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回放:
1、将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1998年全国)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儿子,他身体魁伟,(a. 粗黑的眉毛,b. 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 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 ①a ②a B. ①a ②b C. ①b ②a D. ①b ②b
分析:这道题第1句要从保持句式协调考虑。第1句中要求选择的句子的前后两个句子都是主谓句,为保持句式协调,选择的句子也应该是主谓句而不是偏正短语,所以选择b;这道题的第2句中对景物分类的角度要符合事理逻辑,将“高山”与“深谷”、“草原”与“森林”、“溪流”与“湖泊”分别并列在一起,这种分类才符合事理逻辑,所以应该选择b。
答案:D
2、用“儒、道、佛”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1999)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
参考: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3、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2001)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参考一:现在许多国家都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参考二:有的机器人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2002)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参考: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⑤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二、命题特点:
选用句式时要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情感表达的需要和语气连贯等方面的需要。
变换句式包括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和变式句以及各种不同语气的句子间的相互转换。变换句式,有时是为了增加文采,有时是为了强调突出,有时是为了连贯,有时是为了使句子更容易为人所理解。
将句式变换题与修辞手法合为一体进行考查,这样既是考句式,也是考修辞,可谓一石二鸟。选用句式与语言连贯关系密切,两者常结合起来考查。从试题出现的频率看,近几年来考仿用句式为多,变换句式次之,选用句式则很少考查。
选用句式的能力,指的是根据语境需要来选择最恰当的句子的一种能力。只要不是病句,句式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要符合语境的需要。在高考试题中选用句式一般为选择题。选用句式与“连贯、得体、简明”的修辞要求存在着交叉关系,近几年很少单独设题。此知识点主要放在“连贯”中复习。
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
无论是选用、仿用还是变换句式,都必须掌握句子的类型及句式变换的类型。如果句子类型都分不清楚,选用仿用以及变换句式就会无从着手。
三、句式种类:
A. 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B. 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
C. 根据结构的繁简分:长句、短句
D. 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
E. 根据句子成分或成分句的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把”字句
F. 根据语体风格分:语句、书面句
G. 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
H. 根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
各种句式的特点
举例:
陈述句: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的一生。(一般性叙述,没着重强调。)
疑问句:谁说不是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的一生?(强调毒品危害的肯定性。)
感叹句: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的一生啊!(着重于抒发感叹语气。)
被动句:讲师范可同的一生被毒品毁掉了。(强调重点是受事主语。)
把字句:毒品把讲师范可同的一生毁掉了。(强调重点是动词谓语。)
否定句:毒品不是没有毁掉讲师范可同的一生。(强调事实的存在。)
六种不同句式,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可表达效果有差异。孰优孰劣,要看需要和语言环境。
选用句式很少单独命题,大多在连贯、修辞、扩展、仿用题中暗含对句式选用的考查。变换句式近年来主要考查的是长句变短句、散句变整句、重组句子等。
四、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截然的界限。长句和短句只是就单句而说的。一般的单句中结构复杂、用词较多的句子就是长句,否则是短句。
长句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较为复杂;二是并列成分用得较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长句容量大,能使表达严密准确、细致,使条理贯通。在政论文和科学论文、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或人的内心活动、思想变化的句子多用长句。
而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感强。
长句特点: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
短句特点: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一)长句变短句
1、提取主干法:首先用“提取主干法”把长句的主干成分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短句;其次将复杂的修饰语根据表达的意思化成几个短句。
例:①将下面的长句改为短句。
(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理论家呢?)我们要的是能够依据马恩列斯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的解释历史与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说明的理论家。
参考:我们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恩列斯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的解释历史与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说明。
②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
巴尔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裁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的制造商向一位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偿45万美元的巨款。
分析:这句话的主干是“巴尔的摩地方法院裁决一制造商赔偿巨款”,把修饰成分按时间先后排列组合,可变为下列三个短句:
参考:A. 亚特兰大市一个制造商生产了一种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B. 一位妇女因使用这种美发剂而毁发毁容。C. 1987年5月30日巴尔的摩地方法院裁决制造商向这位妇女赔偿45万美元的巨款。
2、分化解说法:如果一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和它前面的几个并列式的修饰语之间存在着解释或总分关系,则可把此句变换成一个解说复句。
