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16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高考辅导 > 正文内容

高考生物辅导:高三复习四 实验专题复习资料汇编4

作者:  时间: 2020-12-23

例2:(2003广东高考)某实验小鼠适宜生活在25℃左右的环境中,为探究低于适宜温度的环境(如lO℃)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能量代谢的强弱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材料和用品,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室温度:25 ℃左右

材料和用品:小鼠、冰袋、秒表等

方法和步骤:

步骤1:将小鼠放入广口瓶的笼子内,加塞密闭。打开夹子(A)、(B)、(C),片刻后关闭夹子(B),用注射器抽取10ml氧气备用。关闭夹子(C),打开夹子(B),使水检压计液面左右平齐。

步骤2:——————————————————————————————————————————————————————————————————————————————————————————————————————————————————————————————————————————————;

步骤3:——————————————————————————————————————————————————————————————————————————————————————————————————————————————————————————————————————————————;

结果预测和结论:①————————————————————————————————————————————————;

②——————————————————————————————————————————————————————————;

③—————————————————————————————————————————————————————————。

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是——————————————————————————————————;

原因是————————————————————————————————————————————————————。

解析:本题属探究性实验类题目,所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影响动物代谢,当环境温度偏离适宜温度时,在一定范围内动物会通过代谢调节体温。

本实验的假设是:环境中温度发生变化时会使小鼠的代谢发生改变,从而维持体温恒定。代谢的强弱,可通过单位时间内耗氧量高低变化反映出来,因而通过测定小鼠25℃(适宜温度)与10℃条件下耗氧量所需时间,就可推测代谢状况。

本实验需对结果进行讨论,即①若 25℃下耗5 mL O2所需时间大于10℃下消耗等量氧所需时间表明什么?②如果25℃下耗 5mL O2所需时间与 10℃下耗等量 O2所需时间相同表明什么?③若时间值25℃小于10℃时又表明什么?

答案:步骤2:待小鼠安静后,关闭夹子(A),记下时间,将注射器向前推进5毫升(推进数量合理即可),水检压计液面左侧升高,关闭夹子( B),待水检压计的液面左右平齐(文章来自:http//www.51985211.com)

时,记录时间。得到在25℃环境中小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时间

步骤3;将冰袋放在广口瓶周围,调节距离,使瓶内温度稳定在10℃,待小鼠安静后,重复步骤 1、2中的有关操作。得到在10℃环境中小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时间

结果预测和结论: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少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

②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多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减弱

③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时间10℃等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不受影响

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是: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少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因为小鼠是恒温动物,在10℃比25℃下维持体温所消耗的能量多

【思维拓展】本题若改为验证性实验,则问题应如何提出?结果预测和结论如何?

(提示:若改为验证性实验,问题应为:低温环境中小鼠代谢活动应加强,结果预测应为10℃时耗氧量应大于25℃时耗氧量,结论为:低温状况下小鼠代谢活动会加强)

例3.(9分)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胰液分泌量增加

实验二: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时,胰液分泌量增加

实验三:切断动物的胰腺神经后,从另一些动物的胃中取出部分被消化了的食物,取出少量直接导入胰腺神经已被切断的实验动物的十二指肠中,结果发现胰液大量分泌

实验四:把一些相同的食物成分不经过胃直接引入切断了胰腺神经的动物的十二指肠中,结果胰液分泌不增多

(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控的?

(2)研究人员接着探究能促进胰液分泌的具体化学物质,他们分析胃内容物成分,分离提纯,单独刺激小肠观察胰液分泌情况。发现用少量盐酸刺激小肠,被切断胰腺神经的胰腺分泌胰液增加。为进一步确定,是盐酸还是盐酸刺激产生的小肠分泌物是促进胰液分泌的化学物质,请你继续完成具体探究,并预期实验结果。

续做实验步骤:

①取6只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饥饿两天,用少量盐酸刺激小肠,收集小肠内容物,除去大分子杂质,得到盐酸刺激小肠产生的分泌物。

②,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只。

③向A组小鼠血液注入2ml稀盐酸;向B组小鼠血液注入;向C组小鼠血液注入。

④观察胰液分泌情况,分析并得出结论。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

②;

③;

④。[NextPage]

答案、(9分)(1)胰液分泌受神经支配;胰液分泌也受体液调节,来自胃内的某些物质能促进胃液分泌。(2分)

(2)②切断6只小鼠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③2ml小肠分泌物2ml蒸馏水

实验预测及结论:

  • 若A、C组小鼠胰液分泌量基本相等,则盐酸不是促进胰液分泌的化学物质。

② 若A组小鼠胰液分泌量大于C组,则盐酸是促进胰液分泌的化学物质。

③ 若B、C组小鼠胰液分泌量基本相等,则盐酸刺激的小肠分泌物不是促进胰液分泌的化学物质。

④ 若B组小鼠胰液分泌量大于C组,则盐酸刺激的小肠分泌物是促进胰液分泌的化学物质。

 例4(2005广东高考).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保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设计温度梯度:5℃、lO℃、15℃、20℃、25℃、30℃

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③选择同一品种、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__________组,每组数量,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请据右图分析实验结果: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

 

(4)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5)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为什么?

(6)除上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果蔬保鲜效果,请提出两种相应的保鲜措施。

答案. (1) ③大小,相等, 

(2)在5~30℃范围内,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3) 5~15℃。

(4) 机械损伤的荔枝易发生褐变,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

不可以。因为在完全无氧条件下,果实的有氧呼吸停止,但无氧呼吸明显加强,造成酒精的大量积累,从而对细胞造成毒害,引起果实腐烂。

(6)①控制水分如采用薄膜包装或表面喷涂果蜡等;

②防止微生物感染如采后对果蔬进行杀菌处理。

8.3.设计改错:

试题明确给出了试验目的、原理和设计步骤,要求把步骤中的错误之处指出来并加以改正。如:

例1:(2004年天津高考)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cm×cm

 

草原类型

10×10

20×20

40×40

80×80

90×90

100×100

110×110

120×120

130×130

140×140

A

3

5

8

14

16

17

15

20

20

B

3

5

6

9

12

13

13

13

13

C

2

3

5

8

8

8

8

8

8

(1)A、B、C三种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BC。导致这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水。如果将A草原与我国东北针叶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A草原。(文章来自:http//www.51985211.com)

(2)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步骤:

①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记数每个样方内该物种的个体数。若记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cm×100cm。

②取样方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

③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