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最新试题首页

2008年全国高考模拟卷八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4页)和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数shǔ  数落 数九 频数  数典忘祖
B.折zhé  折磨 折腾  折本  宁折不弯
C.发fā  发榜   发市  发祥  间不容发
D.强qiáng 强横   强加  强制  强弩之末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由文化局、教育局联合举办的艺术展极大地活跃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有数十万人参加了相关活动。
②渎职侵权问题仍呈现出易发多发的态势, 当前我国处于体制改革、经济调整、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时期。
③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依赖他人与社会,个人的事业成功 靠自我努力, 靠社会支持。
A.其间 源于 不仅是/而且是 B.其间 缘于 与其说/不如说
C.期间 源于 与其说/不如说 D.期间 缘于 不仅是/而且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雅虎可利用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阿里巴巴也需要在单一的信息收费模式之外找到更广更多元的赢利模式,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顺利的合作。
B.商家这种过度的热情与殷勤给顾客带来的不是方便不是周到,而恰恰是其反面----令人无法招架甚至忍无可忍的搅扰和麻烦,这恐怕是和他们的本意南辕北辙。
C.四川汶川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后,虽然全国人民的捐款已达亿万之巨,但相对于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的损失和重建家园所需巨额资金,这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D.《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邹忌却以与徐公比美、妻妾评议之闺房琐事来作比,如果遇到一个暴君,责以亵渎之罪,也是责无旁贷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义明确的一句是
A.肠道病毒EV71主要通过唾液、粪便污染物传播,从而引发手足口病,因此,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与儿童受感染有密切关系。
B.面临着灭顶之灾,他表现得异常冷静,并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用石块支撑起一个狭小的空间,保存体力,静待求援,终于死里逃生。
C.与使用小汽车相比,使用公共汽车在占用城市道路空间上可以减少5倍,在城市环境污染方面可以降低20倍,因此我们应坚决贯彻公交优先的战略。
D.当人类的第三次产业技术革命大潮来临的时候,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掌握未来科学技术的导向与核心,必定能使世界科技中心回归东方。
二、(9分,每小题3分)
聚合水事件
?方舟子?
1962年,苏联科学家费德亚金报告了他的一个重大发现:把蒸馏水放在一个小容器中加热,用一束石英毛细管收集水蒸气,让水蒸气在管壁内冷凝。几天后,他把毛细管内的水分取出加以研究,发现其密度比普通水大了大约40%,在100摄氏度时不沸腾,在零下40摄氏度时才结冰,而且像凡士林一样粘。他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水形态,称之为异常水。他们认为异常水是水的聚合形态。
异常水的发现,引起了英国科学家的兴趣。一些英国科学家重复了实验,结果全都证实了苏联科学家的发现。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贝尔纳甚至宣布聚合水的发现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化学发现”。
美国科学家也很快跟进。1968年,马里兰大学的里平科特等人在《科学》杂志报告说,他们用光谱法研究异常水,得到的光谱与普通水完全不同。他们确认异常水的确是水的聚合形态,命名为聚合水。
一位想象力丰富的美国太空物理学家认为金星上的水很可能就是聚合水,他同时担心,聚合水万一从实验室泄漏出来,可能会把自然界中的水都聚合变成聚合水,必然会导致地球生命的全部灭绝!更实际一点的科学家则设想,聚合水既然像凡士林一样粘,而且100摄氏度不沸、零下40摄氏度才凝固,岂不是最理想的润滑剂和冷却剂?只可惜聚合水只能用毛细管制备,量极少(以毫克计),用来做研究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实用了。
但是,对聚合水的研究热传到美国后不久,对其真实性的怀疑也开始了。1969年,有美国科学家发现他们制造出来的聚合水含有硼、硅、钠等杂质,认为聚合水其实是一种受污染的水。苏联科学家用质谱仪检测聚合水样品,发现聚合水含水量很少,反而含有脂质等杂质。另有美国科学家发现聚合水中含有乳酸钠,这是汗液的成分。
用多种检测方法都证实了所谓聚合水连水分都很少,它其实是胶态二氧化硅,掺杂有多种无机盐和有机物。二氧化硅是石英毛细管的成分,胶态二氧化硅是在拉毛细管受热处理时产生的,而杂质可能是从几种途径进入的:例如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受到用来密封毛细管的油脂的污染,在操作时实验员的汗液跑进了毛细管等等。
聚合水的存在其实违背了热力学定律,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1973年,德尔亚津在众多证据面前也承认聚合水不存在,而是污染水。
(选自《经济观察报》2008.3.24,有删节)
5.关于人们对“聚合水”初期的认识,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聚合水”是通过把蒸馏水放在一个小容器中加热,用一束石英毛细管收集水蒸气,让水蒸气在管壁内冷凝而获得的,其光谱与普通水完全不同。
B.“聚合水”像凡士林一样,密度比普通水大40%左右,100摄氏度时不沸腾,零下40摄氏度时才结冰,并且有粘性,是理想的润滑剂和冷却剂。
C.“聚合水”万一从实验室泄漏出来,可能会把自然界中的水都聚合变成聚合水,必然会导致地球生命的全部灭绝,这引起了某些科学家的担心。
D.“聚合水”只能用毛细管来制备,所得到的数量极小,只能以毫克来计算,用来做研究都很困难,基本上不可能有什么实用性,让人感到可惜。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科学家发现所谓的聚合水含水量很少,含有硼、硅、钠等脂质杂质,是受污染的水。
B.所谓聚合水是主要成分是胶态二氧化硅,掺杂有多种无机盐和有机物,其中的水分很少。
C.聚合水中进入杂质,是由于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受到用来密封毛细管的油脂的污染。
D.石英毛细管是由二氧化硅构成的,在将石英拉制成毛细管时,二氧化硅受热会变成胶态。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违背了科学定律、理论上不存在可能性的研究,不管有多少权威的支持,最终都会失败。
B.在科学研究中的疏忽大意,很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科研资金。
C.美国科学家最先怀疑的聚合水的真实性,说明了当时美国的科学家要比苏联科的学家水平更高。
D.科学有自我纠错的能力,一项虚假的科研成果,一旦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被推翻是迟早的事。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少英特,父死,鞠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孝宗践祚②,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阁门事,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纷未止也。”明日宣手诏,谓:“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必大入谢曰:“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举职,但欲破朋党、明纪纲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久之,差知南剑州,改提点福建刑狱。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领史职。未几,辞直学士院。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必大奏曰:“昨举朝以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曾未周岁,此命复出。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必大出国门,除建宁府。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劳之曰:“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恤。
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
注:①鞠:抚养,养育。②践祚:即位,登基。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事定宜宽其赋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欲罢则罢,欲贬则贬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C.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D.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  拔剑撞而破之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说明“周必大抗言直谏”的一组是
①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②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
③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④独于二人委曲迁就
⑤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 ⑥卿不迎合,无附丽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高宗读了周必大起草的策文,极为赏识,称他是大手笔;后来见他性耿直,不避权幸,敢于直谏,更是由衷赞叹。
B.众臣弹劾曾、龙二人,可孝宗反而晋升二人;周必大抗言直谏,以致遭到孝宗的呵斥;孝宗重申前命,周必大仍拒不奉命。
C.周必大忠于职守,建议朝廷平日储蓄人才,崇尚节俭,宽赋养民,在与金朝交往中保持气节。皇帝沉迷球场,他都敢于直谏。
D.本文侧重表现周必大始终保持以国家为已任,抗言直谏,刚正不阿的品质,对其仕途坎坷迭遭免官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第II卷(非选择题,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译文:
(2)必大出国门,除建宁府。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烟:这里指晨霭。
(1)“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两句,古人评为“乃久别忽逢之绝唱也”。请品评其好在何处。(4分)
答:

