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强基分数线首页

广东省2024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汇总

广东省2024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广东)
序号高校招生专业选科要求24年入围分数线
1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不限622
历史学630
哲学623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641
物理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630
化学620
生物科学640
生态学625
基础医学626
理论与应用力学625
2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类物理和化学656.8
化学614
生物技术612
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677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理基础科学
化学生物学
理论与应用力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
向 )
不限649
历史学
哲学
4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和化学680
物理学
化学
力学类
生物科学
历史学
考古学
哲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
向 )
历史学不限662
考古学
哲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
向 )
基础医学(八年制)物理和化学
5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类物理和化学692
核工程与核技术665.2
6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学物理和化学638
7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类638
历史学
哲学
8山东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611
历史学不限598
哲学589
9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物理和化学639.119111134(加
权 )
10重庆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584
物理学
11大连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656
12南开大学化学物理和化学731.5(加权)
数学与应用数学735.5(加权)
物理学716.5(加权)
13中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611
应用物理学603
应用化学594
生物科学590
14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650
应用物理学653.2
工程力学609.4
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一车辆培669
15四川大学物理学物理604
16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不限620
历史学
哲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629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17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物理和化学612
生物育种科学
18东南大学数学类物理和化学635
物理学625
19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物理和化学591
生物科学
20厦门大学历史学历史类高考出分前校测,
无入围线
哲学
化学物理类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
生物科学类(生态学)
海洋科学
哲学
21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高考出分前校测,
无入围线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空间物理)
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类物理和化学高考出分前校测,
无入围线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地球物理学
力学类
核工程类
23兰州大学化学物理和化学高考出分前校测,
无入围线
物理学
生物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
生态学
历史学历史
汉语言文学
24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高考出分前校测,
无入围线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不限
历史学
哲学
25同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高考出分前校测,
无入围线
应用物理学
工程力学
海洋科学
应用化学
生物技术
26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高考出分前校测,
无入围线
物理学
工程力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化学
生物科学
生物医学科学
27浙江大学理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工程力学)
物理和化学高考出分前校测,
无入围线
理学Ⅱ类(化学生物科学
生态学生物育种科学)
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
人文历史类(哲学历史学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不限
28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不限高考出分前校测,
无入围线
历史学
哲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基础医学
29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类物理和化学高考出分前校测,
无入围线
物理学
生物技术
核工程与核技术
工程力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哲学历史
30武汉大学哲学历史未公布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历史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基础医学
地球物理学
31天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未公布
应用物理学
应用化学
生物科学
工程力学
32湖南大学化学物理和化学未公布
33国防科技大学不招生
34西北工业大学
35东北大学
36吉林大学
3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8中央民族大学
39华东师范大学
说明:1、仅有部分院校公布了入围分数线;2、部分院校强基入围线为加权分数线;

分析

1、招生院校及招生数量。2024年共有32所985高校在广东开展强基计划招生,投放了298个名额。其中,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在广东省招生计划最多!感兴趣的新高三、高二同学可以继续关注!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2024年在广东暂不招生。

首选物理类中,清华大学招生计划21人、北京大学招生计划13人、中山大学招生计划31人、华南理工大学招生计划15人。

首选历史类中,清华招生计划4人、北京大学招生计划3人、中山大学招生计划6人、中国人民大学招生计划5人。

2、虽然强基计划入围并不代表录取,但比起高考裸分,强基计划无疑提供了一次低分升学的机会,对于自身成绩略低于目标院校投档线的考生而言,可以考虑强基计划,有可能实现逆袭。

3、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也有部分专业强基入围分是比统考要高点的。虽然其中有一些报考专业的影响在,但是更多的也是在警示我们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强基计划之前一定要考虑好自己报考强基计划的目的、报考时一定要做好院校定位!


上一篇: 浙江2024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汇总!2025届参考

下一篇: 河南2024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汇总!2025届参考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