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的,回首过去,或许那依人不在远岸;回首过去,或许将直面惨淡的人生;回首过去,或许会有人存念“但愿长醉不用醒”。过去是历史的尘埃,或甜蜜或苦涩,但人生的长卷正如胡适先生笔下的文章,不能一挥而就,而是要在时间的急流中,慢下脚步,驻足回望过去,在过去中找到未来。 时间的转瞬即逝,让我们不由得感慨,过去的种种恩怨都已尘埃落定,行走间,慢下脚步,望望身后的足迹。这种回首是对生命的一次总结,升华转而沉淀。鲁迅先生亦为一位严谨之士,他也曾慢下脚步,回首过去,对过去做了一个公允的抉择。 原本想从医救死扶伤的他,在那个腐朽吃人的年代里,回首过去,中国那不堪的残垣断壁和那些屈辱条约上的汉字签名,无一不刺痛他作为中国人的脊梁,他在回首中醒悟到,学医只能治愈肉体上的残缺,而心灵上的痼疾却不能得到根治。从此,鲁迅便弃医从文,拾起锋利的笔杆,解剖国人的灵魂,他想用笔挑起中华民族这个大梁。 如果没有鲁迅对过去的审慎回望,如果他也如庸人一般碌碌于行医之间,那中华民族的魂灵又由谁来唤醒。 大仲马曾说过:生活是一串苦难的珠。当你重新抚玩过去串连而成的玉珠时,他会如孩童般给予你快慰并抱以最真诚的心,给你掌声。 赵本山自从在春晚一炮打响后,便与原本的生活脱轨,搭上了城市生活的快车道。然而,他仍不忘自己曾经一身淳朴之气,在事业达到顶峰之际,依旧慢下脚步,放下倍受吹捧的身段,回到过去,站在昔日的农田上,回望过去质朴简单的生活,脸上展露几丝快意与欣然。 慢下脚步,站在过去的轨迹上,并不意味着要重踏过去的路,更不是在过去的纸醉金迷中停滞不前,而是在过去的低谷中找到前行的出口。 史铁生,一个要让历史像铁一样生着的人,一个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人,很难想象他在病危之际仍笔耕不辍。他也常遥想“过去的清平湾”,然而他从容地面对过去之后,又转而投身于他对人生和爱的思考。 人生的坎坎坷坷绵延不绝,适时地慢下脚步,回首过去,就会发现,“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