由于制度的落后性,受害者的权益未能得到救济。这种现实状况迫使受害者联合起来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公害运动,并逐渐联合成环境保护组织,保护环境反对公害也由自发运动转变到自觉运动。至此,环境侵权关系中的弱势群体自我保护意识开始得到加强,对新型公平关系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1、下列各项中对 "个人利益本位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追求个人意志自由和人个权利的绝对化。
B. 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把满足个人利益作为促进社会利益的前提。
C 不受任何限制地对一切机会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
D. 把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由于传统法律缺乏公平而导致了不公平的结果,个人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后果要由全社会来承担。
B. 环境法必须调整其理论和价值观念,以社会利益本位观和追求结果的实质公平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C. 由于环境问题的严重化及制度的落后性,使得污染受害者人身、财产所受的侵害未能得到救济。
D.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强化,人们反对公害由自发运动转变到自觉运动,并迫切要求建立新型的公平关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崔群,字敦诗,贝州武城人。未冠,举进士,陆贽主贡举,梁肃荐其有公辅才,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中书舍人。数陈谠言,宪宗嘉纳。惠昭太子薨,是时,遂王嫡,而澧王长。帝将建东宫,诏群为澧王作让①。群奏:“大凡己当得则让,不当得之,乌用让?今遂王嫡,宜为太子。”帝从其议。
元和十二年,李师道既诛,师古等妻子没入掖廷,帝疑,以问群,群请释之,并还其奴婢赀产。盐铁院官权长孺坐罪抵死,其母耄,丐子以养。帝欲赦之,以问宰相,群对:“陛下幸怜其老,宜即遣使谕旨,若须出敕,无及矣。”于是免死。群凡启奏,平恕如此。帝尝语宰相:“听受之际,不亦难乎!”群对:“无情,曲直辨之至易;有情,则欺为难审也。若陛下择贤而任,待之以诚,纠之以法,则人自归正,而不敢以欺。”帝韪其言。
处州刺史苗积进羡钱②七百万,群以受之失信天下,请还赐其州,以纾下户之赋。是时,皇甫镈言利幸于帝,阴藉左右求宰相,群数言其佞邪不可用。既入对,及天宝事,曰: “世谓禄山反,为治乱分明。臣谓罢张九龄,相林甫,则治乱固已分矣。”左右为感动。群以是讽帝,故镈衔之。帝卒自相镈。会群臣上帝号,镈欲兼用“孝德”为号,群独以为有“睿圣”,则“孝德”并见。帝闻不乐。会度支禀赐边士不时,物多弊恶,李光颜忧甚,至欲引佩刀自决,中外皆恐。镈奏:“边鄙无事,乃群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于是罢为湖南观察使。
初,幽、镇逆命,诏授沂州史王智兴为式宁军节度副使,领徐州兵讨伐。群以智兴早得士心,表请因授智兴旄钺③,竞寝不报。智兴自汀北回戈,城内皆是父兄,开关延入,群为智兴所逐。朝廷坐其失守,授秘书监,分司东都。大和五年,拜检校左仆射,兼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一,赠司空。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有删改)
[注]①这里指“推让表” ②羡钱:赢余的赋税 ③旄钺: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情,则其为难审也 审:审辨
B. 群数言其伎邪不可用 数:列举
C. 群以是讽帝,故镈衔之 衔:怀恨
D. 朝廷坐其失守,授秘书书监 坐:治罪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①诏群为清王作让 ②臣为韩王送沛公
B.①纠之以法,则人自归正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①以纾下户之赋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边鄙无事,乃群鼓动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崔群年少有才,不到二十岁就考中进士,并得到梁肃的赏识和推荐。在朝廷里任职后,他的许多意见都得到宪宗的夸赞和采纳。
B、崔群公正宽和,他曾请求皇上释放师古等人的妻子、儿女,归还了他们家的奴婢和财产,提出赦免权长孺的死罪,
C、崔群敢于直言。坚决反对朝廷重用佞邪的皇甫鎛,并因此得罪了皇甫鎛。皇甫鎛抓住他鼓动李光颜闹事的事进行报复。
D、崔群能审时度势,当他知道王智兴赢得士民之心,就上表请求授予实权,但由于奏章被搁置,王智兴得不到重用,导致兵变发生。
第Ⅱ卷 (135分)
三、(32分)
6、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②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③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④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己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⑤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下》)
[注释]①横逆:蛮横无礼。②反:反省。③此物:指上文所说“横逆”的态度。奚宜:怎么会。④“由”通"犹"。⑤择:区别,
(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3分)
②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3分).
