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现象突出
近日,麦可思通过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发布了2008年度“211”院校就业能力排行榜。本市交大、 复旦、 上外、 财大、 同济、 东华、 华师大、 华理、 上大等9所“211”院校均排位进前25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中一项“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率”指数上,交大为66%,复旦为61%,上外为62%,财大为55%,同济为72%,东华为68%,华师大为67%,华理工为73%,上大为59%。 平均指数为64.8%。这表明,这 9所院校约35.2%的07届大学毕业生出现了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现象。
该调查还同时揭示了工作与专业相关率最低的10个本科专业。其中, 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率”只有33.1%。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一些非211高校的个别专业中, 工作和所学专业相关率更低, 只有10%左右。
今年本市高考实施平行志愿后,学生被院校专业录取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强。今年高考的小刘最向往的是同济的景观学专业,可因为分数线的差距,小刘最终被调剂录取到医学专业。虽然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但是苦恼已经伴随而来:“我可从来没想过要做医生啊! ”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原则下,考生一般首选学校。为了进入一流大学, 考生对专业一般都表示“服从志愿调剂”。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认为,学生志愿填报多数由家长做主,而家长往往重视学校名气,并不注重专业,导致考生个人兴趣得不到满足,不利于考生的学业,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
实行平行志愿后,还导致录取考生分数段集中,强势专业和普通专业考分差距较往年明显缩小。实际上, 高校根据考分来按专业录取考生作用已不大。
今年本市高考实施平行志愿后,学生被院校专业录取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强。今年高考的小刘最向往的是同济的景观学专业,可因为分数线的差距,小刘最终被调剂录取到医学专业。虽然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但是苦恼已经伴随而来:“我可从来没想过要做医生啊! ”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原则下,考生一般首选学校。为了进入一流大学,考生对专业一般都表示“服从志愿调剂”。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认为,学生志愿填报多数由家长做主,而家长往往重视学校名气,并不注重专业,导致考生个人兴趣得不到满足,不利于考生的学业,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
实行平行志愿后,还导致录取考生分数段集中,强势专业和普通专业考分差距较往年明显缩小。实际上,高校根据考分来按专业录取考生作用已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