例③:从严密的综合科学体系讲,最基础的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物理和指导我们推理、演算的数学这两门学问。
参考:从严密的综合科学体系讲,最基础的是两门学问,一门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物理,一门是指导我们推理、演算的数学。
例④:把下面的长句改为几个短句,语序标点可变动。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五项工作。
参考: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五项工作: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
3、并列分离法
例⑤:这出戏一开始就给观众展现了草原上欣欣向荣的大好风光和牧民们为开辟草原牧场、架设桥梁而战斗的动人场面。
参考:这出戏一开始就给观众展现了草原上欣欣向荣的大好风光,展现了牧民们为了开辟草原牧场,架设桥梁而战斗的动人场面。
4、语意分层法:把长句附加成分变成并列分句,然后用一个代词去取代它。
例⑥: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中华人国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作出的“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的科学预言必定实现。
参考: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毛泽东同志作出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的科学预言,这个预言必定能够实现。
(二)短句化为长句
在几个短句中找出一套主谓宾,作为长句的主干,其他内容转化成定语、状语或补语。
例⑦:他用双手创造了奇迹!12年时间,在这荒山野岭上造成了大片森林。它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
分析:这是一道把短句组成的句群改写成长句的考试题。既然要改写成一个单句,那么就要在三个短句中确定长单句的主干,接着再考虑句群中哪些内容可以用做定状补。可作如下思考:他创造了奇迹,“奇迹”是“大片森林”,“大片森林”“郁郁葱葱”。这样一来这个句群可以改写成:
参考:在原来的荒山野岭上,他凭自己的双手用了十二年时间创造了奇迹——眼前这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的大片森林。
又如:将下列短句合成一个长句:
①我们毫不动摇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②我们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③我们要学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参考: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学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五、主动句、把字句和被动句的互换:
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的句子叫主动句。用“把”字将谓语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谓语动词前的特殊句式叫把字句。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者这样的句子叫被动句。它们三者之间根据表达的重点可以互相转化。例如:
①他打扫了房间。(主动句,一般陈述)
②他把房间打扫了。(把字句,强调“房间”)
③房间被他打扫了。(被动句,强调“他”)
值得注意的是,构成把字句有四个条件:
(1)“把”字句中的动词要有较强的支配性,也就是说这个动词要在意念上管得住“把”字后面的词语。我们可以说“我把桌子擦了”,但不可以说“我把工作参加了”。原因是“擦”的支配性比较强,“参加”的独立性比较强。
(2)介词“把”后面的词语,应该是一个确定的事物。例如:“他买了许多菜”不能说成“他把许多菜买了”。
(3)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一般不能只用一个动词,尤其不能是一个单音节动词,至少要带上动态助词,或者是重叠动词。例如,我们可以说“把书读了,但不能说“把书读”。
(4)“把”字句中若有否定词或能愿动词时,否定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字组成的介词结构的前边。可以说“你放心,我不会把他吵醒”。但不能说“你放心,我把他不会吵醒”。
运用被动句有三个条件:
1)“被”字句中的动词一定是及物动词,能够有比较强的支配宾语的作用。例如,可以说“有办法了”,但不能说“办法被有了”。“我打了他”可以改成“他被我打了”,因为“打”字是支配宾语作用强的及物动词。
2)“被”字句的动词,一般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动词,它的后面需要带动态助词“了”、“过”,或者带补语、宾语。
例如:
①他终于被我说服了。
②他从未被打败过。
3)“被”字句中,若有表否定或时间的副词以及能愿动词时,这些副词或能愿动词放在“被”字前。例如,说“这一桌菜不算多,能被我们吃掉”可以,但不能说“被我们能吃掉”。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用主动句还是用被动句主要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这在复句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一般来说,各分句应采用相同的叙述角度,使前后主语保持一致,使叙述的重点突出,语意连贯顺畅。因而,选用主动句或被动句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
像“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她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她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
分析:画线文字在原文中是这样说的:“直到带工老板榨完她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 比较上面两种句式,在这种语境中,是强调被动者的,“她们”是被迫的,因而原文中的被动句选用恰当,使前后主语一致,语意顺畅。
从方法上而言,主动句变被动句,只要把“把”字后的受动者,即“把”带的宾语提到主语的位置上,将“把”改为“被”即可。被动句变主动句,只要将“被”字带的宾语提放到主语位置上,将受动者放到动词后面,去掉“被”字即可。
六、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
用肯定式来表达的句子,叫肯定句;用否定式来表达的句子,叫否定句。同样一个意思,使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在程度上有差别。例如:
克隆羊的技术可以掌握。(肯定句式)
克隆羊的技术不难掌握。(否定句式)
克隆羊的技术并非不能掌握。(双重否定句式)
以上三种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上有差别,由轻到重。用双重否定句式比用肯定句式表达的程度要重,这是一般情况,不能绝对。有时候,使用双重否定句式,比用肯定句式显得委婉。如:这个“电脑迷”电脑技术好,参加计算机竞赛不会不获奖。
一般肯定句和单重否定句的互相转换比较容易,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由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或否定的反问句时,千万不要把意思说反了。例如:
①科学发展至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三重否定表否定,与原意相反,去掉“不是”)
②老一辈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无时无刻”是把“无”字嵌进“时刻”一词中的,只能算一重否定,把“都”改成“不”才能构成双重否定,表达肯定意思)
③难道能否认《红楼梦》不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说吗?