(2)孟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怎样的品格修养?(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焚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第一句对骆氏亭的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2分)
(2)有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分)
8、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的分)
(1)六朝旧事随流水,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
(2)山围故国周遭在, ,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 《石头城》)
(3)寄蜉蝣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推此志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5分)
A.索漠人都盯着葛朗台的遗产。如果他去世,欧也妮将是唯一继承人。因此,城中少年都在追求她。有一天适逢欧也妮生日,追求的人都赶往老葛朗台家。傍晚时,守财奴的侄子查理来了。他一身时新装束,摆出巴黎人的派头,给人以清高自大、不可一世的印象。(《欧也妮?葛朗台》)
B."你没看见那个向我们走来的骑士骑着一匹花斑灰马,头上还戴着金头盔吗?" 堂吉诃德说,"你站到一边去,让我一个人对付他。你会看到,为了节省时间,我一言不发就能结束这场战斗,得到我盼望已久的头盔。"
堂吉诃德在第二次出行的路上遇到一个士兵骑着一匹花斑灰马,头上戴着曼布里诺的头盔,便按照他的疯狂的骑士意识和怪念头加以想象,把这人当作敌人, 二话不说,提矛催马扑了上去,缴获了金光闪闪的头盔。(《堂?吉河德》)
C,晴雯因跌折了扇骨子被宝玉责怪而生气,宝玉为讨晴雯欢心,就让她爱砸什么就砸什么。晴雯就拿过宝玉的扇子撕成两半,宝玉又把麝月的扇子给晴雯,晴雯又把扇子撕作几半子,两人开心大笑。宝玉还要麝月打开扇匣子,让晴雯撕个够。但晴雯说,乏了,明儿再撕。(《红楼梦》)
D、方鸿渐和孙柔嘉回到上海之后,方家的旧规矩和两个妯娌的说长道短,使孙柔嘉难以忍受。鸿渐辞去报馆的工作后,想到老家休息一段时间,断然拒绝了柔嘉让他到姑妈厂做事的劝告,两人为此争吵,以至动起手来。最后又是柔嘉的姑妈出面调解,使他们言归于好。(《围城》)
E.觉慧去见病重的高老太爷,高老太爷要他去把觉民找回来,并说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了。觉慧高兴地找来了觉民,但高老太爷已经是弥留之际,高老太爷伸手在觉慧头顶摸了一下,又对觉民说冯家的亲事不提了,并说,你们要好好读书,扬名显亲。说完不久便断了气。(《家》)
10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到:"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演义》里曹操也说过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话。曹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请简要叙述这一情节。
(2)《复活》中,为了作好上西伯利亚的准备,聂赫留朵夫处理了自己的田庄之后,来到了巴诺佛 (从他姑姑那里继承来的田庄)访问。在这里,他做了哪些事?请简要叙述这一情节。
第 ( )题
四、(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
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 乔叶
①我承认我是一个好奇的人,但是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
②是的,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
③如果我在无意中冒犯了谁,从而使他不喜欢我、诽谤我,用莫须有的流言中伤我,若你是希望我平静安宁的朋友,那么,就请你不要让我知道。我自信我对他的伤害是源于草间的微芒而不是源于荆棘的初衷。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日长天久他会看出我的本真,那时的他必定能停止对我的误会。我不想因为别人的传话而让我对他有避违、有成见,也不想因为心有所隐而失去那份与他相见时的坦然和从容。很多事情,会因为知道得过多和过早才变得更加复杂,对此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什么也不知道。
