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2025年05月28日 星期三 18:04:46

高考倒计时9

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 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高考十大最火专业
关注公众号
进家长群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变换句式 > 正文内容

高考语文《语言的知识及其应用》系列讲座讲稿变换句式

作者:  时间: 2020-12-23

 变换句式是高考《考试说明》中一个重要考点,能力层级为D级。变换句式指的是各种句式间的互变。高考中是指按题目要求,对表达特定情景的语句进行重新组合、改写的考题。句式变换的题目在高考试卷中虽然不是每年必考,但也时有出现。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句式变换的题目有从单纯的变换句式到以句式为主综合考查多种能力的趋势。如2003年高考语文第24题将几个句子组成一个单句的考查,就综合了“提取要点”,进行“整合”,“下定义”等的考查。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题。变换句式在高考试题中曾以选择题和主观题题型出现过。近年来以主观题为主。变换句式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能。我们进行句式变换,有时是为了增加文采,例如排比;有时是为了强调,例如句子成分的移位;有时是为了连贯,例如为了话题的衔接而进行的主语、宾语的调整;有时是为了增强语言的清晰度。
   在高考中,句式变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查:1.语法方面的变换。从语法讲,句子形式多样,我们在“选用句式”一节中作了简要的介绍。这里仅举一例加以说明。如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即一般次序与特殊次序的变换。常式句是正常语序的句子。变式句指语序特殊的句子,也称之为倒装句。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和修饰语与中心语倒装。主谓倒装是为了强调谓语,修饰语与中心语倒装主要有状语后置、状语提前、定语后置三种,也是为了强调。偏正复句中,有时为了强调某个语言成分,也把正句提到偏句之前。例如:①多么委婉清丽啊,这琴声!(谓语提前)②给英雄的慰问信不断地飞来,从厂矿,从农村,从祖国各个地方。(状语后置)③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定语后置)④等会儿我!(宾语倒装)⑤怎么不快走呀,我说你!(部分宾语提前)⑥我不想去了,雨这么大。(因果倒装)⑦代我问他好,你看到他。(条件倒装)采用变式句,一定要在某种特定语境中,为了某种需要———突出或 强调某个成分,或者为了构成某种语言风格。句式变换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就是句子原来的基本意思不变。
   2.重组句子。重组句子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这种方式比单纯语法方面的变换,变化要大一些,难度也要大一些,但却是近年高考常见的题型。例如:2002年全国题第24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答案】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③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此题包括短语内部的调整和短语之间的排序。其中又含有三个因素:1.各短语内部格式应该彼此一致;2.各短语之间的排序要考虑其内容方面的联系;3.短语的排序还应该考虑音节数。诸多方面结合,真正体现了变换句式考题的综合性。 例1 2003年全国高考题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解析】本题考查短句变长句。从句式变换角度看,它要求运用长短句变换的知识来解答,将几个被打散的简单短句组合成一个复杂的长单句。长句组成的各种形式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把相关的内容有次序地依附在一个中心词上,成为一个有着长附加成份的偏正结构。题目要求是为“遗传”下定义,我们知道,定义的常见语句表现形式是以“是”字组成的判断句。对照题目中的四个短句,可以发现句①是判断句,其他都不是,因此可以断定句①是这个句子的主干。在此基础上,接下来就要将②③④句组合起来,作句①宾语部分的定语。我们已经知道,“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那么,“生物”是怎样自身繁殖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去研读第②③④句,就找到了答案:“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把这句话放到句①中作宾语的定语,就是正确答案了。
   【答案】①遗传是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②(定义变式)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遗传。
   例2 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解析】此题考查长句变短句。原句读起来比较难,就在于修饰成分太长,“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三个短语都作“机器人”的定语,让动词和它的宾语“机器人”隔得太远。