(反问等于一重否定,三重否定还是否定,与原意相反,去掉“不”)
七、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
反问句比陈述句更加肯定有力,既能强调,又能表达强烈的感情。陈述句改成反问句,陈述句是肯定语气,反问句应加否定词,陈述句是否定语气,反问句就可不用否定词,或用双重否定。反之,也是如此。
例: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分析:陈述句是肯定语气,改为反问句时就应加上否定词。
参考:难道他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吗?
又例:改下面的陈述句为反问句。
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
参考: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
再例:将“真的好想念祖国,她是我生命的唯一”改为反问句。
参考:能不想念祖国吗?她是我生命的唯一。
八、祈使句和疑问句的变换 (http://www.51985211.com)
将祈使句改成疑问句时,首先要去掉表示祈求命令的动词,使原先的被祈使者成为发问对象,做主语。然后,要在谓语中心词语前面加上“能不能”、“可不可以”之类词语向对方发问,最后将祈使句末尾的句号、感叹号改成问号。
把疑问句改成祈使句,就是把谓语中心词前的“能不能”、“可不可以”之类词语去掉,然后加上表示祈求命令的动词,最后将句末的问号改成叹号或句号。如:
祈使句:请你不要再批评他了。
疑问句:你能不能不再批评他了?
九、口语句式与书面句式的变换。
口语里经常出现而在书面语里较少出现的句式,叫口语句式;书面语里经常出现而在口语里较少出现的句式,叫书面句式。两种句式的主要区别是:口语句式的特点是比较短小,结构也简单,少用关联词语,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活泼、自然;书面句式的特点是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有时沿用一些文言句式,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此外,口语句式和书面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词组成;书面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
下面是一段书面句式,若改成广播稿,这种口语句式有四处非改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92年)
自从我省西部(a)地区发生强烈地震(b)以来,全国人民(c)对震灾(d)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e)活动,捐款总额(f)已逾100万元之巨(g)。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i)到了灾区。
参考:四处序号是:d 、e、g 、i(按:d和e是同音词,听起来容易混淆。g和i含有书面语词,未能口语化)。
十、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
常式句是正常语序的句子。变式句是句子成分倒装的句子。常见的变式句有:主谓倒装、状语后置、状语前置、定语后置四种情况。例如:
①你怎么了?(常式句)//怎么了,你?(主谓倒装)
②我们明天在会议室讨论解决这一问题。(常式句)//我们明天讨论解决这一问题在会议室。(状语后置)
明天,我们在会议室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状语前置)
③他打了初二(1)班的小明。(常式句)//他打了小明,初二(1)班的。(定语后置)
十一、整句和散句的变换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整句主要是排比、对偶句等;散句主要是长句短句交错、非排比句、非对偶句等。
整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散句: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性广。
整句改为散句则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细小成分。散句改为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之和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或将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
例如:
1、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风儿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散句)
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一吹,红的像火焰在跳动,黄的像金子在闪光,白的像雪花在飘落。(整句)
2、将下列语句中加线的部分改变,使之与其前句构成整句。(不能改变原意,可适当更换词语)
上海已悄然出现了为顾客丰富切身体验服务的“体验经济”的萌芽:能让你体验到进入热带雨林感觉的雨林餐厅,①上海孙桥镇的观光农业能让你体验田间劳作;集休闲与购物于一体的投资3亿多美元的娱乐购物中心即将出现,②还将建成类似香港维多利亚港、澳大利亚悉尼那样著名的黄浦江外滩旅游景点……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一种发展“体验经济”的明智做法。
答① 答②
参考:①能让你体验田间劳作的上海孙桥镇的观光农业
②类似香港维多利亚港、澳大利亚悉尼港那样著名的黄浦江外滩旅游景点也将建成。
3、把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改写成一个对偶短语,做“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分析:原文中的画线句就是“画卷”的修饰语,而且是整齐的“把”字句,只要改为动宾结构就成,因为原句两个“把”相同,不成“对”。
参考:斩断长江五千里,锁住三峡无数峰。
4、将下面划线整句改为散句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不相识,尽管他们的性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参考:尽管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彼此素不相识,性格也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十二、重组。
