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最新试题首页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08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一部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无误的项是( )
A.亢奋(kàng) 引吭高歌(háng) 伯仲 中流砥柱
B.饕餮(tiè) 暴殄天物(zhēn) 励志 老骥伏枥
C.拮据(jié) 洁身自好(hǎo) 殉职 陨身不恤
D.褪色(sè) 色厉内荏(rěn) 寒暄 煊赫一时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庞龙等人的一夜成名 了网络歌手。歌坛泥沙俱下,网络歌曲低俗不堪,有的废话连篇,有的语无伦次,有的淫言秽语。我们应坚决 这种恶俗化的风气,不能任由其 下去。我们要用优质的作品占领网络的阵地,让低俗的网络歌曲没有生存的空间。
A.刺激 抵制 蔓延 B.引诱 抵制 漫延
C.刺激 抑制 漫延 D.引诱 抑制 蔓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强调的是人性的发现和回归,是人生经过轰轰烈烈的成功或者大起大落之后的盖棺定论,而成就、业绩反倒是第二位的了。
B.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挖野菜、打黄羊、到青海湖捞鱼等办法都用上了,但这点收入对于两万多嗷嗷待哺的建设大军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C.如果你能听从老中医的劝告,增强自信心,抓住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坚持锻炼,不气馁,长此以往,你口吃的毛病一定经能得到矫治。
D.强调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4.下列句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巴参谋下了车,拿过枪,四处望了望,看到三十多米外的山坡上,有一只大鼠瑟瑟地在洞外草堆旁站着。
B.又是瓜果飘香的收获季节,新疆吐鲁番一个美丽的村庄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分离着丰收的幸福。
C.身遭贬谪,心忧天下,自古以来就是仁人志士推崇的高风亮节,范仲淹凭借他的《岳阳楼记》这篇传世之作发表了他响亮的人生宣言。
D.据估算,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由于工程建设而引发的非自愿移民大约为1000万。这意味着在过去10年里,大约有1亿人左右被迫迁移到其它地方。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将两种相到对立的行为——“离别”与“相逢”、两种不同的情感——“伤心”与“庆幸”平列,表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纯真,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共鸣。
B.有一个面对新闻专业学生关于“范长江是谁”的知识测验,有学生回答:范长江是小品演员,并且不止一个学生这么回答。看到这样的笑话,我感到悲哀。
C.春雪也叫桃花雪。一来时,桃花儿开,雪花儿也开,天花地花竞相开;二来呢。大朵的雪花儿平平仄仄的落下来,人们看得有些恍惚,一时分不清哪是桃花儿,哪是雪花儿。
D.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珍贵的一部分。“……人所可能有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友兰《论人生的境界》)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国研制出纳米药物可精确打击癌细胞
癌症治疗是世界性难题,化疗药物往往“不分细胞好坏”通吃。如今,我国科学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成功发现了一种纳米尺度的输送载体,它不仅能将化疗药物输送到肿瘤细胞之间,也可穿越细胞膜进入肿瘤细胞内部,更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细胞“好坏”,有效增强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并且降低药物的毒性。
“载体就像‘远程火箭’,药物就是‘弹头’,能够直接命中并深入动物的肿瘤细胞。”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伟说。
药物输送系统是国际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最新发现表明,将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这种粉末状的化合物溶入水中,就可与传统抗肿瘤化疗药物阿霉素自动组装形成纳米尺度的新型输送载体——直径在10纳米至20纳米、包载阿霉素的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纳米胶束。电子显微镜下,放大60多万倍的纳米胶束呈圆球状有序排列在一起,就像一块麻布。
“对数千只小白鼠的动物实验表明,这种‘火箭’可将化疗药物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蓄积,并渗透到深层肿瘤组织,提高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从而显著增强阿霉素的活性,抑制肿瘤生长,并降低药物毒性。”
“这套‘火箭’还能携带和阿霉素同类的药物。”梁伟说,和类似的纳米药物输送载体不同,新型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实现肿瘤细胞内的靶向富集,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院刊》专门配发长篇评论指出,这是一个简单但能有效地将药物和合适的载体整合起来产生很好效果的例子,也许药理学概念上的“导弹”(抗肿瘤药物)由于不能正确识别它们的“靶标”和“友军”而错伤病人的日子将会很快结束。
(节选自2007年7月6日《新华社每日电讯》)
6.下列对“新型输送载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新型输送载体实际上就是一直径是纳米尺度的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胶束。