   像这样的长句变为短句,表达会显得更为清晰。处理长定语,可以把它分离出来,独立成复句里的分句;也可以利用复指的办法,使句子主干突出,条理清楚;还可以重新组句,重新排序。所以评分标准里说:“短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句子数量不限。”把一个含有长定语的长句化为短句,有时候需要添加语法中的填充成分,如主语;有时候需要添加一些上下文之间的衔接性语言;有时候需要重复某些词语或添加代词使语句前后呼应,如参考答案里的“这样”、“它们”。所以题里说“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答案】①现在许多国家都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②有的机器人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现在许多国家已经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
   例3 1999年全国高考题 用“儒、道、佛”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
   【解析】此题考查重组句子的能力。这道题的解答,先要分析“不得改变”的“原意”究竟有几点?这句话,从逻辑关系的顺序看,依次有三层意思:其一,苏轼受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其二,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其三,思想比较复杂。在重组句子时,必须反映这三层意思。接下来分析一下句子结构重组的要求。题目从陈述对象的改变上提出重组的要求。原句是以“苏轼”“他”作主语的,按答题要求,重组必须以“儒、道、佛”作主语。考试时,有的考生没有牢记“保留原意”的要求。答成“由于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的思路非常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这个答案,把原句的“思想比较复杂”改成了“思想非常复杂”,在程度上有差异,不合要求。对原意的表达有影响的词语不能随意改动。对重组的形式的规定,不能改变。在“儒、道、佛”前面擅自加上“由于”,是不当的。
【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的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第二节 仿用句式
   仿用句式指按照要求,仿照列举的句子形式,以规定的内容造句,能力层级为D级。这是一道综合能力考查题。
   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近年的高考情况来看,仿
用句式是采用主观题形式考试。
   仿用句式从1998年开始每年必考,且不断出现新的题型,所占分值都在3—6分,已经成了语文高考的热点,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仿用句式涉及句子内容、句式、修辞、衔接、照应和字数等多方面的要求,其核心是句子内容、句式特点和修辞方法。仿用句式的常见形式是与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起来考查。如1994年出现了反问,1998年是比喻,1999年出现了排比,2000年也是比喻,2001年春季高考同样是比喻,2001年全国题仿写的句子要求用比喻和比拟。2002年要求仿写一首诗歌,其中有四个比喻句和一组排比句。
   2003年北京高考试题则要求按照例句句式,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可见,造比喻句和排比句在高考仿写题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解题时要注意: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
   2.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弄清原句在以下各方面的特点:(1)把握话题,即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还应把握文句所给定的中心主旨,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保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句义的一致。(2)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3)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仿写句子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格,正符合《考试说明》中提出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内容。仿写前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4)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和感情基调。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色彩要和谐,包括语境色彩和感情色彩。如原句词语的褒贬雅俗,感情的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此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求内容的哲理性和启发性。例1 2003年北京高考题 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若只因为……就……,无异于……)仿写,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
   一本书,若只因为是由大出版社印行的就去买它,无异于买一套由好裁缝缝制的却并不一定合身的衣服。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运用句式和修辞的能力。这种题有三个突出特点:①没有规定话题,可以任意选择,但应注意“一本书”三字,暗示话题应选择某一人或事物。