(2)“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一联在表达技巧上使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 ,  
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 ,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 。 (司马迁《屈原列传》)
(2) ,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
,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
                         (李清照《声声慢》)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7题。
润  雨
郑若瑟
室外讨厌的绵绵阴雨,增添他几分烦躁,时已接近黄昏,该是妻下班、儿放学,来医院探望的时候,是一天仅有的聚会,得到片刻的幸福感。老天不作美,恐怕盼了整天的希望落空了。娇妻爱儿就是冒雨而来,他也会口是心非地怪责,要是雨淋伤风感冒,倒不值得。
整天看到的是不顺眼的各式病人,碰到的是带口罩冷漠的医生护士。房中的来苏水味太刺鼻,谁说入芝兰之室久之不闻其香,但房里的药味却越来越浓重,令人欲呕,特别是心绪烦时。很想到房外去吸点新空气,可是,躺在床上身不由己。
同房是个被电触的儿童,做了多次手术,剁去了坏死肉,植皮补伤口。除了吃和睡,其他时间就是痛楚的哭声,护理他的父亲整天陪流泪,恨不得把爱儿的痛楚移在他身上,就是再加十倍,他也乐意接受。他买了不少玩具,讲了不少神话离奇故事,企图减少爱儿的哭声,虽然帮不了什么忙,他仍然不遗余力地做,免得儿子哭断他的肠。
今天要做大型手术,得输血。因为多天来医药费用太多,他再也付不起买血的钱,要求医生把自己的血输给儿子,医生见他虚弱,怕引起虚脱,他跪下求医生,只要医好儿子,自己就是死了也不悔。他的脸色比窗外的雨天更加阴沉难看。
此情此景,他很受感动。天下父母心皆同,这是天性。自己又何尝不是。对儿子的爱心唯天可表,剖开来是十足真挚、毫无半点虚假。就是现在有病住院,也渴望能睹儿子一面,仅仅片刻相晤,也是感到心满意足,超值安慰。
“父亲无微不至呵护儿女,随处可见。儿子回报年老父母的孝行,相对起来,有一半就教人赞不绝口。”他摇摇头感叹,也感触自己,心中浮上内疚。
自从自己能够独立经营,自讨生活,且稍有发展后,态度有点傲慢,对没有给他传下财富的老父亲看得有点碍眼,有时甚至见解不同而发脾气,声大不尊,父亲唯唯,不敢吭声,自己还没消气。
难道天下做儿子的都是应该合情合理地从父母身上得到爱,而不必回报孝敬吗?自己的儿子将来也是这样待我么?正如潮谚:“厝檐水点点滴滴。”他陷入深思。
“今天稍好些吗?”父亲低沉而亲切的声音阻断了他的思路。“孙儿今天功课紧,天又下雨,暂不来,明天会来。”父亲接着又像犯罪似的小声安慰。父亲知道孙儿没来,他会郁气,胡乱发泄几句。父亲会像犯错的学生一样,任由训责,只要他过后心绪平静,父亲甚么都不介意,甘心充当替罪羔羊:
“爸,没关系,”他一改口吻,“多亏你老人家冒雨而来,我心里感动,体会到父亲对儿子与儿子对父亲,真情有别。”
父亲一愣,接着是泪下如雨,比窗外还大粒。             (http://www.51985211.com)
(原载2002年7月16日《世界日报》作者郑若瑟)
14. 联系全文解释第一段中“口是心非”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答:   
                                 
