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3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生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修改病句 > 正文内容

语文高考病句专题复习攻略

作者:  时间: 2020-12-23

【考点探秘】
病句的考查是高考命题中持续时间最长、重现率最高的考点之一,近几年多用单选题考查病句的辨认,有时也考查病因判断、病句修改等,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在病句考点中,“搭配不当”是每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率最高的,要关注此类病句。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命题材料大多选于当前报纸杂志, 多是有代表性的语病,充分体现了命题的导向性和实用性。备考复习时,应加大阅读量,力戒语言存储缺乏、语感迟钝、不能准确判断有无语病的弊病。
【决胜技巧】
一、病句的常见类型
《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类型的病句,如作一下分析和归纳,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语意性病句
语意性病句通常包括“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两类。“表意不明”一般与汉语词语的多义性有关,如2005年天津卷第4题C项: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晚上来”既可以理解为“后来上山、迟上山来”的意思,也可理解为“不是白天来,而是‘晚上’上山来的”;“语序不当” 也会造成表意不确定、不明白,如2005年山东卷第4题B项: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这一句中,由于“高校学生”和“培养”语序不当,造成意思费解,其实,只要将“学生”和“培养”对调位置就可以了,
(二)语法性病句
语法性病句包括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这类病句之所以被认为是病句,主要是不符合一般的语法规则,不符合汉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
(1)搭配不当
它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谓语与其宾语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例: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2005年湖北卷)
简析:动词“哭泣”与宾语“遭遇”显然搭配不当,可在“起”前加“着讲述”。
(2)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是指该出现的主干成分却没有出现;赘余,即冗余、多余,通常表现重复累赘。
例: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2005年湖北卷)
简析:语病为成分残缺,“一腔热血”后应加“人”。
(3)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也称为句子杂糅,即把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表述方式糅合在一个句子中,造成了结构混乱。
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2005年天津卷)
简析:犯了杂糅的毛病,我们可以说“缺乏勇气和谋略”,也可以说“我们勇气不足、谋略不当”,把二者糅合在一起说,显然就造成了语病。
(三)逻辑性病句
“逻辑性病句” 其实就是不合逻辑的句子,通俗说来,就是指那些不符合事理的句子。
例: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2005年江西卷)
简析:由于在“科学” 前用了“伪”字,造成与想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二、辨识方法
(一)审读辨识法
就是从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上察觉语句有无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出语病之所在。
例1、 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廓。(2005年山东卷)
简析:读第一分句“歌声……焕发着泥土的芳香”,就会觉得不通,进一步分析,可推知属于搭配不当的语病。
(二)逻辑分析法
如果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上找不出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句子的内容是否合乎情理、概念使用上词语的外延关系是否混乱、判断推理方面有没有不合逻辑的毛病等。
例2、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2005年全国卷Ⅲ)
简析: “李明德”是一个人,他怎么能被评为“单位”呢?由此就可推知该句有语病。
(三)类比仿造法
该法就是按照自己怀疑有语病的句子的格式仿造句子,如果仿造的句子有语病,那么原句也有语病。
例3、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2005年浙江卷)
简析:仿该句的结构造句:“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没有遗憾。”显然该句缺少主语。
(四)提取主干法
此法就是把句子的修饰成分去掉,就其主干部分,检查语病。
例4、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2005年天津卷)
简析:把该句子紧缩后就是“幸福是……评价”显然,主语“幸福”与宾语“评价”显然搭配不当。
(五)标志搜索法                 (http://www.51985211.com)
有些句子本身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会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抓住标志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能较快地诊断语病。
1、标志词之一:并列词
“和”、“与”、“及”、“同”、“跟”等词表明了句子内部有一部分成分是并列关系。如果把不该并列的成分并列了,那就是语病。
例5、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2005年全国卷Ⅰ)
简析:例5中,将“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并列使用,造成范围不清。
2、标志词之二:数量词
凡是看到句子中出现数量词,就要想到数量词有没有用错。
例6、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2005年全国卷Ⅰ)
简析:“累计”是总计,累计的数应该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可后文却说“超过100万人次”,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与“累计”矛盾。
3、标志词之三:否定词
看到“不”、“没有”、“否认”、“否则”等否定词后,就要考虑是否由于重复出现造成表意相反。
例7、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2005年江苏卷)
简析 “避免……不受侵害”是双重否定,即“受侵害”,这跟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可去掉“不”,或者把“避免”改为“使”。
4、标志词之四:关联词
关联词的搭配和关联词的位置,也是命题人设置错误项的地方,较难辨析的是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正确,解决这一难题的简便办法是:如果一个复句只有一个主语,则主语在前,关联词在后;如果一个复句有两个主语,则主语在后,关联词在前。
例8、此次植树助学公益活动,不仅能加快京郊地区的绿化建设,而且种下的主要是晚秋贡梨的树苗。(2003年北京卷)
简析:“不仅……而且……”表递进,该句先说“种下的……树苗”,再说“能……绿化建设”。
5、标志词之五:介词
看到 “在”“使”“由于”“通过”“经过”等介词时,就要考虑是否滥用用介词造成了主语残缺,
例9、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2005年浙江卷)
简析:“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的主语应是“这部作品”,本题属于典型的误用介词造成句子缺少主语。
6、标志词之六:两面词
出现“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后,要注意后面有无照应的两面词。
例10、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2005年全国卷Ⅰ)
简析:“能否贯彻”是两方面,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是一方面,属于搭配不当的错误。
7、标志词之七:代词
代词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指代不明,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
例11、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2005年全国卷Ⅱ)
简析:老师既可以表扬自己,也可以表扬“我”,属于典型的指代不明。
8、标志词之八:是
如有判断词“是”,也要适当留心,看主宾搭配是否恰当
例12、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2005年湖南卷)
简析:压缩句子主干就可以发现“生物入侵就是指……物种”,主宾不搭配,应把“生物入侵”改为“入侵生物”。
当然,辨析病句的方法远不止这些,句子中如出现“十分” “非常”“很””过分“等程度副词,也可能造成语义的重复,像“非常酷爱”,其实“酷”本身就含有“非常”的意思,这些在平时说话作文时容易犯的语病也应引起重视。另外,备考复习中,最好能把病句类型和一些常见病句的模式理解结合起来,解题时,根据这类病句的特征,顺藤摸瓜,从而准确、快速地找到症结所在。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