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句式”主要考查考生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句式变换题以笔答题的形式出现,常与相关修辞知识结合起来考查。
句式变换的主要类型及典型例题分析:
常见句式有长句与短句,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常式句与变式句,整句与散句等。
一、长句与短句
(一)长句与短句的定义与作用
长句变短句,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长句与短句:
长句字数多,容量大,结构比较复杂,故表意严密、内容丰富、富有气势;
短句字数少,结构简单,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二)变换的原则:一、要审清题意;二、要保留全部信息;三、不改变原意;四、可调整语序,可增删某些词语,五、注意不能有语病
长句变短句
方法介绍:最基本的就是使长句的附加成分“消肿”,其方法有三:一是把长句附加成分独立出来,单独成句;二是利用复指的办法,使句子主干突出,条理清楚;三是重新组句,重新排列。一般而言,变换时应添加必要的句子成分(如主语)或关联词语,有时还要重复某些词语或添加代词使前后呼应。
如:(2004年全国高考卷)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古人类学是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
解析本题是长句变短句。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一是修饰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根据这些特点先提取主干——“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再将修饰语“研究……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与并列成分“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按逻辑顺序组合,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或:古人类学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练习: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05山东卷】
事实证明,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是了解真实情况,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合起来,倾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领导干部增长知识才干,从而使决策严格的做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一种很好的方法和制度。
短句化长句
方法介绍
先确定主干句(核心句)。主干句常常是一组短句中的肯定性判断句或结论性语句。
然后把其余短句转化为短语,分别修饰主干成分。把短句转化为修饰性短语时,要安排好各个修饰成分的层次顺序,使其修饰恰当,合情合理。
例1、将下列短句变成一个长句。
①、《红楼梦》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腐朽、衰败的历史过程。
②、我国清代的曹雪芹从1754年开始写作《红楼梦》。
③、《红楼梦》的主线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
④、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现实主义文学巨著《红楼梦》。
⑤、《红楼梦》以封建大家庭贾府为描写中心。
⑥、《红楼梦》曲折的表现了反封建的深刻主题。
特例:“下定义”。短句变长句,还要注意下定义的形式。下定义,是对定义对象作一个肯定性判断,下定义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短句变长句的过程。下定义的形式可以是“什么是什么”或“什么叫做什么”,要找出该定义的本质内容,删掉与本质无关的内容,然后将剩下的内容变成修饰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到定义的形式结构中。
例2、给“泥石流”下一个定义:
① 泥石流是一种突发性洪流。
② 泥石流往往发生在山地高原地区。
③ 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往往地形陡峻,多泥沙石块堆积。
④ 泥石流发生时往往会出现特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
⑤ 大量的水体浸透,冲击大量泥沙石块,形成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
⑥ 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沿陡坡急速奔泻的突发性洪流。
第一步、确定主干句(搭主干)。根据提供的信息,主干句应是:泥石流是一种突发性洪流。
第二步、将其余短句变为短语,作宾语中心语“突发性洪流”的修饰成分。
根据内容组合,②③指出泥石流发生的地点,④谈泥石流发生时的表现特征,⑤⑥谈突发性泥石流的形成。删去不必要的成分,定义如下:
泥石流是山地高原地区地形陡峻的山坡或沟床中堆积的泥沙石块,在被特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浸透、冲击后而形成的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沿陡坡急速奔泻的突发性洪流。
练习:将下面的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人道主义”下定义。
①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②当时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提出了这么一种思想体系
③它是当时反封建和反宗教的武器
④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
人道主义是
二、句子重组
所谓“重组”是指要求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改变陈述对象而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解答这类试题特别要注意分析原句的意义层次关系,从而理出合理的表达思路。
例: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解析:解这道题最关键的是要理清三个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是“思想比较复杂”的原因,而“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又是“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的原因。题干要求以“儒、道、佛”开头来表述原意,则限定了三个分句间的排序关系,即从原因说到结果。因为陈述对象发生了变化,所以理顺三个分句间的关系时需注意用一定的话语使之彼此衔接。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06江西卷)重组20.以“地上的狮、虎”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4分)
天鹅在水中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而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就不是这样,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
答:地上的狮、虎
三、整句与散句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它主要指排比句和对偶句;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式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做散句。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在散文、诗歌、唱词中应用广泛,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散句比较灵活,避免呆板,富于变化,生动感人。整句散句交错运用,则兼两者之长,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贯通。
