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02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院校动态 > 正文内容

教育部同意!一批公办高校,撤销建制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4-07-12

7月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通知,在提到设置甘肃警察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所新大学的同时,还提到分别撤销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校的建制。

关于上述高校的设置,最早出现于教育部今年5月发布的《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名单》中,拟同意设置康复大学等24所学校。教育部相关函,同时也明确提到,一批高校随之撤销建制。

近些年,已有不少高校被撤销建制,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升格、合并转设、办学质量不达标而终止办学等。

另外,据山西省人民政府近期发布的通知还可知,多所中专学校被撤销建制,办学资源并入高校。

撤销建制举措,旨在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超40所高校,撤销建制!

从多所被撤销建制的高校来看,既有本科院校,也有高职院校,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

例如,今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实施2024年度第一批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的函》,其中“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这所公办高职就被撤销建制。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该校已经整体并入福建商学院

2023年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文件中提到: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福建商学院;201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撤销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并入福建商学院

作为一所本科独立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自2020年起停止招生,以终止办学、逐步回归举办高校的方式实现转设。待现有在校生全部毕业后,需依法依规履行撤销建制程序。

与其情况类似的还有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已于2020年终止办学,并入新疆农业大学。自2021年起停止招生,待现有在校生全部毕业后,需依法依规履行撤销建制的程序。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已有至少46所高校被撤销建制。

撤销建制,原因多种多样!

✦并入它校,升本

不少高职因并入其他高校,撤销建制。

例如,202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合并转设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同时,撤销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建制;同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同意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商务学校整合组建为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同时撤销它们的建制。

✦终止办学,转设

一些本科独立学院则以终止办学的方式实现转设,而撤销建制。

前面提到的本科院校,多为独立学院。

需指出的是,还有一些独立学院虽已停止招生,虽然目前未看到官方的撤销建制通知,但最终,可能也将被撤销建制。

例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曾发布了一封致全体校友的一封信,明确了学校的转设方案。学校将从2020年开始停止普通本科招生,2022年全面融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将收回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的办学权并负责处置,其校园被设置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于2020年秋季开始招生,与此同时南京中医大学翰林学院停止招生。

✦年检不合格

一些民办高校,可能因为多次年检不合格,被要求停止招生直至被撤销。

教育部网站2020年公布的《省级人民政府审批设置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显示:撤销安徽长江职业学院

据了解,由于多年未通过民办高校年检,该校于2020年正式终止办学。相关信息显示,该校正式成立于2011年,正式办学仅5年后,该校就因连续两年接受省年检时被评为“不合格”,2018年之后,该校没有再参加年检。2020年正式终止办学。

随后教育部发文正式撤销学校建制,校舍地址及校园资产已转让予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从成立到撤销不足10年。

中专撤销建制,办学资源并入高校!

就在不少高校因各种原因撤销建制的同时,一些中专学校也被撤销建制,办学资源被并入高校。

6月2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或更名部分普通中专学校的批复》中提到:同意撤销山西省物流技术学校、太原幼儿师范学校、阳泉市工业学校、晋东南会计学校、朔州市农业学校的建制,办学资源分别并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阳泉职业技术学院长治职业技术学院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政府通过撤销部分中专学校建制,并将其教育资源合并至相关高职的决策,旨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速职业教育体系的升级与发展。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望显著提升山西省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还将为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结语

高校撤销建制作为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革新与完善,进而强化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实现二者的和谐共进。然而,这一过程错综复杂,必须全面而审慎地权衡各类因素与潜在影响,确保改革举措的稳妥推进。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