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的慢,让它得以穷尽一生磨出璀璨精彩的珍珠;铁树的慢,让它孕育千年而绽放出令人惊叹的生命之花;蚂蚁的慢,让它承载起重于身体数百倍之物,成为自然界一大奇迹……万事万物,凡欲有所为,必坚守“慢”的原则。是慢,建立了朝晖夕月、落座惊风的万物运行规律,造就了生命的神话。 自然以慢运行,而人亦如此。慢使远古之人在小心谨慎之中掌握了与自然搏击之术,使祖先在循序渐进中发展人类文明,它使人类之河经历万世仍不竭不尽。慢者,大哉! 慢,意味着注重细节,小心谨慎。古人有言,“慢工出细活”,只有慢,才得以深入每一个细节,每一寸肌理,才能探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以其行文之慢,处事之慎,逐渐发现了时代的弊病,以一部《文学改良刍议》惊醒沉睡于古文当中的世人,浩浩荡荡驶向现代文明。有人评之曰“适之先生,爱惜羽毛”,而慢,无疑帮助他在展翅飞翔之时还能够顾及梳理自己的“羽毛”,于细节之中开创新时代。 慢,意味着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孟子曰:“其锐进也,其退过也。”如果不守规则,不重规律,一味前进,只能落得事败下场。50年代的“大跃进”,不正是在“赶英超美”的口号中忽略了慢的原则,最后在国人的责骂和他人的讥讽中惨淡收场吗?相反的,当人们静下心来,慢慢思考时,不却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吗?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尊重规律,循序渐进,遵照慢的原则,才能铸就事业的伟大,国家的辉煌。 慢,意味着潜心思考,仔细分析。这是成就大业的基础,是获得真知的前提。当他有着经邦救国的赫赫大志,独木立天的辉煌抱负之时,却忽略了慢,忽略了思考分析战局,郑成功在南京城被满族军队追逼得狼狈不堪。然而当他缓下进攻的步伐,将目光仅仅投在战局图上时,却发现了东南主岛——台湾。于是,他投袂去,挥汗雨,杀奔外敌欺辱之地,将宝岛主权重归我中华。于慢中,郑成功避免了兵败人亡的下场;于慢中,他赢得了“民族英雄”的美名。 严复有云:“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历史的河流从远古奔向现今,从洪荒奔向文明,慢的精神无时无刻不蕴含于其中。回忆往昔,光辉岁月;展望未来,让我们继承慢之精神,秉承慢之品质,书写更加灿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