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理科)西宁市第二中学兰鹏
纵观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I卷试题,试卷结构与往年保持不变,却在题目设置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既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创新。这种安排符合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兼顾公平和中学教学实际,同时也注重学生对于数学在生活中具体的应用。
试题的稳定性
从试卷的总体来看,考查内容注重基础考查,知识覆盖全面且重点突出。例如:“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六大板块依旧是考查重点。大部分题目属于常规题型,难度适中,是学生在高三时训练的常见题型。第5、15、18题继续注重考查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第8题则与我国古代“秦九韶算法”相联系,出题形式别具一格。这些题目的设计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既体现了题目基础与创新相结合,又保证学生在考场上能够尽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试题的变化点
相比于2015年,此次高考试卷中“简易逻辑”“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并没有被纳入,而“条件概率”则以大题形式出现。难度方面,选择题第10、12题,填空第16题对学生会造成较大困扰,解答题第20、21题第一问难度适中,第二问难度系数较高。今年的考题更注重了知识的广度而简化试题的深度,对我们青海的学生而言适用性更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2016年新课标卷以知识为载体,在考查基础的过程中,适度创新。同时对于历年高考中学生掌握的知识薄弱环节进行了重点考查。在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及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同时,又兼顾了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合理地区分了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体现了高考选拔性考试的特点,有利于科学地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数学
(文科)西宁市第二中学杨文魁
从今年数学文科试题特点来看,与往年基本一致,突出基本知识及技能的考查、强调知识的灵活交叉应用、集中体现了重要内容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反复考查的原则。例如:17题(数列)、18题(概率与统计),19题(立体几何)、20题(导数的应用)、21题(解析几何)以及22至24(选考题)这些未发生变化,解答题考查内容稳定,题序和考查角度较前一年略有变化,只是在排列顺序上,从难易程度上作了适当的调整,圆锥曲线和函数导数依然作为压轴题出现。
试题仍然体现了考点不变、考法变化的思想,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和运算能力的考查。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高考试题中理应受到重视和考查,既符合考生的学情,也符合考试说明和大纲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高考数学试题虽力求平稳,但也不断创新,如17题数列第二问,“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属于数学中的“即时定义”,课本中不做专门研究,但各类复习资料中有少许出现。
试题特别强调学生在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8“某人等红绿灯问题”,选择题9“秦九韶算法”,填空16题“三张卡片取法”,18题概率统计中“续保人买保险”;面对复杂问题强调分类与整合的能力,如20题导数,24题“绝对值不等式解法”等;立体几何强调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全国2卷首次考查了立体几何中的翻折问题;重视利用基本概念进行推理论证能力;利用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进行创新等方面能力的考查,在中高档试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今后教学中,要继续注意研究考试说明、考试大纲等,遵循“稳中求新,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继续关注“探究”与“开放”等问题,特别关注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和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新课程基本理念。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反映在数学教学内容里面,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数学思想方法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渗透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