   ②给出了句式要求,要按照 “若只因为……就……,无异于……”的句式仿写。从句式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第一个分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紧缩复句,第二分句还存在转折关系,仿写的句子应该符合这个要求。③从内容上看,是对人们某种思想认识或行为的批评否定,这种思想认识或行为具体表现在只看现象不看本质,仿写的句子也要与这个意思吻合。④针对这种思想认识或行为进行评价时,要运用一个比喻来类比,比喻也应该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这样,答题自然就比较准确了。
   【答案】1.一个人,若只因为是经常出入于某高等学府就对他崇拜,无异于见庙中泥胎就跪拜但并不一定是叩拜真神。2.对某人,若只因为有著名学府的文凭就认定他是才俊,无异于见鱼目是圆的就珍视却并不一定是珍珠。
   例2 2002年全国高考题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解析】这是一道仿写题,但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仿写题,而相当于诗歌写作题。仿写格局已从句子内部走向外部,从部分走向整体,从单句的简单重复走向语境的全面营造。例子本身是一首精致隽永的诗,仿写的句子也应该追求诗味,尤其是诗的意境。答题时,要借鉴所给句子的写法,重新选择另一事物,通过比喻的形式,再造一个形象。因此,必须对自己所选择的事物有一个整体的构思,要有自己新的创意。此题对仿写的内容没有做任何限制,但从例子来看,本体和喻体各系统中都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或领属关系。本体中,“海”是层次较高的本体事物(总体意象),“浪花”、“涛声”、“鱼虾、海鸥”是层次低的或领属于海的本体事物(具体意象);喻体中,“字典”是高一层次的喻体事物(总体意象),“部首”“音序”“文字”领属于字典的喻体事物(具体意象)。四个本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意境),四个比喻也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意境)。选择形象必须符合这个条件,这是此题的难点。另外,仿写时还要组成排比的形式。
   【答案】(1)山是大地的一首乐曲:\岩石是基调,\树涛是旋律,溪流是大山的节拍。(2)天空是一篇美妙诗章:\晨曦是开头,\晚霞是结尾,\飞鸿、归雁是它的标点。
   例3 2001年全国高考题 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的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 ,。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 。
   【解析】本题考查在一定的语境中仿写句式,要求比较明确。它提示考生从“内容、句式、修辞方法”上去考虑对应问题。从内容上看,“悲观者”与“乐观者”相对,悲观者认为希望渺茫,那么,乐观者也应该认为希望隔得不远;乐观者认为风有益于你,那么,悲观者就应该是认为风有害于你。从句式上看,句①的分号前是一个假设复句,那么,后面所造句子,就应该是一个假设复句;句②中,分号前一个“是字句”加一个“把字句”,那么,分号后所造的句子也应该是一个“是字句”加一个“把字句”。句式的要求除在题干中有“使分号前后句式对应”的提示外,还在留出的横线上用标点给以限制和暗示。从修辞方面看,这两句话都运用了比喻,那么,所造的句都应该运用比喻。
   【答案】①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②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第三节 选用句式
   “选用句式”是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其能力层级为应用(D)。历年高考虽然较少单独命题,但结合辨析和修改病句、表达连贯、仿用句式等几乎年年都要涉及到。
从考查的内容看,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四个方面:①根据上下文陈述对象的需要选用句式;②根据表现形式的需要选用句式;③根据表意的需要选用句式;④根据表达手段或场合的需要选用句式。从命题形式看,主要有两种题型:①复位填充题(一般为“定位选句”);②句式评析题。
   题型特点:①材料选取的广泛性;②讲究思维的条理性和形象性;③解答结果的惟一性;④一般为选择题型。 句式即通常所说的句型,也就是句子的格式或格局。                                      (http://www.51985211.com)
   我们在中学阶段接触过的句式很多。①根据表达语气分:有陈述句(“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的一生。”是一般性叙述,没着重强调)、疑问句(“谁说不是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一生?”强调毒品危害的肯定性)、祈使句、感叹句(“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的一生啊!”着重于抒发感叹语气)。②根据主语的性质分:有主动句、被动句(“讲师范可同的一生被毒品毁掉了。”强调重点是受事主语)。③根据判断的性质分:有肯定句、否定句(“毒品不是没有毁掉讲师范可同的一生。”强调事实的存在。)④根据句子成分的位置分:有常式句、变式句、“把”字句(“毒品把讲师范可同的一生毁掉了。”强调重点是动词谓语)。⑤根据结构的繁简分:有长句、短句。⑥根据语体风格分:有口语句、书面语句。⑦根据句式整齐分:有整句、散句。⑧根据句子数量分:有单句、复句。⑨根据修辞方法分: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反复句、对偶句、设问句、反问句等。只要不是病句,句式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要符合语境的需要。选用句式还是一个修辞问题,与“简明、连贯、得体”的修辞要求存在着交叉关系。不同句式,有时虽然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表达效果有差异。孰优孰劣,要看需要和语言环境。
