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题中凡主观题答案意思对即可,若与答案不同而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一~二、(45分)
1.C(这是创作特点及其做法,不是诗语自身的特点。)
2.B(王力对现代汉语的分析不是现代诗语的成因。)
3.B(“皈依”、“受制”的是“诗语”而非“文言诗语”。)
4.A(雅:平素。)
5.C(①是说唐公担任太原留守时,与裴寂关系好,二人不是君臣关系。⑥表现裴寂忠于国家。)
6.D (不是裴寂不敢听,是裴寂不敢报告朝廷。)
(1~6题每题3分)
7.(1)即使保全了些节操,还是免不了一死,如果发兵起义,不仅可以免除祸患,还能成就大功业。(5分)
(2)你的功绩与你的职位不相称,白白凭借朝廷的恩泽而官居第一。武德时的朝政,有时松懈紊乱,这都是你在任时造成的。(5分)
8.前两联描绘了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春中田园图:春鸠鸣叫,杏花开放;人们修整桑枝,觇理泉脉。“屋上”“村边”近景远景相结合,富有层次感;“杏花白”与“远扬”绿,绿白相间,充满色彩美;景、物、人相互配合,呈现构图美。(5分)
9.①对美好春天的赞美。鸟鸣花开,春天来临,万物欣然。②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农人整桑理水,一派淳朴恬淡的田园生活景象。③对远方游子的思念。燕子归来,又是一年,想到游子还漂泊在远方,无缘领略春日田园的生活,不由为之惋惜、惆怅。(6分)
10.(1)银瓶乍破水浆迸 曲终收拨当心画
(2)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3)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每空1分,共6分)
三、(25分)
11.(1)B C(B项,“表述灵动形象”的分析有误,应是“表述简洁利落”。C项,对“一系列短句”表达效果的分析有误,这些短句表现出陈熙心情轻松,一心赶赴女友邀约时的情状;也并无“预示着陈熙即将遭遇一场车祸”的作用。)(写对一个给2分,写对两个给5分)(5分)
(2)特点:用推倒重来的方式,把同一个故事演绎两次,而结果不同。(2分)作用:①构思巧妙,效果震撼。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始觉得简约平淡,逐渐变得不明就里,最后才恍然大悟甚而至于唏嘘感叹,小说有很好的冲击力和感染力。②两相对照,别有意味。偶然事件的插入使两则故事的结局完全不同,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宿命感。(4分)
(3)①无聊闲散。陈熙“躺在床上看天花板”,待业在家,专等他投去求职应征信的机构的职员打来电话。②兴奋愉悦。女朋友打来邀约看电影的电话,他立时“振奋”,吹着口哨并迅速开始收拾,为出门赴约做准备。③烦躁恼怒。怕迟到女友会生气,匆忙要出门,却偏接了一个打错的电话,多少影响了情绪,便不耐烦、愤愤然。 (6分)
(4)观点一:小说发人深省,很深刻。(2分)
①小说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生活。小说从“找工作”“打电话”“乘巴士”等“平常”事件中引发人们对命运的“超常”思考。②小说的立意一反常理。小说表达了“人生的偶然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祸福和命运”的认识,聚焦在偶然事件对我们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上。这一认识一反我们对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惯常认识和理解。③小说富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演绎了两个几乎相同的故事,但其结局却迥乎不同,富有震撼力和感染力。(6分)
观点二:小说不过写了生活中的偶然,较为肤浅。(2分)
①小说是灵机一动的产物。从小说最后写作背景“是日报载太古城巴士站发生死亡车祸”一句的交代中,可见作者由此触发创作灵感,于是敷演成文,对主题的挖掘还欠深刻。②小说的主题缺乏普遍意义。一般说来,偶然性背后都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而这篇小说在这一认识上显然是偏离的,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足。③小说的形式大于内容。小说讲述的故事其实没有多大意思,也并不稀奇;塑造的人物面目模糊,性格特点也并不鲜明。只是小说一头两尾的设计,体现出作者在形式上刻意求新而已。(6分)
四、(25分)
12.(1) B E(B项,“一经提出”“即得到”“认同”与原文不符,原文是“逐渐得到学术界的理解和认同”。E项,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全面,文章前半部分主要记述的是任继愈潜心宗教研究的工作。)(写对一个给2分,写对两个给5分)(5分)
(2)①宗教信仰有共性规律,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文明史,必然有宗教。②儒家思想在中国有宗教性特质,对儒教的发展与演变、个性与共性、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③儒教的本质和外壳部分都符合宗教的特点,尤其是其本质部分。 (6分)
(3)①始终坚持对图书的建设,整理图书使其发挥作用,尤其是让许多孤本、善本得以开发利用。②主持完成了工程浩大的《中华大藏经》和《中华大典》的编纂工作。③出任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公益广告代言人,呼吁并告诫人们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6分)
(4)启示一:做学问要有坚定的信念,科学客观的态度和充分的学术自信。(2分)
①有坚定的思想信念。作为中共党员的任继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文革中虽受到冲击,但在回到北京后重又提出“儒教”说,主持研究工作。②有科学客观的学术态度。他在哲学研究中秉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相信任何宗教,保持着思想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使研究结果更加公允、客观。③有充分的学术自信。在学术上不人云亦云,面对世界上多数国家思想界公认的“中国无宗教”的说法,他却提出了“儒教就是宗教”的学说。 (6分)
启示二:做事应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专注、认真、踏实。(2分)
①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时,把传播知识和文明视为自己的最高使命,致力于图书的编辑整理、开发利用工作,并借助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呼吁人们保护民族文化遗产。②干一行钻一行,在自己学习和研究的领域潜心钻研,心无旁骛。即使经受人生波折,也不改追求。③工作作风认真踏实,如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多方研究,撰写出多篇论文;主持编辑整理中华古籍工作认真负责,亲力亲为,不做挂名主编。 (6分)
〔第11、12题的第(4)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方面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五、(20分)
13. C(A项,“开源节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此处不合语境。B项,“长袖善舞”多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此处使用对象和情感色彩均有误。D项,“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此处不合语境。)(3分)
14.A(B项,“完善”后缺宾语中心语“的制度”。 C项,“环境”是“解决方案”搭配不当。D项,“也许”“可能”重复。)(3分)
15.D(根据句意,参考标点,其他各项均不正确。) (3分)
16.客观公正地用通俗简短的方式回应被吐槽人离谱的言行,以达到揶揄或感慨目的的言论
① ② ③ ④ ⑤
(每点1分)(5分)
17. 示例:(1)书中自有感人的亲情 书中自有纯洁的友情 书中自有高尚的爱情
(2)书中自有少年五彩的梦 书中自有中年朴质的影 书中自有老年夕阳的红
(6分)
六、(60分)
18.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
一等 (20~16分) |
二等 (15~11分) |
三等 (10~6分) |
四等 (5~0分) | |
基 础 等 级 |
内 容 20 分 |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
表 达 20 分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 |
发 展 等 级 |
特 征 20 分 |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有文采 略显有创意 |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给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解释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分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4.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