B.新型输送载体是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纳米胶束与传统抗肿瘤化疗药物组装形成的。
C.新型输送载体放大到一定倍数看,是呈圆球状有序排列在一起的,形状就像一块麻布。
D.新型输送载体除能携带传统抗肿瘤化疗药物阿霉素之外,还能携带与之同类的药物。
7.对“新型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实现肿瘤细胞内的靶向富集”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输送系统中,输送载体能将化疗药物输送到肿瘤细胞之间。
B.新研制的纳米药物能穿越细胞膜进人肿瘤细胞内部。
C.能识别细胞“好坏”,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蓄积,这是其它类似载体所不能的。
D.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并且降低药物的毒性。
8.下列说法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
A.携带药物的新型运送载体就像“远程火箭”,人吞人后能够直接命中肿瘤细胞。
B.新型药物加快了抑制肿瘤生长的速度,减少停留在体内时间,因而降低了药物毒性。
C.科学家们通过对数千只小白鼠的实验证明了这种新型药物的作用。
D.有了这种新型药物,癌症的治疗将不再是世界性的难题。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短文,完成9—12题。
(一)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二)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选自苏轼《留侯论》)
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间:闲暇
B.父去里所,复还 所:处所,地方
C.取而葆祠之 葆:通“宝”,珍贵
D.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计: 估计,料想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侥幸于不死 以大中丞抚吴者
B.良业为取履 且为之奈何
C.观其所以微长见其意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
11.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能表现张良“能有所忍”品性的一组为( )
①良殊大惊,随目之 ②五日,良夜未半住
③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④彼其能有所忍也
⑤良因怪之,跪曰:“诺。”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都着眼于“忍”。前文主要表现圯上老人对张良忍耐品质的考验;后文主要论述圯上老人“意不在书”,在“折”张良不忍之心的观点。
B.张良从圯上老人处获得兵书,功成不忘本,将黄石取回“葆祠之”,每当伏日和腊日都亲自祭祀它。
C.司马迁记叙张良事迹时,加进了传奇性描写,增添了神秘色彩,或多或少地表达了自己相信鬼神和天命的看法。
D.苏轼从人事与写实的角度看待《史记?留侯世家》的传奇情节,否认了神怪之谈,更令人信服。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中加横线的①②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第③句在原句上用“/”断开。(10分)
①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3分)

②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4分)

③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①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②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苏轼《后赤壁赋》)
②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④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韩愈《师说》)
,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12分)
16.选择下列5句话中的4句,组成语境和谐、意思完整、前后连贯、语序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4分)
①篱笆边有许多牵牛花,总共有七八种颜色,清晨起来散步的时候,最鲜艳,可惜不到晚间,已萎谢了。
②有时,折下些来,插在大大小小的花瓶里,轻淡的微黄的玫瑰花之香与美人蕉的艳红,真使客厅生色。
③这样短促的光荣,使人倍感惋惜。
④牵牛花,昂着头,攀附着一丈红,似乎想和这直竖着的草茎争个高下。
⑤房屋的四周,许多花不断地开着,望去总是红的白的掩映在眼帘,是何等赏心悦目呀!
序号:
17.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表达人的思想或表现的现状。(4分)
例句:
我是一只小鸟,飞来飞去,忙碌不止,去啄食我的小虫,去寻找我的米。

18.2007年中秋节,山东省潍坊市统一规定放假一天,此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对此有一网站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是愚人节、情人节等西方洋节”的网络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请阅读分析后回答问题:(4分)
调查对象
百分比
调查项目 中老年 青少年
城镇居民 乡村居民 城镇居民 乡村居民
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 73.8% 95.5% 58.3% 70.1%
更喜欢过洋节 26.2% 4.5% 41.7% 29.9%
①由上表得出的结论:
②你对潍坊市的举措所持的态度及理由:
