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适用 “我”的专业“我”做主老师,您好,在了解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之后,我也开始思考自己未来适合就读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我性格外向,喜欢与人打交道,好像适合社会科学类的专业,但我数学成绩还不错,好像也适合就读理工类的专业。请问,我该怎么找到契合自己的专业呢?”——成都考生小轩
小轩同学:
你好!
在进行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你提到了自己的性格、兴趣与特长。兴趣与特长是我们规划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的重要因素。根据职业倾向理论,同一类型的人与同一类型的职业相契合,才会达到适应状态。所以,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大学里不同的专业及其相对应的职业对人的个性、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文学类专业,对数理基础要求不高,有的大学一般也不提选考科目要求,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将是这类专业及相关工作岗位的必备素质。又如航空航天类专业,对学习者的物理、数学能力要求较高,一般会提“物理+化学”的选考要求,从业者应具备认真负责的精神,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因此,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准确的定位,对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我们可以分析自己的性格类型契合的职业,并考虑相应的专业。一般来说,喜欢与人共事并且在该方面颇具技巧,能从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乐趣,喜欢在人际交往中扮演劝说、教导或咨询等角色的人,比较适合做销售、管理、培训等工作,适合选择市场营销、管理相关专业;对数字特别敏感,喜欢通过词语和符号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比较适合做财务、统计、数据分析方面的工作,适合选择财务管理、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喜欢使用机器、工具,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善于在实际的环境中解决问题的人,比较适合做技术方面工作,适合选择机械类、仪器类等专业。
因此,现阶段你需先对自身性格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识别自己职业兴趣和适合的专业。在此基础上,你还需分析自己的拟选考科目是否有成绩优势,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内容是什么、就业情况如何等。
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可能会存在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但不喜欢将来从事相关职业的情况。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数学等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假如有同学喜欢、擅长这些领域的知识,那么他(她)选择土木工程专业应该是比较适合的,但是如果进一步考虑将来的工作环境和性质,可能他(她)不喜欢经常到建筑工地、道桥施工现场、钻井平台去工作,因此,就读土木工程这个专业可能就不适合他(她)。又如,计算机科学与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知识,对编程、数学能力有一定要求,就业薪酬也不错,但是结合工作内容来看,假如考生没有不断学习新技术的愿望,也不喜欢互联网企业的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那么他(她)也是不太适合就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所以,要找到契合自己的专业,需结合自身的性格、能力、选考科目成绩、未来专业的学习内容、未来职业的发展倾向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来源:招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