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乌市二模地理试卷分析
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 祝斌
一、总体评价
二模地理试卷依据新课程理念加大了对考生能力考核的力度,强调对地理学科相关模块知识的整体把握,突出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求问题”四项能力的考查,力求把新课程理念和高考命题趋势贯穿于试卷命制中,绝大多数试题为原创或改编,陈题、旧题较少。
据学生反映,二模试卷的试题份量足,大多数学生刚好完成,涉及知识面广,有足够的深度,总体难度和高考比较接近,命题角度比较灵活新颖,题目设问好,突出了地理素养和地理技能的能力考核要求,注重思考的方法。不过个别选择题迷惑度较高,感觉有点"鬼",不少学生基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把握不牢而掉进预设的“坑”内,如第3、4、11、16题的得分情况均不佳。
本次地理试卷有效平均分为53.01,全部平均分为47.98,难度系数为0.48,与2012年二模相比难度略有增大,试卷的区分度有所降低,与今年一模相比难度也略有下降(一模难度系数为0.50)。
另外,二模试卷重视对空间定位能力的考查。与一模相比,二模试题增加了区域性、综合性和读图能力的考查,尤其是空间定位方面,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特色,试题尽可能多地展现各类图(18幅图),其中有10幅是要求学生能够辨认出相关地理区域的,目的是让考生得到读图方面的自我诊断,提升考生的地理图文转换能力。
二、试卷分析
1、既注重试题考查知识点的整体覆盖面,又突出了主干知识考查,力求强化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的考核。
如选择题1-2题考查等值线,3-4题考查气候类型,5-6题考查区域地理,7-8题考查地质作用,9-10题考查人口问题,11-12题考查世界地理,13-14题考查天气系统,15-16题考查城市等级体系,17-18题考查天气与气候,19-20题地理信息技术,21-22题考查中国地理,23-25题考查地球运动。
重要知识点在本套试卷中重复出现,而且分值比重在全套试卷中也很大,这种情况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也普遍出现,我们认为这并不是考查失衡,而是为了彰显对特色主干知识的考查。
2、自然地理所占比重与一模相比有所加大。
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对基本原理和规律掌握不好,一些重要知识点需进行覆盖。如等值线、天气与气候、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本次考查的重点。
3、突出利用图表设计问题,彰显地理学科特色。
试卷全卷共有18幅图表,有坐标图、原理图、等值线图、分布图等,有些图与表结合,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表(文)叙述地理事像和特征,并能运用图表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对学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充分体现了图像语言在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4、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
落实新课改的理念,试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加强同社会生活的联系,本套试卷较好地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试题内容取之于生活;利用地理原理对现实生活进行地理分析和判断。如厄瓜多尔运河、人口零增长、城市等级体系、榆林经济发展、乌克兰农业区位、鄱阳湖水位剧降、乌镇旅游、北疆暴雪等都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热点密切相关。
三、复习建议
1、 注重“双基”,把握主干,强化知识重组
二模试卷中我们预设的送分题学生没得分,设计的“坑”不少学生也没有躲过,这反映出学生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方面掌握不好,对题目给出的条件信息和问题没有进行认真的审核。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地理能力发展的基础,在复习中应依据新课标夯实基础,同时突出重点,把握好主干知识,力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教学中很多细微的内容要利用解题的过程将它们复习到,而不是花去整堂课的时间来单独强调,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规范答题能力
地理复习就要重视学法指导,处理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要把属于学生自学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发挥自觉性、独立性的机会;要有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去发现、探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如平时的答题语言要规范,尽量要用专业术语,弄清概念,避免失误;要紧扣题意,注意条理性和逻辑性;要从试题所给的材料中入手,并从中得出结论,不要简单地搬用教材的现成结论。
3、审题要清,关注细节,提升学生得分能力。
如选择题第3、4题气候类型的判读应根据共性规律和个性差异进行分析判断,不能靠死记硬背;另外人文地理更需要关注材料,许多答案可以在材料中获取,例如榆林经济增长速度慢的原因;有些背景知识需依据隐藏的线索来推断。
4、突出学科特色,着力培养读图、用图能力
地理的学科特色就是图表。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养成读图、用图、画图、析图的好习惯。要牢牢抓住地图不放松,以图为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树立空间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多种手段,强化 读图、绘图能力,培养学生从图形、材料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善于寻找隐藏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无用信息,学会并习惯利用已知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消除畏惧心理。
5、解读考纲,把握命题发展趋势
2013年考试说明已下,教师要精研考纲,体味变化,把握今年的高考命题方向。
6、精选试题,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师要精选试题,让学生精炼,防止搞“题海战术”,同时课堂上教师应少讲精讲,多进行换位思考,帮找出学生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7、注重原理和规律,推动考生能力提升。
2013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