④如果谁因为各种世俗的利益对我有了主观的敌意,从而暗暗地排斥我、打击我、若你是希望我坚强淡泊的朋友,那么请你不要让我知道。我相信他对我的伤害不是深植的恶劣。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是如此渺小,谁都不会保证自己不会踏上认识的歧途。改过去的终会过去,生命之烛的长度有限,说不定哪天我的火焰的长度有限,说不定哪天我的火焰就会被风吹灭,我不想寻找那些没有意义的黑洞,也不想岔出的篱笆浪费呼吸和歌唱。对他的所为,我只有原谅。若已知道他是谁,是具体的原谅;反之,是博大的原谅。而这之间,请让我选择境界更高的后者吧。
⑤如果谁把我看做了某个领域的对手,从而增添悄悄地琢磨我、算计我,若你是希望我秋波无痕的朋友,那么请你不要让我知道。如果谁有五花八门的小道消息,如上下之势、高低之争、男女绯闻、金帛多寡,若你希望我是素心如玉的朋友,那么,请你不要让我知道。如果谁想让我吃亏,如果谁想让我烦乱,如果谁想让我叹息........若你知道了这些,若你是我真正的朋友,那么,请你不要让我知道。
⑥“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好。”这是我常常听到的话。但是还是有太多的事情我从我的朋友那里知道了。当然,朋友也是善意的,他一定是觉得这些事情对我有用。但其实,那只是他的感觉而已。“凡是幸福的东西,才是有用的东西。”我信奉罗丹的这个标准,有太多太多已经知道得事情,让我这个愚笨的人在知道之后,即无能为力,也没有感觉到幸福。
⑦所有的较量都是一时的,所有的仇怨都不会太久。若是在与他人斗和自己斗之间选择,我一定会选择后者。如果有可能,我愿意把所有与他人斗的事情转化为与自己斗。据说医学上有一个众人罕知的秘密:大多数的病都可以不治而愈。我想,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其实也是这样。如果那些快乐的障碍能在我懵懂不觉与自己斗时一一过去,我只有感谢命运对我的关怀和恩赐。
⑧碗里的水多了,米就少了;眼里的草多了,花就少了;心灵里的腥气多了,芬芳就少了;耳朵里的噪音多了,仙乐就少了;一些知道占得多了,一些珍贵的知道就没有地方落脚了。
⑨所以,亲爱的朋友,有些事情,真的请不要让我知道。
1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1)指出"我不想寻找那些没有意义的黑洞,也不想为岔出的篱笆浪费呼吸和歌唱"这句话的含义。(4分) (http://www.51985211.com)
(2)"凡是幸福的东西,才是有用的东西。"作者引用罗丹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2分)
12、作者为什么说 “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13、文中作者所追求的幸福具体指什么?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请简要说出理由。(5分)
五、(16分)
1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答题。(6分)
为什么记忆力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衰退呢?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和假说不在少数,而源源不断地将新信息添加到脑海里和重拾旧日回忆却变得越来越难。人类脑部的海马结构会把分散在脑中各个部分的零散信息整合成记忆,前额叶皮层则参与了记忆的编码。然而,前额叶皮层和其他部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萎缩,这也正是记忆力衰退的重要原因。
有时我们忘记了曾经很熟悉的事物,这主要是那些负责储存记忆的重要神经元遭到了损坏。那么能否重拾记忆呢?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家蔡莉慧 (音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她将实验鼠困在一个铁丝笼里电击它们的脚,这种电去不会伤害实验鼠,但足以使它恐惧、紧张。在触电的一刻,它们迅速退到铁丝笼的一角。研究人员称,这种现象是由危险情景留下了强烈的记忆,即使不再电击它们,实验氯也学会了躲避。但是,当蔡莉慧将实验鼠的重要神经元破坏后,实验鼠很快就忘记了铁丝笼里的恐惧,不再蜷缩在笼子的一角。
这个实验中最有启发的是最后一步。蔡莉慧用两种方法来激发突触形成:将实验鼠放在有很多玩具的丰富环境中,以促进它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向实验鼠体内注射一种有助于利突触形成的实验药品。实施了上述两种方法后,实验鼠在没有受到更多电击时也表现了恐惧行为。蔡莉慧说:"它们能重拾记忆,就暗示着这些记忆并没有被完全抹去。同样。即使患有严重的痴呆症,人们也会有记忆清晰的瞬间。"
(1)写出第一段的三个关键词: 、 、 。(2分)
(2)请概括蔡莉慧从她的实验中所得出的结论。(4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为了调查当代中学生对文学名著阅读的情况,某报社就阅读 《红楼梦》的情况在某校高一年段进行了一次问卷式的调查。下面是他们对二个问题调查情况的汇总:
①你有阅读 《红楼梦》的打算吗?
