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让考生出乎意料
试题主干知识少
“难度比往年历史试题都大,有点出乎意料。”对于今年文综历史试题,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新干线学校名师团专家李晓风的评价很直接。在他看来,今年的历史试题没有把握好命题难度,一些主干知识没有考到,出现了很多边缘化的知识点,这也是造成大家普遍感觉到难的原因。
边缘知识点过多
跟往年相比,今年的试题要求学生非常精细地记住一些年代。如第19题说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举出西藏、新疆等自治区,让考生判断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文章来自:http//www.51985211.com)
还有23题,一口气考了三个年代,让学生判断在1990年意大利举办的第14届世界杯期间,一个英国人到意大利为自己的球队加油,虚拟了“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在罗马街头观看电视直播”、“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新闻”4个场景,让考生判断哪一个是对的。这样的试题就需要考生对各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有清楚的认识。
更让考生沮丧的是一些比较偏的知识点作为大题出现在试卷中。如37题,谈茶叶在中国古代贸易中的地位和发展历史。这道题让很多考生觉得无从下手,因为茶叶并不是教材中涉及的重点。
要坚持复习传统
李晓风认为,虽然今年边缘性的题目比较多,但不会代表新高考历史的命题导向。新课程的命题还在探索中,今年的命题有些特定原因,也有些尝试性,考生不要守株待兔,过去的一些复习传统仍值得坚持。
新东方铭师堂学校历史教师:刘晓松
2010年新课改后的高考试题一直以来都为师生所关注。随着高考帷幕落下,文综试题让高考生们体会到了“新高考”的威力:题目灵活,覆盖面广,注重能力;求细、求精也是试卷的特点。
就历史部分而言:选择题比较注重考察基础知识,就难度来讲远低于模拟考试。但要求学生具有全面且细致的审题能力。例如:12题的图在“郡”的同时还有“州”,属于易错题;还有关于时间的准确记忆等。
主观性试题覆盖面很广,涉及到多个热点问题。如碳排放出现在了考题中,题目给出了美、俄、法、印度等多个国家的碳排放数字,要求考生任选一个国家和中国情况做比较,谈谈中国的碳排放特点。又如另一道考灾害预防的考题。
历史37题以茶叶贸易为主线,贯穿了中国古代唐朝、英国的资本积累、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09年高考37题(以货币为主线)相对应,既体现了新老教材的自然过渡,同时又突出了新课标的能力运用,且历史的重点知识及线索也得到反映。
总之,新课标下的高考历史题部分并没有为难学生,而是更注重考察学生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以及自身能力的充分运用,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