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6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一一太宰治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中外合作 > 正文内容

低分上名校?中外合办是馅饼还是陷阱?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4-12-03

果然如选择建筑学之前,所有学长学姐和老师告诉她的那样, 建筑是一门只有真正的热爱和毅力才能坚持下去或者做得很好的学科。后来,她对此深有同感。

不过,文熙也尝试着让自己从高中时100%精神高度集中的节奏里慢下来。 因为大学生活不只有埋头学习,而是在兼顾学业之余,用心感受在新城市的生活,掌握全新的、有趣的、但也极具挑战性的专业知识。

对于大学四年,文熙这样总结。

我虽不是成绩最拔尖的人,但足够努力,因而满足了申请研究生和博士的要求。回望大学四年,我感到开心和多彩,这正是我认为的大学生活之美。我的故事,是关于选择、责任和成长的故事,是在西浦的四年,我如何从一个高考的失意者成长为一个敢于面对挑战、享受生活的勇者。

在西浦,文熙是许多学生的典型代表。

2023年, 西浦近9成的毕业生进入世界TOP100的顶尖高校。其中36.11%的学生被世界TOP10的学府录取,71.14%被世界TOP50的大学取,89.52%被世界TOP100的大学录取。

▲西浦2023届本科毕业生去向

中外合办大学

是升学“备胎”吗?

当然, 每个学生都是情况迥异的独立个体,就读体验只是私人性的感受,毕业生的分享并不能代表全貌,更不能因此把中外合办大学视为高考后的“备胎”。

事实上,这个“备胎”要拿起来并不容易。

以往中外合作办学丑闻频出并非空穴来风,究竟根本是各种N+N的培养模式套路太深,真正靠谱的机构并不多。

尽管都被冠以“中外合作办学”的名号,但单从受教育部认可上来讲,中外合办大学从资质上可分为三种:

1.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中外合办大学: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合办,国际化程度高,海外项目资源丰富,毕业 后能拿到国内外两所大学的学位证书。

2.非独立法人资质的中外合办学院:隶属于大学的二级学院,如人大中法学院、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等, 以本科2+2/3+1/4+0/混合培养的模式,两所大学之间互认学分。

3.非独立法人资质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为本科项目和硕士项目,在教育部的网站上可以查到上千个,正因为数量繁多,相比前两种类型更鱼龙混杂。

其中, 拥有独立法人资质的院校无疑是最靠谱的,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而这类大学当前在国内只有11所,俗称S11。

大学名称

学费

学位证书

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美国纽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昆山杜克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美国杜克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宁波诺丁汉

大学

*2+2专业的后两年按英国诺丁汉大学学费

英国诺丁汉大学

学士学位证书

宁波诺丁汉大学

学士学位证书

温州肯恩大学


温州肯恩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美国肯恩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西交利物浦

大学

*2+2模式后两年在利物浦大学

每年总费用约35万元/学年

西交利物浦大学

学士学位证书

英国利物浦大学

学士学位证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学士学位证书

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学士学位证书

香港科技大学相应的

学士学位证书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学士学位证书

香港城市大学学位证书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深圳北理

莫斯科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学士学位证书

莫斯科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广东以色列

工学院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学士学位证书

以色列理工学院

学士学位证书

其次,随着中外合办院校逐步成熟,认可度扩大, 中外合办大学的录取标准大有赶985超211的态势,与一些人“高考考砸了,人菜钱多的学生才会去”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

招收的中国籍学生必须以高考成绩作为标准,此外 还需申请者在学术成绩、英语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动动是2024届上纽大计算机专业学生,当年高考分数为663,在广东省理科排名1600左右,去了上纽大发现很多同学和他一样是放弃985来到这里的, 有些同学的成绩甚至可以上清北复交。

即便有少数学生刚过一本线,他们都是“校园日”表现非常优异的学生,才获得分数上的“优惠”。

西浦有一个与自主招生类似的综合评价政策,考核中涉及英语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考察学生的口语能力、思辨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 国际化、高自由度、多元文化、开拓视野是头部中外合办大学的核心关键词外方院校在学术上的主导权和合作深度也比想象的更紧密,课程也绝非外界以为的“水”。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不小,对自主性要求更高;另一方面, 中外合办大学专业选择与培养方式挂钩,选择空间相对较窄,一旦误判选错专业,如前文的文熙和她的前辈提到的那样,很难坚持下去。轻则“悔的肠子都青了”,重则患上抑郁。

从整体费用、深造率等功用角度来看,中外合办大学绝对是一条通往国际教育的可复制路径,但也绝不是一条捷径,走过这条路的人也曾披荆斩棘。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