   选用句式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语言操作技能,是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的基本条件。例如四字句是整句的一种,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它具有简练和平稳的功能。请看下面这句话,“我喜欢报刊上那些既充满了智慧,又十分幽默有趣,让人在感到快乐的同时又受到教育的漫画作品。”虽然通顺,但显得拖沓,水分太多,用四字句来改写一下就变成了“我喜欢报刊上那些智趣兼备、寓教于乐的漫画作品。”这样不仅浓缩了语意,也显出一种整饬之美。对偶句比四字句有更严格的要求,但在散句中嵌入一些对偶句,则会令文句大大增色。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中画线部分的不同。(1)9月,天气不冷不热,气候宜人,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来临了。人们纷纷出游,有的到郊外去观赏红叶,有的到公园去参观菊展。这正是人和自然的“对话”最亲密最热烈的季节。(2)9月,暑气渐退,凉风徐来,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来临了。人们或漫游于霜叶渐染的郊野,或沉醉于菊花正艳的园林。这正是人和自然的“对话”最亲密最热烈的季节。
   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第二段文字的语言显然要高出一筹,它犹如精美的对称图案,令人赏心悦目。
   在高考试题中选用句式一般为选择题。选用句式题解题的一般过程:(1)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3)比较各选项的异同,结合语境要求的要点寻找答案,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例1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全部赃物和赃款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全部赃物和赃款
   【解析】这是以衔接形式出现的选用句式题,特点是提供语境,根据语境进行选择。所以答题时,要根据陈述对象的需要,选用能使上下文文意连贯,语气贯通的句式。
   语境中陈述对象为“公安干警”,A项的后一个分句主语是“赃物和赃款”与语境的陈述对象不一致。B项的后一个分句与A项有相同的毛病。C项的第一分句的主语是“犯罪嫌疑人”,与语境的陈述对象也不一致。D项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公安干警”,与所给的语境衔接,所以选D项。
   【答案】D例2 要想表达“我们能赶上前人,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这个意思,下面四句中语气最强烈的一句是( )
   A.不管怎样,我们会超过前人,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B.难道我们还不如前人,创造不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吗?C.我们创造的业绩将是前人无法比拟的,谁不认为我们比前人强?D.我们无论如何不会比前人逊色,要创造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
   【解析】这是根据表意需要选用句式。B项正确,A、D项虽然用了复句形式,但始终只是陈述句,语气不够强烈;C项用了反问,是一个分句用;B项用了双重否定句式,并且用“难道……吗?”加以反问,有气势,语气强烈。
   【答案】B例3 下面两个句子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 )
   ①车前草生长在古代的路上。那时,无论路上行走的是官车、私车,马车、人力车,婚车、刑车、战车,车前,都有你,碧绿的,柔韧的,打着春天的手势。
   ②车前草生长在古代的路上。那时,无论路上行走的是官车、私车,马车、人力车,婚车、战车、刑车,车前,都有碧绿的、柔韧的你,打着春天的手势。
   ③每逢深秋时节,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④每逢深秋时节,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是从语句的形式来设的。解答本题,先找出①句与②句,③句与④句之间的区别,然后紧密结合全句的句式特点和上下句话题、句式来判断。①②句间,①句用倒装句,更突出“碧绿的、柔软的”的意思,且短句句式与全句更协调。③句间,④句两个6字句相对,接下来是4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和“览”均押“an”韵,音节协调,显得琅琅上口。所以①④句表达效果更好。据以上分析,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第四节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是考查准确提取信息并进行整合、归纳、概括的能力,主要运用的是抽象思维。就近几年高考检测的题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如果我们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我们认为是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一.记叙类语段压缩
1.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2001年全国高考题)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1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2. 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3.用简明的语言叙述鹦鹉救火的目的、行为及其结果。80字以内。
