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平行志愿有哪五大作用?
答:实行平行志愿的填报及其投档方式,有以下几大作用:
其一,可以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以前考生高考采用排序志愿时,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一个第二志愿等,同时由于绝大多数高校均采用第一志愿优先的投档、录取办法,这就导致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即使他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录取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招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录取(不包括会报“真志愿级差”的高校)。这就使得考生在第一志愿落空后,其他志愿均落选的可能性非常之大。而实行平行志愿,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本科各批次的A、B、C三个平行志愿(上海市是四个),与第三批或第四批专科(高职》批次的A~E的五个平行志愿(上海市是八个),都有被投档、录取的可能性。这就大大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提高了投档率。
其二,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高分考生。以前采用排序志愿时,自于一分之差,可能导致高分考生从名校落到一般本科高校,甚至是专科学校。2007年
上海海事大学(二本院校的专科仅在云南省就录取了4名理科高分考生,最低的589分,也高出省重点线29分;最高的624分,竟高出省重点线64分。仅仅是因为志愿填报的失误,当然主要是第一志愿填报的失误,就导致高出一本线64分的分考生只能去读专科,这难道不是排序志愿填报的风险猛于虎吗!
而在平行志愿中,高分考生遭遇“滑铁卢”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只要他们定位准确、志愿搭配合理,高分考生以更充分地选择理想的学校与专业。举例来说,浙江省有一位理科考生,2006年高考成绩653分(高出省重某线83分),三个志愿分别填报了
上海交通大学(投档分655分)、
浙江大学628分、
同济大学625分,结果可想而知,不能被这3所大学的任何一所录取,因为2006年浙江省实行的是排序志愿。2007年浙江省又有一位理斗考生,高考成绩651分(高出省重点线83分),同样志愿分别填报了平行志愿A
上海交通大学(投档分659分)、平行志愿B
浙江大学636分、平行志愿C
同济大学638分,结果是这位考生被
浙江大学所录取,因为2007下浙江省实行的是平行志愿。
文章来自: 中国大学网 (http://www.51985211.com)
因此说,平行志愿可以使考生的填报风险减少,高分考生的录取机会增加、落榜现象减少,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
文章来自: 中国大学网 (http://www.51985211.com)
其三,提高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自由度及录取学校的满意度。以前填报排序志愿,几大“金刚”不能出现在同一张志愿表中,比如把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者把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或者把这些类似的学校,也就是投档分相差无几的学校填在同一张志愿表上,会被认为是严重的填报失误,非常不利于投档及录取。而考生则必须在这几所学校中选择一所作为第一志愿,并且非第一志愿一般也不能填报这样未报的学校。这样的选择无疑会大大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自由度及所被学校录取的满意度。
文章来自: 中国大学网 (http://www.51985211.com)
而平行志愿,可以将与自已实力对应的相同层次的几所高校,也就是投档分相差无几的几所学校放在一起填报;并且还会大大提高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因此平行志愿必然会导致考生填报志愿的自由度的提高,以及考生所被学校录取满意度的提高。
文章来自: 中国大学网 (http://www.51985211.com)
其四,促进了高招公平与教育公平。一个考生,经过了12年的寒窗苦读,只有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才能取得高分;因此,上了各地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高分考生,尤其是第一批次的高分考生进高层次的理想的大学,并尽可能地减少高分考生上线落选;而低分考生进低层次大学,并被政策性的上线落选,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顺应人心、合乎民意的。由于平行志愿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在很大程度上保护高分考生,这就是体现了高招公平与教育公平,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拥护。
其五,提高了录取考生的入学报到率及减少复读生。由于平行志愿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高分考生。使得高分考生遭遇“滑铁卢”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提高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自由度及录取学校的满意度,因此,新生入学报到率的提高以及高分复读生的减少是必然的。
至于还有减轻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焦虑心态,高校断档现象减少,“大小年”现象减少与减弱,志愿匹性提高等作用就从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