这种题目,一般是改变句子的开头或改变陈述对象,让答题在不遗漏原句的信息的情况下,对句子进行重组。即改变语句的组合形式而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1、以“为善、诚实、守信”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他能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重新崛起,成为名冠荆楚的“快餐大王”,是凭着做人与经商的美德,如为善、诚实、守信等。
分析:“为善、诚实、守信”就是“做人与经商的美德”,它们是同位关系;而“为善、诚实、守信”这些“美德”是“他……崛起”的凭借和依靠,“为善、诚实、守信”与“他……崛起”之间有着因果关系。
参考:“为善、诚实、守信等做人与经商的美德,使他能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重新崛起,成为名冠荆楚的'快餐大王。”
2、重组下面的句子,使语意强调“飞机速度快”。(可增删个别词语)
以9倍于音速的速度,从纽约到东京的飞行时间只需两个小时的未来喷气式飞机,将在以煤的衍生物为燃料的高速引擎推进下安全飞行。
分析:句子的重点是强调“安全飞行”,改句强调了飞行速度之快。
答案:未来的喷气式飞机将在以煤的衍生物为燃料的高速引擎推进下,以9倍于音速的速度安全飞行,从纽约到东京的飞行,只需两小时。
3、用“伊拉克平民”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能改变原意。
美军为缓解后勤补给线的压力,在未来的4到6天内将对巴格达实施更大规模的空中打击,这将会造成伊拉克平民更加惨重的伤亡。
分析:原句先“因”后“果”;改句为先“果”后“因”。
参考:伊拉克平民在未来的4到6天内将面临更加惨重的伤亡,因为美军为缓解后勤补给线的压力,将对巴格达实施更大规模的空中打击。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将划线部分改成“如果没有……就没有……”这样的句式,以突出表达效果,并做到语序恰当。
美国要求中学生阅读8部课外名著,其中有莎士比亚的剧作,也有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只有阅读中外名著,才能促使学生道德修养进步,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答:如果没有 ,就没有 ,就没有 ,就没有 。
分析:原文画线句是条件关系的复句,句序的安排上也有问题,如“文学知识”置于最后。
参考:(如果没有)中外名著的阅读,(就没有)学生文学知识的丰富,(就没有)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就没有)学生道德修养的进步。
注意:各种句式的转换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
②不能混淆句式分类的界限;
③要体会语意,把握语境,恰当地转换。
【模拟试题】
1. 把下面这句话改写成层次清楚、文意明白、符合原意的连贯的3个单句。
撒切尔夫人说:“布什总统否决美国国会提出的延长中国最惠国贸易地位附加条件的目光短浅的议案,是做出了正确决定。”
2. 用“礼义廉耻”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在我们当前的精神结构上,我们用以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儒家传统,继“文革”那样的政治批判后,现在又遭到金钱的批判,礼义廉耻几乎荡然无存。
3. 把下列四个句子改成一个长句:
①数学上的莫比乌斯定理是极其抽象的。
②陈难先教授用它来解决了物理上既重要又困难的一系列问题。
③陈难先教授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④1990年3月,英国《自然》杂志以整版篇幅评论和祝贺。
4. 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状况堪忧,因为它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与制约,教学改革步履维艰。
5.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改写文中画线的句子。
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对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对人自身价值和人生存的意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大凡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哲学,即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真正的哲学”,都体现着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之精华,确实更体现着人文精神。但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人本主义,因为这种观点是有害的。
要求:用肯定判断的语句形式进行改写,改写后的句子应概括全段主要内容。
6.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在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下面两个句子中,句式使用的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 )
①车前草生长在古代的路上。那时,无论路上行走的是官车、私车,马车、人力车,婚车、刑车、战车、车前,都有你,碧绿的,柔韧的,打着春天的手势。
②车前草生长在古代的路上。那时,无论路上行走的是官车、私车,马车、人力车,婚车、战车、刑车,车前,都有碧绿的、柔韧的你,打着春天的手势。
③我记得很清楚,爷爷的瓜园,东靠河堤,南、西、北三面被高过人顶的高粱玉米紧紧围着,这给偷瓜人很大的方便。
④我记得很清楚,爷爷的瓜园,东靠河堤,高过人顶的高粱玉米,紧紧地围着南、西、北三面,这给了偷瓜人很大的方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2001年高考题)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每逢深秋季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下面题中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如果佛来思节夫人发觉是一件代替品,她会怎样呢?怎样说呢?(a.她的朋友会被她当做一个贼吗?b.她不会把她的朋友当做一个贼吗?)
