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17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辽宁高考 > 正文内容

2010年辽宁省高考文综理综新课标宁夏试卷解读

作者:  时间: 2017-05-15

辽宁省高考文综合、理综合试卷由国家命题,采用的是新课标宁夏试卷。1月20日,沈阳二中名师继续为考生解读文综合和理综合国家考试大纲。   

物理   

变化不大   

注重物理实验   

解读人:  

二中高三物理高级教师 李淼  

李淼认为,总体来说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变化不大,突出了稳定。内容上进一步明确了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选其一来考试。去年物理试题就是这样,但在全国考试大纲说明中没有明确。对此,李淼建议物理能力相对较强的同学可以增加一个模块的备考,而相对普通的学生抓住一个模块训练。从考点上看,提升了两个方面的知识要求,将库仑定律单列成考点,并提升了要求,由去年的“Ⅰ级要求”变成了“Ⅱ级要求”。在知识点的说明上,去掉了“力的合成与分解计算”,只要求“应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解”,也去掉了选考模块3-3中的“固体、液体与气体”中的“定性了解”,也就是说,以前是这部分知识不要求定量计算,现在可能对此要求略有提升了。  

【复习攻略】  

针对物理考试说明的变化,李淼老师建议学生注重经典物理模型的复习,考试中常出现以现代科技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为背景,但考察的内容和知识点仍然是教材内的,只是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包装”,考生要学会通过分析,把物理模型从复杂的现象中提取出来。此外,实验能力方面需要注意。“实验能力”一般是拉分题,近年来实验能力测试脱胎换骨,将实验情景立于新平台,这需要考生真正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善于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地理   

没必要花过多精力   

关注“热点”   

解读人:  

沈阳二中地理教研组组长、  

省地理学 科骨干教师张孟华  

沈阳二中高三地理  

备课组组长李传健  

与去年相比,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合地理考试说明有两点明显变化。其一,考试内容新增了选修部分(即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册选修教材)的考点,即新增了三选一的选做题,占10分分值。这意味着高考地理科试卷100分的分值由必修部分90分和选做题10分组成。  

从经验来看,选修教材是必修内容的延伸与扩展,高考将不会刻意在选做部分设置难题,为此考生对选修内容要给予重视,但不宜投入过多精力。其二,强调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即初中区域地理及地球和地图知识亦在考点范围之内。因此,对区域定位及地图知识的应用,考生在复习阶段应更加重视。  

【复习攻略】  

考生要善于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不能再停留在机械重复识记地理知识的层面上,而是重在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和解题能力,重在知识的整合与加工。通过以区域为载体整合各种信息,将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出知识结构,使自然、人文与区域地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自己逐渐形成较好的地理思维,变机械记忆为联想、推理记忆,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解题过程中,考生要善于总结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题例和变化图或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或原理的运用能力。另外,热点不过是给高考试题提供一个新的情景,在地理学科内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踪“热点”。  生物   

相关知识   

不必过多拓展   

解读人:  

二中高三生物教师赵松  

2010年新课改生物考纲必修部分没有变化,选考部分有变化。变化主要在生物技术模块,删掉了酶的应用内容。其他两项内容也有调整,“微生物的利用”中删掉了“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把“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改为把“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中删掉了“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三项。  

【复习攻略】  

生物备考应以考纲为准。生物以实验操作为基础,以前偏重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现在对新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加强了考查力度。考生一定要关注新教材中增加的实验内容。同时,不要过多拓展相关知识,以免增加负担,拓展内容相关知识点适当了解即可。  

生物基础知识较差的,应以主干知识为主。主干知识包括代谢、生物的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学相关知识。成绩较好的学生,应注重熟练度和准确度训练。所有考生在二轮复习时,都要注重主观题的答题标准和技巧。   

历史   

增加了   

初中的“通史”   

解读人:  

二中历史教研组组长 宋敏求  

宋敏求认为,今年历史部分考纲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但在“考试内容”的序言里表述有些改变,多了一句“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另外,还改了一句话,由去年的“根据课程与课程标准来命题”改成为“根据考纲来命题”。在“考试内容”里,近代史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去年提到的是“维新运动”,今年改成“维新思想”。  

【复习攻略】  

根据这些表述的调整,宋敏求老师认为初中课程是“通史”,高中课程是“专题式”教学,今年的“考试说明”中就补充了高中专题教学的漏洞,那么“通史”的复习就重要了。据宋老师分析,高中教材中没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两次世界大战”两部分内容,这都是考生复习中不能忽视的内容。考试复习时,需要将“通史”与“专题”结合,要有历史的时间概念。  

政治   

格外关注   

时事热点   

解读人:  

二中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 高级教师李皎  

2010年国家新课标政治考试大纲没有变化。政治考试重在联系时事热点,要对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末,特别是今年初至3月末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予以关注。而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国出台的政策及相关政策的微妙变化都应是侧重点。这些政策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货币信贷政策、社会保障制度、三农政策等等。  

【复习攻略】  

一轮复习主要是知识点的细化和记忆,现在进入二轮复习,应进行查缺补漏。要根据考纲来规范知识点,把每个专题中的考点背熟,每个考点里的知识点要整合,穿成线。考生可围绕专题做习题,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试题,以提高高考时单位时间内的答题量。研究主观题的类型题,掌握每类题各自的答题技巧。关注主干知识同时,还要关注热点。  

化学   

考纲有微调   

复习侧重基础   

解读人:  

二中化学组组长 单智侠  

单智侠老师将今年的“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考试大纲说明”与去年的“考试说明”进行了对比,发现有一些微调。其中在必考部分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增加了“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和“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得简单计算”。在电解质溶液部分中,增加了“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没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复习攻略】  

单智侠老师建议考生,今年“考试说明”新增的知识点要格外注意些,关注细微变化以及零散的知识点,复习时,还是侧重理论基础知识,针对教材来梳理知识点,增加的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在做了大量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的试题后,还要回归教材。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