(第二部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谈十字街头                       (http://www.51985211.com)
朱光潜
①所谓“走向十字街头”有两种解释。一是提倡哲学与文艺趋向写实,与现实生活接触;一是主张艺术民众化,以求雅俗共赏。这两种意义都含有极大的真理。可是在这“德谟克拉西(民主政治)”呼声极高的时代,大家总不免忘记关于十字街头的另一面真理。
②十字街头的空气中究竟含有许多腐败剂,学术思想出了象牙之塔到了十字街头以后,一般化的结果常不免为流俗化。老庄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白云观以静坐骗铜钱的道士;《易》学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街头摆摊卖卜的江湖客。这都是世人所共见周知的。寂居文艺之宫,固然会像不流通的清水,终久要变成污浊恶臭的。可是,十字街头的叫嚣,十字街头的尘粪,十字街头的挤眉弄眼,都处处引诱你汩没自我。所以站在十字街头的人们要时时戒备十字街头的危险,要时时回首瞻顾象牙之塔。
③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威权的是习俗。习俗有两种,一为传说,一为时尚。传说尊旧,时尚趋新,新旧虽不同,而盲从附和,不假思索,则根本无二致。习俗是专制的,是压迫的,是不容自我伸张的。比方九十九个人守贞节,你一个人偏要不贞,你就是伤风败俗,大逆不道;可是如果九十九个人都是娼妓,你一个偏要守贞节,你也会成为社会公敌。因此,苏格拉底饮鸩,伽利略被教会加罪,罗曼罗兰、克罗齐在欧战期中被人谩骂。
④习俗是守旧的,而社会则须时时翻新,才能增长滋大,所以习俗有时时打破的必要。可是要打破一种习俗,却不是一件易事。物理学上仿佛有一条定律说,凡物既静,不加力不动。而所加的力必比静物的惰力大,才能使它动。打破习俗,你须以一二人之力,抵抗千万人之惰力,所以非有雷霆万钧的力量不可。因此,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较为难能可贵,从历史看社会进化,都是靠着几个站在十字街头而能向十字街头宣战的人。这般人的报酬往往不是十字架,就是断头台。可是世间只有他们才是不朽。尚若世间没有他们这些殉道者,人类早已为乌烟瘴气闷死了。
⑤一种社会所最可怕的不是民众浮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浮浅顽劣的。它所最可怕的是没有在浮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浮浅不卑劣的人。比方英国民众就是很沉滞顽劣的,然而在这种沉滞顽劣的社会中,偶尔跳出一二个性坚强的人,如雪莱、卡莱尔、罗素等,其特立独行的胆与识,非其它民族所可多得。这是英国人力量所在的地方。据生物学家说,物竞天择的结果不能产生新种,要产生新种,须经突变。所谓“突变”,是指不像同种的新裔。社会也是如此,它能否生长滋大就看它有无突变式的分子;换句话说,就看十字街头的矮人群中有没有几个大汉。
⑥打碎一切市场偶像。说到这点,我不能不替我们中国人汗颜了。处人胯下的印度还有一位泰戈尔和一位甘地,而中国满街只是一些打胃牌的学者和打冒牌的社会运动家。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声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而社会之浮浅顽劣虚伪酷毒,乃日不可收拾。在这个当儿,站在十字街头的我们青年怎能免彷徨失措?
⑦但是,朋友,你我正不必因此颓丧!假如我们的力量够,冲突结果,也许是战胜。让我们相信世界达真理之路只有自由思想,让我们时时记着十字街头浮浅虚伪的传统和时尚都是真理路上的障碍,让我们本着少年的勇气把一切市场偶像打得粉碎!总而言之,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泪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
(选自《朱光清文集》有删节)
19.①作者在第一段末尾所说的“十字街头的另一面”指的是什么?②“十字街头的矮人群中有没有几个大汉”中“矮人群”和“大汉”分别喻指哪些人?(6分)
20.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较为难能可贵”?(4分)
21.文章列举苏格拉底、伽利略、罗曼罗兰、克罗齐和泰戈尔、甘地的用意分别是什么?(4分)
①列举苏格拉底等人意在说明
②列举泰戈尔、甘地意在说明
22.文章一方面说“走向十字街头”含有“极大的真理”,一方面又说“不要汩没有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简要分析。(4分)
七、作文(60分)
23.张洁在《我的四季》中说:“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这句话发人深思。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一、
1. A(B殄tiǎn C洁身自好haò 陨一殒 D褪色shài)
2. A(“刺激”,使人激动,“引诱”,诱导,诱惑。在引起人的行为方面前者比后者词义重,作用力强,时间短,且“引诱”有主动诱惑意。故选“刺激”。“抑制”压下去,控制:“诋制”,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抑制”强调“压”,抵制,强调“阻止”,故选“抵制”。“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的四周扩展,“漫延”连绵不断。故选“蔓延”)
3. B(A项“盖棺论定”,意为一个的功过是非只有到了生命终了才能做出结论。据句中“人性的发现和回归”应用“反璞归真”。B项“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故正确。C项“长此以往”意为“老是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故错误,D项“自怨自艾”原指自己怨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后单有悔恨之意,此处宜用“妄自菲薄。”)
4.C(A项语序不当,“瑟瑟地”应放在“站着”前面,表状态的状语要紧连着中心语。B项成份残缺,“分享”缺少相应的主语。D项重复累赘,“大约”与“左右”表意重复)
5. B(冒号应管到句末,但B项中“并且不止一个学生这样回答”不属于学生回答的内容,故“小品演员”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其它项无错误)(ABD三句应分别注意破折号、分号和句外括号的用法)
二、