②她们本来被生活隔开,互相隔绝,(a. 现在她用热烈的言语把她们鼓动起来,b. 现在被她热烈的言语所鼓动)融成了一个整体。
A. ①a ② a B. ①a ② b C. ①b ②a D. ①b ② b
10. (1991上海)下列语序调整后意义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A. 你仔细看——你看仔细 B. 有话跟你说——跟你有话说
C. 你去了就回来——你回来了就去 D. 看完书再吃饭——书看完再吃饭
11. (1993上海)下列语序调整后意义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A.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B.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D.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为鱼肉,人为刀俎
12. 填入下文横线上的文句恰当的一句是
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 ,也就是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
A. 爱看不知道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B. 爱看新鲜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C. 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而爱看不知道的事情。
D. 不爱看陈旧的事情,而爱看新鲜的事情。
【试题答案】
1. 提示:改写时把“目光短浅”放在合适的位置;改写时注意何处称“总统”、何处称“布什总统”。
参考答案:A. 美国国会提出了延长中国最惠国贸易地位附加条件的议案。
B. 布什总统否决了这一目光短浅的议案。
C. 撒切尔夫人说总统的决定是正确的。
2. 礼义廉耻、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儒家传统,继“文革”那样的政治批判后,现在又遭到了金钱的批判,在我们当前的精神结构上,几乎荡然无存。
3. 1990年3月,英国《自然》杂志以整版篇幅评论和祝贺中国著名物理学家陈难先教授用数学上极其抽象的莫比乌斯定理解决了物理上既重要又困难的一系列问题。
4. 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与制约了中国语文教学,使中学语文教学状况堪忧,改革步履维艰。
5. 把作为时代之精华,确实体现着人文主义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人本主义的观点是有害的。
6. 解析:这道题考查句子的选用能力,①句的前一句,“山顶上”是个状语,“有座宝塔”是个动宾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后一句,“宝塔”是主语。这样,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作者没有保持主语的同一性,衔接得不好。②句上下两句主语均是“宝塔”。此句衔接得好。③句中,虽然上下两句主语都是“他们”,但注意这里的复指成分“这些活”,“这些活”正是指前面的“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所以“这些活”与前面衔接更为紧密,如果让“他们”做主语,就隔断了“这些活”的衔接,故③句不好,应选④句,据此分析答案应为D。
7. 解析:解答本题,先找出①句与②句,③句与④句之间的区别,然后紧密结合全句的句式特点和上下句话题、句式来判断。①②句间,①句用倒装句,更突出“碧绿的、柔韧的”的意思,且短句句式与全句更协调。③④句间,③句将“南、西、北三面”作为话题,与上句“东靠河堤”的话题,句式一致,所以①③句表达效果更好。据以上分析,本题答案选A。
8. 第(1)句中,从句子的结构来看,前面是六字句,后面是四字句,不少考生不明句子的语境而选了①项,其实①项句子结构错乱,极不平稳整齐;这道题还要考虑“瞰”与“览”、“绕”与“茂”的押韵。故选D项
9. 解析:括号中的两种表述一是主动句,一是被动句,选择何种句式,要从陈述对象是否一致、语意是否连贯考虑,只有D项恰当。
10. 解析:C。C项调整后,“你”行动的方向正好相反,一是由“去”到“来”,一是由“来”到“去”。
11. 解析: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中“我不犯人”的前提条件是“人不犯我”;调整后,“我不犯人”则不足以构成“人不犯我”的前提条件。
12. 解析:本题是从排序照应的角度来考查选用句式的,上文突出“巧”字,下文“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A 、B项均为“爱看……而不爱看”与原文的“不喜欢……喜欢……”照应错位。 D 项的“陈旧”、 “新鲜”也不能与原文的“一般化”“特殊化”照应,所以,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