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05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一本院校专业 > 正文内容

2013年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介绍

作者:  时间: 2019-01-11

学院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5个本科专业。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是博士学位授权点。等离子体物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工程和冶金工程为工程硕士授权点。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教授42人,首席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1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5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2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74人。有4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9人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被评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有40余人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团体兼职。

    学院现有本科生2423人,硕士生330人,博士生70人,已培养本科生逾万人,硕士生和博士生近千人。学院所在学科点建有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市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钢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表面与界面科研基地、高精度轧制技术与新材料加工科研基地、纳米材料与技术中心、标样研究所、湖北省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科研与测试机构。

    学院在教学和科研上十分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外多家高校与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如美国密苏里-罗拉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利兹大学、法国奥尔良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大学和弗赖贝格工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和多伦多大学、韩国庆南大学和汉阳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和东北大学、巴西圣卡洛斯大学、南非比勒坨利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学院设有“濮耐奖学金”,“如星奖学金”和“莱钢奖学金”等企业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学院发扬“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精神,努力使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为我国在材料与冶金领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冶金工程

培养目标:此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等方面的专门知识,能在冶金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金属学及热处理、冶金原理、传输原理、湿法冶金原理、钢铁冶金学、连铸工艺、有色金属冶金学、钢铁厂设计原理、有色冶金炉、冶金实验研究方法等。

  

金属材料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相关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组织结构与使用效能、材料成型与处理等领域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生产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金属热处理、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材料表面工程学、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合成与制备、粉末冶金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培养目标:此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在本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运行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设计、热工基础、粉体工程、耐火材料工艺学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

培养目标:此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设计、热工基础、粉体工程、耐火材料工艺学,企业管理概论、项目管理概论,工程实训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此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领域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物理冶金学基础、材料成型力学、金属学、材料加工CAD/CAM、材料成型数学模型、材料成型过程计算机控制、材料成型设备、材料物理化学、轧制原理及工艺、材料加工过程的传输原理、焊接原理及工艺、铸造原理及工艺、模具设计原理及工艺等。

  

热能与动力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热能工程、动力工程、热工设备、工艺过程的热工理论和节能技术,能在热能与动力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料及燃烧、热工仪表监测及控制、能源系统工程、工业炉窑热工及构造、新能源、工业生态学等。

  

★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班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和材料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与冶金工业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试验研究、生产技术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班实行单独培养方案,小班授课,从进校开始实行导师制和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机械设计基础、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冶金原理、传输原理、冶金学、冶金厂设计原理、冶金实验研究方法、连铸、轧制原理及工艺、金属材料学、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力学性能等。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