15.文章倒数第二段“真情有别”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一点的?试作具体分析。(6分)
答:   
                              
16.文章写同房的病友父子,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7.文中的人物都没有姓名,主人公通篇也是以“他”代之,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6分)
答:
                                 
六、(15分)
18.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用口语向同学们转述。不得改变原意。(3分)
佛经的全集叫《大藏经》(藏,音zàng,宝藏的意思),最早包括经(佛经)、律(戒律)、论(对经文的解释)三部分。
19.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体风格不一致、重复罗嗦、语序颠倒、用词不当等错误,请找出并修改。(8分)
①2004年5月6日,《人民日报》首先披露了亚洲某国想要把端午节列为该国遗产名录向联合国申报的消息,②这件事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③国内各家媒体继而纷纷跟进报道,④作为端午节由来地的岳阳市也对此大为震惊。⑤我们试想,⑥端午节若为他国申请为文化遗产,⑦那将是中国人的渎职和耻辱。
(1)语体风格不一致的是   ,应改为         
(2)语序颠倒的改正方法应是把    和    调换。
(3)应该删去的一个词是      
(4)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应该改为     
20.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不得使用数字)(4分)
2007年大学毕业生求职去向调查统计表
求职地区 比例(%)
经 济 特 区 14.2
沿 海 地 区 24.7
大 城 市 24.6
中 等 城 市 18.1
小 城 镇 2.1
老少边穷地区 1.1
农 村 1.3
出 国 11.7
其 他 2.2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求职去向有如下特点:



(2)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令人担忧的结果是:
  