有一只鹦鹉飞落到了别的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十分敬重它。鹦鹉自己想,在这里虽然很快活,但毕竟不是久留之地,于是离开了这里。几个月后,山中起了大火,鹦鹉在远处看见了,就飞入水中,沾湿自己的羽毛,然后飞去把水洒在大火上。天神见后,说:“你虽然有灭火的坚强意志,但仅凭你洒的这点水,又怎能扑灭大火呢?”鹦鹉回答说:“我虽然知道自己不能扑灭大火,但我曾在这山上住过,山中的禽兽都很友善,待我如兄弟一般,我不忍心看见他们被大火焚烧。”天神被鹦鹉感动了,就帮它扑灭可大火。
二.描写性语段压缩
压缩下列语段,字数在40左右。
一到秋天,森林里又换了一番景色。落叶松和各种阔叶树的叶子变成深浅不同的黄色。有些树的叶子都变得火一样红。不落叶的树显得更苍翠了。秋风摆动树木,哗哗的声音好象海边的浪涛。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山葡萄,说也说不完。松鼠忙起来了,它不停地把山果子搬进树洞里去。东北的森林,十月就下雪了,松鼠不得不早组准备,好度过漫长的寒冷的冬天。
三.抒情性语段压缩
将下面这段话压缩成一句话,不得超过35个字。
颐和园风景美,美不胜收。这美不但让游人一旦去过就难忘,就还想去,这美也抢了风头,遮掩了颐和园里诸多的价值连城的珍宝的光辉。那些无价可估的珍宝,有石狮子、石墩儿、青铜器,有乾隆收藏的玉器,还有那些高大、高贵、古色古香的皇家家具。让我们除了注意到这些珍宝的贵重与辉煌,在听一听这些珍宝的收集、安置的故事。等我们再去颐和园,就会多了些鉴赏的眼光和学识。请关注《俗说文化》。
四.为材料续写一句话,或一个结论
续写一句话往往是结尾,写一个结论也是对前面分析或论述的一个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是具有总结性。不同的是,若是对记叙类材料续写一句话,这一句话常常比较含蓄,又要能概括中心或揭示主题;若是对议论性语段下一个结论,则结论一定要鲜明,直接表明观点或点题。
1.根据有关内容,写出第三个同学的回答。
老师在课堂上讲了玫瑰的有关知识。讲完后,老师问学生:“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第一个同学回答:“虽然花儿美,但是刺扎人,我要远离它!”
第二个同学回答:“即使刺扎人,但花却很美,我要欣赏它。”
第三个同学回答:“ ”
多年以后,前两个同学都无所作为,只有第三个同学以其培育出的新品种玫瑰而闻名。
2.给下面的小小说拟一个标题,并补写结尾。
(标题) (6个字以内)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咪咪地提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秀劲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人群中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好字,好字!”请再写几个!”
(结尾) (50字以内)
3.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不超过30字)
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都能
五.议论类语段压缩
压缩下列语段的内容(不超过60个字)。
伟大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它们的处理方法,或表现的风格,或题材的选择等等,而主要在于绘画者所一心一意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否崇高。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画家的笔力的壮阔或者纤细,手法的概括或者具体,以及他对细节的爱好或者排斥等等,来判断他是否伟大。如果他能向世人揭示出高尚的事物或激发起高尚的情操,那么,不管他用了上面的哪种手法,他都同样是伟大的。
六.说明类语段压缩
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不超过30个字)。
在重庆库区,国家决定初步纳入规划保护的文物点为754处,到目前为止,在501处地下文物中已开展的项目仅42处,不足10﹪;已经完成发掘面积4.85万平方米,不足发掘面积128.76万平方米的4﹪。地面文物44处,由于规划滞后,文物搬迁选址工作无法实施。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民迁建区的施工建设与开发,大量古墓葬、古遗址、古民居、石刻等遭到破坏;盗掘古墓、古遗址的事情时有发生,也给抢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七.下定义:
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2.根据下面的文字,给“数学语言学”下定义。(50个字左右)
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相距甚远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纽带,是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则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20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使数学的领域空前地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地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
八.新闻类语段压缩:
1.新闻报道有主标题、引题和副标题。引题放在主标题之前,用简明的文字引出主标题。阅读下面一则报道,请依据其内容为它写一个引题和主标题。
据《组织人事报》9月21日报道,今年,上海市政府将和香港政府互派政府公务员在对方机构任职工作,学习和借鉴国际大都市政府机关运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据了解,为了提升上海市公务员的国际化素质,人事部门将以强化科学行政决策能力为重点,继续推进MPA和EMPA的课程以及法律、WTO一般规则和现代行政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适应创新能力。