有,马上读 正在考虑 尚未考虑 不感兴趣
18﹪ 24﹪ 21﹪ 37﹪
②影响你阅读 《红楼梦》的最大因素是
内容深奥 没有益处 没有时间 家长反对
27﹪ 8﹪ 53﹪ 12﹪
(1)以上两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加以表述。 (不得超过40个字)(2分)
(2)请根据以上情况,写一段评论文字发表你的看法。注意:(1)观点明确,言之有理;(2) 不少于100字。(3分)
16、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更为清楚。注意:不得改变原意,可以增删个别词语。(3分)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17、下面是大脑与双脚互致谢意的一段温馨对话。请根据这个情景,把横线部分内容补充完整。(2分)
大脑说:"谢谢您,正是您的行动,使我的事业有了美丽的注脚。"
双脚说:"其实应该感谢的是您, 。"
六、(70分)
18、从下列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总想得到你的欣赏
(2) 的长度。
[注意]①如选第二小题要先在横线处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2008年漳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6分)1.C.(不受任何限制说法有误)2.A(“传统法律缺乏公正”说法有误)
二(9分)3.B(屡次)4.A(B介词,用/连词,用来;C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间,不译D副词,表判断,是/副词,表转折,却,A,均为介词,替)
三(32分)6.(1)①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原因,是他内心所怀的念头 (与人不同)。(本小题3分。"异于人…"存心"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分)②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没有一朝一夕的祸患,(本小题3分。"是故""患"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2)心怀仁与礼,(1分)并能反躬自省 (2分)加以坚持 (1分)。(本小题4分。意思对即可) 7、(6分)(1)营造了凄清雅洁 (或 "凄清绝尘"、"凄清孤寂")的意境。(2分) (2)同意。(1分)因为本诗是怀友诗'(或: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夜不眠)。(1分)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2分)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或: 同意。(1分)因为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1分)更衬出环境的寂寥,(1分)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1分)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如有其它说法,能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8.(6分)(1)但寒烟衰草凝绿 (2)潮打空城寂寞回/准水东边旧时月(3)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4)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每处1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9.,BD(B堂吉诃德遇到的是理发师,骑着的是一头毛驴,因下雨而在头上顶着一只铜盆。D①鸿渐想到重庆投奔赵辛楣;②最后是鸿渐离家出走,冲出了婚姻的围城)(对一项得3分,对两项得5分)
10、[示例](1)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东吴 (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一月之久,曹提多次进攻仍不能取胜,休战期间便去观察孙权军营,(2分)他从远处看到东吴将士纪律严明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2分)不禁脱口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1分) (2)聂赫留朵夫到巴诺佛访问,召集农民代表商谈,了解他们生活情况,同情他们的贫困和处境。(2分)他签发了一道文件,(1分)把土地租给农民,并进一步把农民交纳的资金当作公益金或税款,供给农民自己使用。(2分) (答案不足80字的,酌情扣分。由于版本不同,外国文学的人物译名可酌情放宽。事件叙述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分,叙述不完整的酌情扣分)
四、(17分) 11.(1)我不想深究别人并非深植的恶劣的敌意及行为对我造成的伤害,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排斥、打击而停止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本题4分。意思对即可) (2)作者引用罗丹的"凡是幸福的东西,才是有用的东西"佐证 "知道了不想知道的事于幸福无益"这一看法,增强了说服力。(本题2分,"佐证看法""增强说服力"各1分,意思对即可)
12.(1)很多事情,会因为知道过多和过早而变得更加复杂。 (2)不知道太多,才能成全我 "原谅"的更高境界。 (3)我知道后,既无能为力,也没有感觉到幸福。(本题6分。每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1)平静安宁、坚强淡泊、秋波无痕、素心如玉的本真生活。(2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同意。因为生命有限,这样的幸福观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集中精力做我们想做的事。示例二:不同意。因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回避矛盾,而在于能够化解矛盾,从而获得生活的主动权,享受真正的幸福。(3分。言之成理即可)
五、(16分) 14.(1)记忆力 衰退 萎缩 (前额叶皮层)(答对两处得1分,答对三处得2分) (2)即使神经元受到损伤,逝去的记忆也可能被重拾。(意思对即可。写出"神经元"或"大脑受到损伤"得2分,写出"逝去的记忆也可能被重拾或恢复"得2分)