七、(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老鼠总嫌自己渺小,一直希望寻找到最大的东西。一抬头见天覆盖四野,便认为天是最大的。鼠问天:你是最大的,什么也不怕,我却这么渺小,你能给我勇气吗?天回答:我怕云,云可遮天蔽日。鼠又问云,云说怕风;问风,风怕墙;问墙,墙的回答令小老鼠大为吃惊:墙说他最怕鼠,因鼠可在墙上到处打洞,到处有洞的墙迟早要坍塌!小老鼠寻找了半天,结果发现自己竟然这么厉害。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2分)
1.D(A项,频数shuò,其余读shǔ B项,间不容发fà,其余读fā;C项,折腾zhē,折本shé其余读zhé,D项都读qiánɡ)
2.B(其间:指某一段时间,一般单用。期间:指某个时期里面,不能单用。缘于:意为原因在,是因为。源于:指源头在,根源在于。与其说……不如说:表示选择关系。第三句选择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说话人的意图。这一句的“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他人与社会”,明确了他人与社会的作用,是说话人要强调的重点,所以要选择“与其说……不如说”。不仅是……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
3.A (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4.D(A项,不合逻辑,“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与儿童受感染有密切关系”说反了,应该说“儿童受感染与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有密切关系”;B项表意不明,“用石块支撑起一个狭小的空间……”是不是别人的建议;C项数字使用错误,减少与降低不能用倍数来表示。)
二、(9分)
5.B(“像凡士林一样”错,后边不都是凡士林的特点。)
6.B(A项不都是美国科学家发现的。C项“二氧化碳……受到……”错。D项不能说“石英毛细管是由二氧化硅构成的”)
7.C(美国科学家最先怀疑的聚合水的真实性,不能说明当时美国的科学家要比苏联科的学家水平更高。)
三、(9分,每小题3分)
8.A(A.代词,前一个译为“他们的”,后一个译为“自己” B.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C.介词“为了” D.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9.D(①是善写文章 ⑥是间接写抗言直谏)
10.D(“深切同情”文中无据)
四.(23分)
11.(1)我知道了,那么我这个臣也就不以侍奉先皇帝的态度来侍奉陛下了(译出大意2分,“审”.“事”2分,共4分)
(2)周必大被罢去京官,调任建宁府。他到了丰城便称病回到京城。后来周必大屡次辞官不就,由此名声更重(译出大意2分,被动句“必大出国门”.“除”.“三”.“名”四处4分,共6分)
12.(1)离别久远,今夕忽然相逢,几乎怀疑是在梦中;待惊疑相视,忽叹相隔多年各自年纪已大,记不得对方,所以相互询问。写出了既惊又悲的心情和感受,真切自然。(句号前后各2分,意思接近即可)
(2)诗人用孤灯.寒雨.浮烟.湿竹来渲染衬托相见即离的悲伤情感。“湿竹”中浮起晨霭,也说明二人一夜未眠,扣住了题目中的“宿别”,表达了与友人不忍离别的难舍之情。(句号前后各2分,意思接近即可)
13.(1)屈平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盖自怨生也
(2)河汉清且浅
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
(每句1分,共5分,有错字该句不得分)
五、(22分)
14.表面上会怪责妻儿不该冒雨而来,实际上却是非常盼望他们来看望自己。
15.子女对父辈的爱不及父辈对子女的爱更深沉。 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表现。文中两位父亲对生病的儿子都关怀备至,文中的“他”在病中仍思念着儿子,都表现了父辈对子女的深挚的爱;对比着写了文中的“我”对父亲态度傲慢不尊大发脾气,自己的儿子因为下雨而不来探望生病的父亲,表现了子女对父辈爱的缺失。
16.具体表现了父爱的无私深挚,使主题表达更充分;给“他”触动,引发了“他”对于父辈与子女之间,真情有别的思索,把主题引向深入。
17.好。这样写使文章表达的主题更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深化了主旨,说明“父亲对儿子与儿子对父亲真情有别”现象不仅是存在于个别的某个人身上,而是普遍的。
六、(15分)
18.(同学们,)佛经的全集叫《大藏经》,藏,读zànɡ,是"宝藏"的意思。这本书最早包括经、律、论三部分,经指佛经,律指戒律,论是对经文的解释。
19.(1)“想要把”|欲将 (2)②|③ (3)跟进(或继而) (4)渎职|失职
20.(1)①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经济特区、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
②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出国。
③只有极少数毕业生愿意到小城镇、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
(2)我国人才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将越来越严重。
(4分,(1)3分(2)1分)
21.作文(60)评分标准2007年全国高考卷“等级评分标准”

上一篇: 语文高考2008年北京市密云县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下一篇: 高考语文2008届雅礼中学五月第一次模拟考试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