另外,上海市有关部门将积极选派一批外语好、专业素质高的青年人才,通过友好城市交流等渠道到国外的政府机关、大企业和国际组织中去工作。
①引题: (不超过12个字)
②主标题: (不超过12个字)
2.下面是5月21日某报刊发的一则消息,请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60字)
5月27日至28日,“志愿服务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届时,来自世界五大洲和近30个国家及联合国有关方面的160多名代表将出席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团中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的。
据了解,会议以“新世纪的志愿服务:认知、支持、发展”为主题,旨在借助国际志愿者年形成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促进各国政府和公众进一步认可志愿者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积极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全球志愿服务事业的向前发展。
3.把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2个字)
曾经孕育北京城深厚历史文化的什刹海,将重现昔日荷花飘香、“舻舳蔽水”的场面。目前北京市已经投入力量整治这一地区的环境,以期在不久的将来,把什刹海建设成为以湖光山色为基调、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区。
什刹海位于北京古城的核心位置,元大都的兴建,就是在这个天然湖泊的东侧划出一线纵贯南北的建筑轴线并与其相切而进行营造的,其切点就是去年年底修缮如初的后门桥。
北京市还计划逐步实现什刹海东侧景观的恢复和开放;完成古代商业街——烟袋斜街的整治;建成“银锭观山”等一批标志性雕塑;恢复荷花市场,内建一座仿古戏台;使对外开放的恭王府、醇亲王府成为传统艺术博物馆。
答: 。
4.为下面的报导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幅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据传,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人的门板是屋子里惟一没有烧毁的东西,距今至少有500年的历史。这幅画究竟是何人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
5.请将下面消息拟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欧盟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进口大象、象牙和大象制品的新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只要不用于出售,旅游者就可以从津巴布韦带回象牙和象皮制成的纪念品,狩猎者也可以从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猎获大象带回。这项必须经欧盟15国政府正式批准的规定,还允许从这三个国家进口活的大象,运往欧盟内的动物园和其他“适宜”的地方。这一规定与6月份在津巴布韦哈拉雷通过的关于濒危物种的国际贸易协议是一致的。最近几年保护工作很成功,这三个国家的大象数量已超过保护区可承受的能力,因此欧盟才同意放宽政策。
参考答案:
一 1.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2.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3.鹦鹉不忍心看见山中待自己如兄弟一般的禽兽被大火烧死,就飞如水中,沾湿羽毛,再飞去把水洒在大火上。山神被感动了,帮它扑灭了大火。
二.美丽的秋天来到了森林,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松鼠忙着把山果子搬进树洞里,准备过冬。
三.请关注介绍颐和园内珍宝及其收集、安置故事的《俗说文化》。
四.1. 我可以改良它,既不让它扎人,又要让它美丽。
2.题目:书法家 结尾: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3.从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常的奥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五.伟大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一心一意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否崇高,能否向世人揭示出高尚的事物或激发起高尚的情操。
六.(地下)文物发掘进度缓慢;(地上)文物搬迁无法实施;破坏、盗掘现象严重。
七.1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做遗传。或: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2.数学语言学是运用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实现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并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的一门新兴学科。
八.1.引题:取长补短,提高能力 主标题:沪港将互派公务员
2. 5月27日至28日,由团中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的“志愿服务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认知、支持、发展”。
3.北京将重现什刹海胜景。
4中国的《蒙娜丽莎》(或“木美人”)之谜
5.欧盟放宽大象及其制品的进口政策。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