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它被指着"戴着镣铐跳舞"的,这"镣铐"便是命题的指向,谁都不能违背,否则就难以比较鉴别了,这是人才选拔的必然,谁也无法改变。所以就需要考生把个人的人生阅历、经历、体验、情感、认知、积累、世界观、方法论等统统研成细末,融汇起来,化为琼浆,来沁人心脾。诚然,这就需要教育体制和广大家长给予他们的想象空间,以自由的发挥。让难得的高分不再久违!
满分作文凤毛麟角,不是应试教育的结果。虽然作文题是死的,可内容可以是鲜活的。以上这些,都源于考生要有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参与实践,有足够的社会空间。江苏每年高考四、五十万大军,有几人能像宜兴中学的王希同学那样过关斩将?我相信,社会需要普遍的高分,不需要个别的满分。
如何创造这样的机会,提高语文习作的条件,也是广大教师及家长所面对的。首先,要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愉快的假期;宽松的学习环境具有想象的空间。比如,假期本身就是给学生的快乐日子。然而,应试教育压得我们的孩子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初三与高三的这些毕业班,假期基本上都属于学校和老师了,假期比平时还忙,度假对他们来时是一种奢望。真的,你能看到在假期中玩耍的孩子吗?看不见孩子欢天喜地的快乐笑容!你想,他们能有鲜活的事例吗?其次,就是博览群书,开阔眼界;有文章说"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阅读存在误区,把阅读等同于读教科书。把教科书以外的书看成'闲书'。"实未尽然,大多数孩子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科书以外的自己想看的书。外国教育家有名言:"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我国眼下的教育制度正在大量制造"非常肤浅"的人。再次,加强体育运动,强健生理与心理;有统计说:"美国孩子平均每天运动三小时,中国学校正在为保证一天一小时努力"。还得接受学校做题做题再做题,分数分数再分数的思维模式!心理的承受力也不敢保证。哪有闲暇时间走进图书馆,进入博物馆,走向社会······。
素质教育不仅是家长所期待的,更是全社会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