6. B(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纳米胶束本身就是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和传统抗肿瘤化疗药物结合而成的)
7. C(抓住句子中“靶向富集”一词,可以知道是强调它的选择性)
8. C(A文中没有具体谈到药物是如何进人人体的,不一定是“吞人”;B降低药物毒性是因为它的选择性,不杀害非肿瘤细胞,而不是因为它停留在体内的时间减少;D有了这种新型药物,只能“精确打击”肿瘤细胞,并不能彻底根治癌症)
三、
9.B(“所”表示大约的数目)
10.C(A中的两个“以”分别为介词“因为”和介词“用、凭借,”;B中的两个“为”分别为介词“替、给”和动词“做、对待”;D中的两个“于”分别为介词“在”和介词“对于,”;C中的两个“所以”都是表凭借的)
11.B(①句表现了张良对老人言行的惊讶,而非隐忍。④句是圯上老人希望张良能隐忍,而不是表现张良具有隐忍的品性)
12.B(伏腊祭祀时,张良已死)
四、
13.①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后,就跪着替他穿上。(第1个和第3个“履”是为动用法;业:已经,…之后;因:于是、就。每个得分点1分,共3分)
②高祖遭遇困厄的情况有多次了,而留侯常在这种危急时刻建功效力,难道能说不是天意吗?(离:通“罹”遭遇;数:屡次;功力:建功效力;岂……乎:反问句式。每个得分点1分,共4分)
③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得分点共6处,对三处得1分,全对得3分。可断可不断的地方断开,不扣分)
14.①第二句“冲”字写将士顶风冒雪奔赴战场的情形,(1分)表现出戍边将士一往无前,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1分)第四句“缺”字运用使动用法,写战士宝刀砍到缺了刃口,(1分)极言拼杀之惨烈,战斗时间之长久,表现出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1分)
②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机智勇敢、英勇无畏的形象。(4分)
(首句表现战士充满信心,(信心百倍),次句表现斗志昂扬<一往无前>,第三表现机智勇敢(有勇有谋),第四表现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答对三个方面即可得4分。意思对即可)
15.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②抱明月而长终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惟草木之零落兮 / 行成于思毁于随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共6句,每句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五、
16.⑤②①③(共4分。选④者不得分,排除④得1分;排列全正确得4分)
17.例句:我是一颗小树,扎根大地,抽枝发芽,去汲取我的养料,去吸收我的阳光。(共4分。用比喻句,2分;句式与例句大体相当,2分)
18.①答案A:大多数居民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中老年人特别是乡村中老年人尤其如此。(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B:大多数居民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乡村居民甚于城镇居民,中老年人甚于青少年。(第一句1分,二三句1分)
(A、B两种作答思路皆可,其它情况酌情判分)
②赞成。潍坊市的举措尊重了民众意愿,弘扬了传统文化。(态度不赋分,理由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如从反面作答,能言之成理亦可)
六、(一)
19.①学术思想到了十字街头以后,常常会流俗化。(2分)
②“矮人群”一词喻浮浅卑劣之民众;“大汉”一词喻特立独行、有胆有识、个性坚强之人。
(共6分,①分,②每点2分)
20.①打破习俗,是以少数对多数,非有雷霆万钧的力量不可。
②习俗的背叛者的结局往往是死亡。
③没有他们,人类早已被乌烟瘴气闷死了。
(4分,答对2点得即可得满分)
21.①列举苏格拉底等人意在说明习俗的专制性和压迫性。
②列举雪莱等人意在反衬中国缺少在浮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浮浅不卑劣的人。
(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22.不矛盾。寂居文艺之宫,终久要变成污浊恶臭的,所以作者说“走向十字街头”含有,极大的真理”。“不要汩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是说不要被“十字街头”流俗化,要勇于打破流俗,伸张自我。两者是统一的。(4分,意思对即可)
(二)
19.(6分)观点: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改变世界上的不平等现象。(2分)开头引出话题运用了铺垫(或烘托)手法。以“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新思想”和“科学上的新进展”作铺垫,点明“有助于减少人类不平等的发现”才是人类最大的成就。(4分,“铺垫(或烘托)”2分,分析2分。)
20.①新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将人类的同情心发挥最大的作用。
②新技术缩短了物理距离,使得天涯若比邻。
③新技术极大地增加了怀有共同想法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机会。(4分,答对2点得即可得满分)
21.①引用乔治?马歇尔的演讲意在说明没有新技术很多事情难以完成,现在我们要借助新技术,减少人类不平等现象。
②引用母亲的信意在说明接受过给予,就要想法付出(或:被给予过,就要接受世界的期待)。
(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22.不矛盾。前者是要求哈佛学校要引导师生致力于改变世界上的不平等事业,后者是说,只要学生致力于这一事业,其实并不用费很大的努力就可以实现。两者是统一的。(4分,意思对即可)

上一篇: 高考语文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5月高三抽样测试语文

下一篇: 高考语文2008年湖南省六校联考语文试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