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 (五)加工、休闲渔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二三产业比例日趋合理。2009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培植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市有一定规模的水产加工企业达11家,资产总额达3.37亿元,固定资产总值1.99亿元,年加工能力5.6多万吨,年吸纳劳动力2000余人;2009年加工原料1.32万吨,加工产量0.8万吨,加工产值1.34亿元。同时,我市全年共发展休闲渔业272家,休闲养殖面积7.24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10%、112%。2009年我市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86.7%:7.8%:5.6%,二三产业占总产业比重的13.3%,与2008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89.8%:4.9%:5.6%)相比,已略显均衡。 (六)渔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大湖大库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取得新突破。 2009年,我市渔业主管部门及渔政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渔业执法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执法水平,有力地保障了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打击了各种违法行为,较好地维护了湖库正常的生产秩序,营造了较好的渔业投资环境。 一是依法治渔的工作力度加大。据统计,2009年共出动执法船艇100余次,渔政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查处各种渔业违法活动200余起,抓捕非法捕捞人员71人,查处非法捕捞船只31艘,其中从严从重处罚惯犯人员8人,移交公安机关处理2人,涉及非法捕捞种类包括电鱼12人次,炸鱼5人次,灯光网60人次,清除拦河渔具10余处,纠编航道、船路40余条,清理非法侵占水面40余亩。 二是全面落实了渔业许可制度。2009年全市实际共核发养殖许可证4703本,发放率达87.7%。核发内陆捕捞许可证2100余本,捕捞渔船持证率95%以上。 三是清理整治了我市水域养殖环境。2009年,我们对全市渔业污染源进行了一次了全面普查、登记造册,并严格执行“禁止水库化肥养鱼,严禁城中湖和饮水湖养殖珍珠”等有关规定,开展养殖水域综合整治,对大湖大库过度围栏依法予以取缔。 四是认真实施长江禁渔期制度。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2009年,我市及早制订禁渔方案,签订禁渔工作责任状,组织沿江两县(市)禁渔联合执法检查和跨市(州)交叉检查。确保了实现“零上访、零举报、零捕捞”工作目标。 (七)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方面,我市西凉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区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按照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市委、市政府“环境兴市”、“生态XX”的建设要求,我市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为重点,在加大西凉湖国家级鳜鱼、黄颡鱼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力度的同时,加快建立西凉湖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进程。2009年6月16日,由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湖北省水产局和XX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湖泊生态修复行动在西凉湖畔成功举行启动仪式,由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湖泊生态渔业培训班在温泉开办,我市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已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6月22日,又在温泉召开了市级西凉湖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评审会,来自省
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水产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七名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一致认为 二、正视不足,增强我市渔业发展的责任感。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市水产业可谓鱼跃年丰。在这一年中,嘉鱼县稳据水产大县之同时,赤壁市渔业快速增长,也荣等水产大县之榜;咸安区板块面积不断扩大;通山县水产局正式挂牌;崇阳、通城山区库区特色渔业有一定发展;西凉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区项目稳步推进,得到省、市多位领导的支持和重要批示;全市生产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全市鱼价平稳运行;渔民稳定增收;这些都是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分不开的,既是全市水产干部职工创新思路、求真务实、克难奋进的结果,也是广大渔业生产经营者努力实干、不断奉献的结果。但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我们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这主要表现为: (一)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目前全市注册水产品商标9个,分别是“食无鱼”、“沧湖”、“牌洲湾”、“双湖”、“通富”、“瑞发”、“口味鱼”、“七里山”、“云水”等。但这些品牌的市场知名度还有待提高,尤其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产业化进程不快,加工业仍然短腿。分析我市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总体规模小,加工品种少,占总产业比重仍然偏低。二是加工企业与养殖行业结合不够,没有形成大型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没能起到带动当地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龙头牵引作用。三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质量不高,品牌不响。我市水产品加工技术科技含量总体水平偏低,多为冷冻保鲜的初级加工,深挖渔业附加值还大有文章可做。 (三)休闲渔业还没有形成特色。目前我市投入经营的大型休闲渔业场所有53个,零星从业渔户有1000余户,总产值近1.3亿元,但无论规模还是设施、管理、效益均不理想,大多比较低级粗放、规模小、设施不全、功能单一、缺少文化内涵,没有形成品牌优势。 (四)缺乏规模水产品交易市场。目前我市尚未建设一处上规模的水产品交易市场,生产的水产品绝大部分通过外地鱼贩运输到武汉的交易市场销售,本地市场销售的水产品大多是从武汉批发而来,即影响了我市养殖户的效益,又不利于市场消费水产品的质量监控。 (五)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及渔业互保工作有待加强。随着现代渔业的发展,渔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渔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目前我市的渔业经济合作组织还不够发达,市级渔业经济协会还没有开始运作,尤其是渔业互保工作尚未开展,与现代渔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努力改进,开拓创新。 三、明确目标,认真做好今年的水产工作。 (一)明确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创新宣传方式,办好水产政务网站,力争充分发挥各种纸媒、网络、电信等各种传媒,多渠道宣传水产典型,传播水产政策,普及水产知识,提高水产行业的社会地位。 3、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线,推进水产大县、特色大县的建设。在积极开展无公害渔业生产“两认”工作的基础上,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上,按照生态健康理念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要求,推广发展一批模式优、标准高、品牌亮、效益好的生态健康养殖典型,积极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扩大健康养殖规模,推进水产大县的建设,保持嘉鱼县、赤壁市两个水产大县称号。要结合各地实际,发挥地域特点,更新养殖品种,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加大名特优的养殖比例,增加渔业规模效益,推行“一村一品、一方一业”,推进特色大县的建设,力争通山县进入省特色大县名单。 4、大力推进西凉湖自然保护区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依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契机,在09年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积极争取农业部和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快建设西凉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区。 5、大力促进水产品加工和休闲渔业发展。要正确认识当前渔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势,加快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倡导用工业化理念抓渔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从特色品种、主导品种的苗种引进繁育、成鱼生产到加工流通,形成水产品繁育—生产—加工—流通的一体化和产业化,实现水产品附加值的增值增效;因地制宜,对休闲渔业发达的渔区(村),要把垂钓休闲、旅游养生、观光娱乐作为重点,突出休闲特色建设新渔区(村);切实加大城市圈产业对接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有一定规模的水产品加工厂、水产品贸易市场、渔业休闲场所,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渔业附加值,努力实现二、三产业比例的突破,实现水产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6、围绕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强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推进品牌渔业的建设。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是现代渔业生产的生命。要认真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把水产品质量安全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使水产品质量安全深入人心,落实到生产养殖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强化生产源头的管理,切实加强投入品监管,规范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切实抓好渔业重点县、重点乡镇、集中产区、养殖大户的生产记录、养殖用药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建立相关记录台账,完善健全水产品的溯源制,确保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我市无公害渔业生产的“两认”及换证工作,按照生态健康理念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要求,创新发展一批模式优、标准高、品牌亮、效益好的生态健康养殖典型,推进我市优质无公害水产品的品牌建设,创建和壮大一批在武汉城市圈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渔业品牌,提高我市水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 7、以成立XX水产
经济学会为带动,引导发展一批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它作为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土地、劳动力和市场组织起来,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适应和对接问题,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户和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还可以通过合作组织实现资金、品种、模式、技术、市场、品牌的统一共享,通过协会组织技术培训,传播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促进农业新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对于实现“一村一品、一方一业”的专业化格局具有积极作用。我们要借助我市首个市级水产行业协会的建设,引导和带动各县(市、区)成立各种形式的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将科技推广工作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对各类渔业经济组织、各类协会的指导,加强协调联系,合理布局,认真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渔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我市渔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积极着手开展渔业互保工作,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渔业自救能力,切实保障渔业生产者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 各位同志,当前我市的渔业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实行现代渔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希望各地水产部门的同志,认真学习省、市有关农村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