方法介绍
整句和散句互换的思考点主要是重复性用词。整句改为散句则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细小成分;散句改为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构建相同的词语和结构;或将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修整,要增加或删除部分词语,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
例如: 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风儿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散句)
化园里开满了鲜花,风一吹,红的像火焰在跳动,黄的像金子在闪光,白的像雪花在飘落。(整句)
练习:把下列划线部分改写成整句
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在花坛暖房里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着它成长,而不是春风秋露。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那天安门广场上一望无际的花。
四、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 (http://www.51985211.com)
这两种句式的主要区别是:
口语句式的特点是比较短小,结构也简单,少用关联词语,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活泼、自然;
书面句式的特点是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有时沿用一些文言句式,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
此外,口语句式和书面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词组成;书面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
1、2004年(江苏卷) 23.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4分)
材料:①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② 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 ③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 ④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①内容适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五、提供情境变换句式
1、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待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能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明天晚上去她家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
2、把下面加横线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变换。要求:①原意不变,强调的侧重点可以不同; ②要用复句表述。
同学甲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对他说:“既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又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强调二者缺一不可)
A、同学乙片面地认为只要学习方法科学,有没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并不重要,于是班主任老师对他说:___ 。(强调刻苦的学习精神)
B、同学丙学习非常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科学,于是班主任老师对他说:________ 。(婉转地强调学习方法)
3. 对下面句子中的画线内容,在基本保留原意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改写。
开发西部,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它既需要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战略的眼光。
强调“需要具有战略眼光”: 。
② 强调“需要科技力量”: 。
(七)、常式句与变式句
常式句是指正常语序的句子,变式句是指句子成分倒装的句子。例如:
①你怎么了?(常式句) ②怎么了?你?(主谓倒装)
③学生家长明天下午在会议室开会。(常式句)
④学生家长明天下午开会,在会议室。(状语后置)
⑤明天下午,学生家长在会议室开会。(状语前置)
⑥他吃了一个苹果,红的。(定语后置)
另外还有复句中分句一般次序和特殊次序的变换。例如:
①因果倒置:
因为虫害严重,所以今年棉花减产了。(常式句)
今年棉花减产了,是因为虫害严重。(变式句)
②转折倒置:
他虽然有病,但还是坚持学习。(常式句)
他还坚持学习,虽然有病。(变式句)
②条件倒置:
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总能按时到达岗位。(常式句)
他总能按时到达岗位,无论天气多么恶劣。(变式句)
(八)主动句与被动句的选用和变换
主动句、“把”字句和被动句的变换
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实施者的句子叫主动句。用“把”字将谓语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谓语动词前的特殊句式叫“把”字句。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它们三者之间根据表达的重点可以互相转换。例如:
①他打扫了房间。(主动句,一般陈述。)②他把房间打扫了。(“把”字句,强调“房间”。)
③房间被他打扫了。(被动句,强调“他”。)
将下面主动句改为被动句 美国军用侦察机在我国南海上空把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撞毁。
。
2、1986年全国考 按要求改写下面画横线的文字。
像“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她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她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改写成为被动句:
(九)肯定句与否定句的选用和变换
一般肯定句和单重否定句的互相转换比较容易,但要特别注意的是由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或否定的反问句时,千万不要把意思说反了。
例如:①科学发展至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三重否定表否定,与原意相反,应去掉“不是”。)
②老一辈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无时无刻”是把“无”字嵌进“时刻”一词中的,只能算一重否定,把“都”改成“不”才能构成双重否定,表达肯定意思。)
③难道能否认《红楼梦》不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说吗?(反问等于一重否定,三重否定还是否定,与原意相反,应去掉“不”。)
(十)陈述句与反问句的选用和变换
陈述句变疑问词句必须变成反问句才能与原意相等。反之,去掉加强反问的副词、助词,变问号为句号即可。如:
陈述句: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
反问句: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
陈述句:你一定会想到白杨树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反问句:难道你就不会想到白杨树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简析]选用陈述句,表意平和,不带感情色彩;选用反问句,则肯定有力,表达了比较强烈的感情。
变换方法:变一般肯定为双重否定(否定词+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