15.(1)[示例]说明多数学生对阅读 《红楼梦》的兴趣不高,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不感兴趣。(本题2分,意思对即可。写出"兴趣不高"得1分,写出主要原因得1分;如有其它答案,能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示例]文学名著的阅读,对青少年完善人格,培养深厚的人文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的许多中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不是很高。因此,如何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并给他们应有的时间和创造足够的阅读条件,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来共同努力。(本题3分,观点明确、言之有理2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16、①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②合同或者协议中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③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本题3分。写出一个短句并符合要求得1分:
17、[示例]您的思想正是我的导师,您让我的行动有了明确的方向。(本题2分。能符合对话情景即可)
六、(70分) 18、参照2007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二】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原因,是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与人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那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是做到仁的,是做到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还没有尽心竭力吧?如果反躬自问是做到尽心竭力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像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 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没有一朝一夕的祸患。”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题 解] 崔雍和崔衮,是崔戎的两个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大和七年(834),二十一岁的李商隐应试不中,投奔做华州刺史的表叔崔戎。崔戎不仅待他极好,还送他去南山读书。第二年,李商隐再次落榜,又回到了表叔家。当时崔戎调任兖州观察使,没想刚到兖州一个多月就病故了。崔戎对李商隐不仅有亲戚之情,还有知遇之恩。李商隐和崔戎的两个儿子崔雍和崔衮也是情深义重。这首诗大概作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5)崔戎死后不久,诗人离开崔家,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两位朋友,写下了这首很有情韵的小诗。
句 解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坞”,是四面高中间低的山地,可引申指四周筑有围障养花种草的地方。“水槛”,指临水而建有栏杆的亭轩。诗人置身其间,只见骆氏亭翠竹环抱,纤尘不染,一池清水,静澄照影。这样远离尘嚣、幽静清寥的境界,往往使人性情自适,但对客游独宿的诗人来说,触动的是故旧之思。诗人眼下所在与崔氏兄弟所居的长安,路途遥遥,中间隔着万千高城,但他的相思之情,不绝如缕,倏忽间越过万水千山,飞向远方。相思本无形之物,而说“隔重城”,则道出迢迢千里、情意绵绵的思念形态,极为形象。“隔”字在这里不只是表明“身隔”,而且曲折地显示了“情通”。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时已深秋,天空一片阴霾,迟迟不肯散去。诗人于孤旅相思中,本就有些惆怅。现在,阴沉迷蒙的天色,沉沉地压在心头,更让他心绪黯淡。因为秋霜晚降,水面的荷花虽已零落,尚还有几茎枯枝。天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打在枯荷之上。诗人于孤寂寥落中,静夜独听。尽管秋雨萧瑟,枯荷残败,给人以凄清衰飒之感,但错落有致的声韵,似乎让诗人略慰情思,稍解寂寥。一个“留”字,有庆幸之意,蕴含着淡淡的不期而遇的惊喜。一个“听”字,见出诗人寄情其中的神形。
秋雨打残荷,自有一种别样的情趣,然而这反过来又烘托出旅夜的清寂,诗人的孤独。诗人不仅描绘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象,而且巧妙地暗示出自己夜不成寐的雨夜情怀。纪昀评点说:“分明自己无聊,却就枯荷雨声渲出,极有余味。若说破雨夜不眠,转尽于言下矣。”
《红楼梦》里林黛玉说素来不喜欢李商隐的诗,却独独欣赏这两句,大概那种落寞凄清的景象特具情味和诗意吧。这两句确实是隽永精致,情味悠长。那低沉深远的意境与羁旅漂泊的情怀,不免使人想到凄冷的人生风雨。
评 解 这首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除了一个十分平常的中性词“相思”之外,其他都是景物的描写,没有一个字是直接抒发诗人自己感受的,然而却意在言外,无处不见诗人的情感。
“竹坞无尘水槛清”本来给人一种清幽静寂之感,而“相思迢递”带来一种绵绵的情思,“相思”与“迢递”的组合,音律上圆润婉转。“隔重城”三个字下得比较重,字里行间的失落之情又带来了诗歌情绪上的变化。而到了“秋阴不散霜飞晚”,诗境转向抑郁悲凉,夹杂着些许烦躁不宁的心绪。最后一句突然变得轻盈了许多。虽是枯荷,在夜雨声中却别有一番情趣。而夜雨的清音恰恰又衬托出夜的沉静、骆氏亭的清幽。这样一来,几经起伏,诗人的情绪又慢慢地回到了第一句的境界。“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短短的四句诗,情绪多变,气韵生动,回环往复,内涵丰富。
“竹坞”与“枯荷”,一荣一枯;“水清”与“雨声”,一静一动;“隔重城”与“霜飞晚”,一远一近,景色的搭配也颇见匠心。“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千古名句,于衰飒凄清之中发掘出一种别样的优美、一份浓厚的诗情,因而意韵丰厚,兴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