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院校动态首页

据多家台媒14日报道,台湾地区多所大学确定倒闭,除了今年停办的2所大学外(台湾首府大学和台湾中州科技大学),2024年还有台湾明道大学、台湾环球科技大学、台湾东方设计大学、台湾大同技术学院等4所大学将倒闭,初步估计有6万名大学生被迫安置其他学校,教师也面临失业窘境。

受生源危机影响,全球大学“停办潮”涌动。

生源危机,不少大学的命门

据台湾地区内部事务主管部门今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台湾地区人口总数为23264640人,比2021年减少110674人。2022年台湾出生人数为138986人,创历年新低;死亡人数为207230人,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

另外根据台湾省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台湾大专院校大一学生数量于2022年起超过了高中应届生数量,出现“死亡交叉”。同年,除了中州科技大学外,兰阳技术学院、大同技术学院和台湾首府大学纷纷宣布停招或停办。台湾观光大学早在2021年就已经停办,并于2022年10月转变为台湾空中大学新校区。

《环球时报》称,依出生率推算,岛内高校的招生缺额将越来越大。台湾专业人士认为,在少子化短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当前高校面临的招生问题只是“雪崩”的开始。台教育主管部门此前发布报告称,未来5年,至少还有40所院校面临退场风险。

日韩不少大学,也因生源危机影响纷纷关停。

6月21日,参考消息网援引《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当前日本少子化正在以超出教育界预想的速度发展,或将导致超200所大学因缺少生源而倒闭。

据媒体报道,韩国从2015年至2022年的总和生育率(即育龄女性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数)始终呈下滑趋势,为此韩国大中小学已经遭受冲击。韩国地方教育财政信息网站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韩国共有3896所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在内)关停。2023年春季韩国大学定期招生(全国统一招生)中,该国14所大学的26个专业“无人报考”。

大学逐渐感受到“用脚投票”的残酷

早在2010年时,据权威媒体报道,国内不少省份的高校已遭遇“零投档”的尴尬。

《大众日报》发文写道,“山东省2010年本科二批第二志愿投档结束,45所院校的文科专业、47所院校的理科专业出现了‘零投档’,另外还有大批学校投档数远远低于其计划录取数;从《2010年在河北省招生的普通高校分校分专业二志愿征集计划(本科二批)》可以看出,外省高校有的专业在河北省就是‘零投档’”。

“生源短缺一直是让高职院校‘闹心’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之一。”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陕西省发布的2016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高职(专科)批次正式投档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本次在陕西参加招生的文史类有541所院校,其中150所院校在该省遭遇“零投档”;理工类584所院校中,“零投档”院校多达106所。

云南一高职院校招生负责人表示,该校自2012年前后已经开始持续出现生源危机。即便是“发动全校几乎所有教职工,费尽力气”,新生报到率也不足50%。

时间拉到今年,据媒体报道,甚至有本科院校连续三轮降分都未能录满。

今年8月底,2023年高考录取工作已在收尾阶段时,麦可思研究曾整理了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河南、四川等21个省市2023年高考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的名单,并从中梳理出80余所“双一流”院校共900多个进入征集志愿环节的专业。进入征集志愿的专业一般是在集中填报志愿的阶段没有录满的专业。

随着学龄人口的持续下降和高校录取率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大学必将感受到高考生和家长“用脚投票”的残酷,生源严重不足的大学,必将面临关停的命运。

新建大学,受到限制!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谈到新一年工作时特别提到“要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

今年7月份公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10所,是近15年来(2008年以来)全国幼儿园数量的首次负增长。

当下全国幼儿园面临的困境,最终也会蔓延到大学:2017年开始的出生人口下降从2020年开始影响到学前教育发展,2023年冲击义务教育,2033年影响高中阶段教育,2035年为高等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为合理控制高等院校的增量,全国多地均明确发文,对新建大学有了限制。

例如2021年发布的《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基本完成高等学校布局的设区市,原则上不再支持申报设置新的高等学校”;2021年发布的《关于做好山东省“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合理控制增量,新增设少量发展亟需的质量高、特色强的普通本科高校,原则上不新增设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2022年12月23日正式发布的《黑龙江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提到:强化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严格控制高等学校设置的数量,以优化存量、整合资源、补充短板为基本工作方针,以现有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为工作重点,原则上不再增设新的普通高等学校。

结语

面对已经来袭的生源危机,今天的高校或需提早布局,未雨绸缪,特别是地方院校需探索如何办出特色。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乔锦忠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指出:部分办学质量不高,又无特色的高等学校会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

一些教育学者同时也表示,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来看的话,少子化带来的高校竞争加剧,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大规模的高校关停,但会促进高等教育的自我革新,推动高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建议,如果要加强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教育,就应该及时促进高教改革,使其从规模扩张阶段过渡到内涵式发展阶段,从而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篇: 民政部拟设立民政职业大学

下一篇: 省教育厅发文!引导这些学校合并、撤转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