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论为什么今天志愿填报比当年更难了
晨雾 / 文
非常感谢互联网新型交流手段的发展,晨雾通过移动互联网上的同学交流“群”与许多30多年没有联系的老同学建立了新的交流。80多名遍布全球的老同学能够随时随地地尽情聊天,而且还经常举行线下聚会。一群当年恢复高考后走进高校的青年人,如今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老人,大家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
一位当年从贵州省考入大学的老同学,也同为新浪博友的位子,36年来经历过数不清次数的搬家,却一直珍藏着一份1978年6月26日的《贵州日报》。因为那上面刊载了贵州省招生委员会发布的《一九七八年在我省招生的高等学校和专业》。位子老同学正是通过这张报纸上的信息填报了1978年的高考志愿,最终走进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因此这张报纸是位子同学永久的珍贵纪念物。这位位子老同学知道晨雾这些年来一直在义务研究和关注高考志愿填报,特意将这张报纸上刊载着《一九七八年在我省招生的高等学校和专业》的第三版的整个版面分上下两部分扫描下来发给晨雾(如下图)。我们看出报纸折叠的印痕,局部的墨迹,边缘的破损,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从这份“历史文物”是还记录了1977-78年所谓的“第二次汉字简化”的尾声。仔细看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用今天的眼光看难以置信的奇葩汉字。例如煤矿的“煤”字、铁道的“道”字、器件的“器”字、运输的“输”字、通信的“信”字、金属的“属”字,等等都是如何简化的(可惜我们现在无法打字出来)。这简直就是对汉字文化的践踏。好在这次“汉字简化”十分短命。在这份6月26日的报纸之后不过几天,1978年7月份的《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就率先不再使用那种奇葩的“简化汉字”。
(点击图面可看到放大的原图)
我们还看出1978年在贵州省招生的高等学校有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还分为文科和理科。文科招生学校非常少,重点高校只有11所,一般高校也不过16所。理科招生院校多一些,重点高校47所,一般高校也是47所。大专有罗列在其中。每一所学校后面跟着招生专业名称,但是没有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计划。这就是当年考生填报志愿时候所能获得的全部信息。考生不仅对自己能考多少分数以及自己的分数在本省大致是一个什么位置心中无数,对各高校分数线的大致位次以及招生计划也都全然不知(因为没有任何历史参考数据)。但是大家都都是如此,大家也就都是在瞎蒙者报志愿,倒也公平。那个时候更没有什么平行志愿一说,应当都算是顺序志愿。那个时候的顺序志愿与现在有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学校是可以调剂的。这就是说,考生如果分数不算太差,哪怕是把填报的几所学校的高低顺序搞错了,第一所落榜则全部落榜也不要紧,只要服从调剂,当你所有填报的学校都没有录取,在本省招生的高校招生计划还有没录满的,就还有调剂的机会。所以那时候多数考生上的大学都是被调剂的。在高考录取率只是4%(含专科)的情况下,能有个大学上就是“一步登天”了。
明白了上述情况,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当年参加过高考、也填报过志愿的家长们今天在感叹:当年高考录取率那么低,可是没觉着填报志愿有多难;而如今高考录取率已经都70-80%以上了,怎么给孩子填报志愿却越来越难了?
为什么今天填报志愿比当年更难了?原因有两个:
1.当年为了填报志愿所能获得的信息太少了,就是上面的这一页报纸。即便你有天大的志愿填报本事也是无用武之地。大家都是只能瞎蒙着报志愿,大家都难,等于大家都不难。因为研究也没什么大用。而如今则不同,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能够获得所有各个批次高校的分专业的招生计划,还可以获得这些高校历年在本省招生的历史数据(各高校各专业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等),还有考生在本省市模拟考试的分数排名(考前报志愿)或者高考分数和排名(考后知分报志愿),还有历年高考本省市考生分数大排名。有了这些数据就能分析并通过分析精准把握考生的定位,有的放矢地填报高考志愿。再加上如今各种高招政策规则,谁要是不研究就一定在志愿填报方面吃亏。因此大家感觉志愿填报反而比当年更难了。
2.今天填报志愿的目的与当年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怎么讲?当年高考录取率极低,能考上大学已经实属不易,考生们虽然也想上更好的名牌大学,但是一般来说能上大学就已经很知足了。这就是说,当年大家对上大学不像今天那么挑剔。而今天则不同,在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70-80%以上的情况,连河南省那样的高考大省都会发生高职(专科)零投档的情况(没人报)。考生和家长们对上大学已经到了十分挑剔的地步,考上一所大学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大家关注的是考上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什么985、211,大学分门别类,而且对就业影响很大。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要想上好大学好专业,除了需要优秀的高考成绩以外,填报志愿也成了重中之重。没有那个家长愿意孩子高考成绩很好但是由于志愿填报失误而与心仪大学失之交臂。因此大家感觉今天填报志愿更难了。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高考改革。为了改革后将破除一考定终身,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会适度下降。高考志愿填报将会向学业规划的方向偏移。但是无论怎样变化,统考分数仍然是高校录取考生的最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参考分数排名位置选则高校和专业的基本思路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