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政治学科二模分析评价
乌市2013年二模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与全国新课程卷的考试特点及要求尽可能保持一致,在注重全面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模全面考查政治学科四个模块内容,适当增加必修3的比重。
一、本次二模试题命题特点
(1)知识强调全面性
命题在考查主干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知识掌握的全面性,通过选择题选项知识点的辐射、非选择题答案涉及到的知识点的深化和拓展扩大知识覆盖面,在知识点的选择上既注重主干知识,特意选择了老师、学生容易忽视、遗漏的知识,意在引导学生立足学科基础知识、突出强调知识的全面综合。
(2)能力突显综合性
二模试题尽量选取课外素材为试题背景,力求通过创设情景,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构建知识的整合能力。
(3)选材体现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关注如,光盘行动、塑化剂事件、八项规定、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城镇化等人们当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体现时代特征。又如,数码相框、苏轼的烧饼诗、汉字演化、扁鹊故事、对联、小品文、钓鱼漫画、景德镇瓷器等体现人文性,意在体现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设问与答案力求开拓学生思维。
在设问的多层次上,辩证思维上开拓学生思维;答案在知识整合的综合性上、在冷点知识的关注上、在跨模块知识的交叉上开拓学生思维。
二、本次试题评卷分析
评卷踩点与采意给分相结合。平均分为48.92,难度系数为0.49,与高考难度相当,方向一致,较好体现选拨功能。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核心主干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不过关,对细化的知识、冷点的茫然、缺少掌握,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归纳较欠缺;
(2)学生解读材料、捕获信息及调动知识的的能力不强,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欠缺。
(3)学生审题能力很不过关,对设问中的关键信息把握不准、审读不全,知识运用张冠李戴。
(4)“知识库”中积累的各方面知识太少。学生不仅欠缺课本及重大时事等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而且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积累的各方面知识所形成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欠缺,对课外知识知之甚少。
四、复习建议
(1)切实夯实基础。学生应在提高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整合能力上下功夫。在复习中要以课本为本,全面复习,重点强化,系统整理,形成体系,既要纵向深化,重视对知识的理解、挖掘;还要横向拓展,明确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注重知识的融合。
(2)强化提升能力。学生要加强对材料信息和设问信息的提炼能力的训练,学会筛选有效信息,找准关键词,明确其涉及的理论知识、设问指向,寻找问题与材料、问题与知识的关联点,学会规范答题。
(3)关注时政知识。学生要学会从现实热点中筛选有价值的、可考查的东西,把基础知识与时政材料、时政知识结合起来,拓展延伸,丰富“知识库”。
(4)讲究精讲精练。要从题海中走出来,精选综合性强的、基础知识覆盖面广的、自己不会的、角度新颖的题目作为练习,一题多练,善于发散,区别异同,及时纠错,不断提高驾驭试题的能力。
乌市教研中心政治教研员 陈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