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3:(2004年广东39题.12分)
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1)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
(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
(2)方法与步骤:
(3)结果预测与分析:
答案.(12分)
(2)方法与步骤:
①将两组大白鼠分别标号为甲组和乙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与记录耗氧量和活动量。(2分)
②每日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胃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予乙组鼠灌胃等量的蒸馏水,饲养一定的时期。(3分)
③测定与记录甲、乙组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2分)
(3)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未给甲状腺激素时,甲、乙两组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相近。(2分)
②给甲组鼠甲状腺激累后,其耗氧量和活动量均大于乙组鼠。结果表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动物的耗氧量和活动量增加。(3分)
例4:.如图为某种反射弧示意图,结合下述实验回答问题:
结果A反应而E无反应。这表明图中的A是_________,
E是____________,而B和D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
(2)用有关字母和箭头写出神经冲动在整个反射弧中的
传导方向__________________
(3)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
仪等,请设计试验方案,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
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a.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送
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正常情况下,你认为神经冲动在一个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是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这一传导特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l)效应器感受器传出神经纤维传入神经纤维
(2)E→D→C→B→A
(3)a.方法步骤:电激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和结论: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②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方法步骤:先电激①处,测量③处电位变化。再电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文章来自:http//www.51985211.com)
结果和结论:若两次试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如二次观测的①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4)单向冲动在突触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8.1.2、探究性实验的全程设计
例1:(广州市2005年一模)绿豆种子萌发初期的生长主要是胚轴的伸长。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一个农科所获得了一种复合肥料,他们想探究这种复合肥料溶液在什么浓度范围对绿豆萌发初期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请你利用下列材料,参与他们的实验设计。
材料:做好标记的大号培养皿若干个、刚萌发出一小段胚轴的绿豆种子若干组(10粒/组)、复合肥料颗粒、蒸馏水、脱脂棉、直尺等
实验步骤:
最后,将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10分)
(1)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复合肥料溶液。(2分,确定自变量)
(2)分别测量已萌发绿豆胚轴的长度,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记录下来。(2分,确定因变量,前测,收集、处理数据)
(3)将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复合肥料溶液浸润过的脱脂棉,铺在不同的培养皿中,再将几组已萌发的绿豆分别放入其中。另外设置一个用蒸馏水代替复合肥料溶液处理的对照组。(2分,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4)将上述装置放在温度等外界环境条件适宜且相同的地方培养。(2分,控制无关变量)
(5)几天后,再次测量绿豆胚轴的长度,计算各组平均值,记录下来。(2分,后测,收集、处理数据)
练习:(2000上海高考)根据下述条件设计一实验,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写出实验步骤并分析结果。一瓶0.1g/ml的蔗糖溶液,一瓶0.3g/ml的蔗糖溶液,250毫升烧杯一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一只,刻度玻璃管一支,细线一根,支架一个。
(一)实验步骤:
(1)将一瓶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 。
(2)将另一瓶中的溶液装入透析袋,把刻度玻璃管插入透析袋内溶液中,用线将袋口和玻璃管扎紧 。
(3)将插有刻度玻璃管的透析袋放入有溶液的烧杯中,垂直固定于支架上,记录玻璃管液面刻度 。
(4)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液面刻度,确定液面是升还是降 。
(二)结果分析:
如液面升高,则透析袋中的溶液是30%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为10%的蔗糖溶液;反之,可推测透析袋中是10%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为30%蔗糖溶液。[NextPage]
8.2.补充设计:
试题明确给出了试验目的、原理和部分设计步骤,要求把其他步骤补充完整。
8.2.1:验证性实验的补充设计
例1:(2001年高考)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如生长素只能从胚芽鞘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一、材料用具:胚芽鞘、琼脂、刀片等
二、方法步骤与结果
(一) 制备琼脂块
(二)取一段胚芽鞘中间部分,上面
(三)取步骤(二)下面琼脂块(a)的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
三、结论:以上实验证明了“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我们认为,仅用该实验步骤(一)、(二)、(三)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方法、步骤和结果。
补充方法、步骤与结果(一):(4分)另取一段胚芽鞘中间部分倒放。上面放含 IAA 的琼脂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
补充方法、步骤与结果(二):(4分) 取补充步骤(一)下面琼脂块(b)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不向对侧弯曲 。
例2.植物开花受开花激素的影响。下图所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以及影响开花的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 B、C植株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位。
(l)、对照实验A、D可说明该植物属于(长日植物、短日植物)。
|
|
|
|
|
|
|
(2)根据B、C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表中的有关内容:
(3)根据以上所有实验得出的结论:
。
(4)借鉴“生长素的发现”的科学实验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证明B株产生的开花激素可使A株条件下的同种植物开花:
第一步:切取一小段B株带叶枝条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
第二步;。
预期结果:。
对照实验:。
预期结果:。
答案.(l)短日植物。
测试项目 |
结果分析 |
感受光周期的部位(叶或顶端) |
叶 |
接受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叶或顶端) |
叶 |
开花激素作用的部位(叶或顶端) |
顶端 |
(2)根据B、C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表中的有关内容:
(3)短日照诱导该植物的叶产生开花激素促进其开花。
(4)第二步;A株光照条件不变,剪掉部分叶的叶片,并在叶柄切口上放置上述琼脂块。
预期结果:A株植物开花。
对照实验:另取一株与A株条件、大小和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植株,剪掉部分叶的叶片,并在叶柄切口上放置未经处理的琼脂块。
预期结果:不开花。
8.2.2:探究性实验的补充设计
例1: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种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上,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设计:
根据以上思路,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A.实验方案:(实验提示:癌细胞能传代培养,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
①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宫颈癌细胞和小鼠肝脏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②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脏细胞核质分离。
③。
④取2只培养瓶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
⑤。
⑥。
B.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
②。
③。
答案.③取癌细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乙。(文章来自:http//www.51985211.com)
④取2只培养瓶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
⑤分别取等量重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依次加入甲、乙丙只培养瓶中,进行细胞培养。
⑥分别观察甲、乙培养瓶中的细胞增殖情况和形态。
B.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甲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增殖较快,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细胞核中。
②若乙瓶中的细胞(或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增殖较快,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细胞质中。
③若甲、乙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甲、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增殖都较快,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可能同时存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