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高考择校时,不少考生都会优先考虑院校的知名度以及公民办、本专科和办学实力等各类因素。
但也有部分考生,仍存在着“以名识校”的问题,仅仅光靠着校名去择校,而不深入了解院校的综合实力。在部分考生和家长的认知里,“大学”比“学院”级别更高、师资更好,但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甚至还有的人会认为叫“学院”的就是专科。
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内有哪些不比“大学”差的公办本科“学院”,看看多少分能考上?
大学和学院有何不同?
这两者的区别,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来看,普通本科学校独立设置的学院和大学的主要区别是:
办学规模
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
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
学科与专业
(1)学科
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学院:拥有1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大学: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
(2)专业
学院:主要学科门类中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专业。
大学: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且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的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
师资队伍
学院:在建校初期专任教师总数不少于28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30%,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一般应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应不少于10人。
各门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各门专业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1人。
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人。
大学: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不低于100人。
教学与科研水平
大学与学院都应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教育部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应达到“良好”以上。
而大学还需达到以下标准:
①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至少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
②科研水平达到以下标准:
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500万元,其他类高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
近5年来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20项,其中至少应有2个国家级奖励;
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
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
基础设施
(1)土地:
普通本科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应达到60平方米以上;
学院建校初期的校园占地面积应达到500亩以上。
(2)建筑面积:
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达到30平方米以上;
学院建校初期其总建筑面积应不低于15万平方米;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20平方米,人文、社科、管理类应不低于15平方米,体育、艺术类应不低于30平方米。
(3)仪器设备:
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理、工、农、医类和师范院校应不低于5000元,人文、社会科学类院校应不低于3000元,体育、艺术类院校应不低于4000元。
(4)图书:
普通本科学校生均适用图书,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80册,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师范院校应不低于100册,体育、艺术类应不低于80册。各校都应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5)实习、实训场所:
普通本科学校必须拥有相应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
以理学、工学、农林等科类专业教育为主的学校应当有必需的教学实习工厂和农(林)场和固定的生产实习基地;
以师范类专业教育为主的学校应当有附属的实验学校或固定的实习学校;
以医学专业教育为主的学校至少应当有一所直属附属医院和适用需要的教学医院。
可见,教育部对于“大学”和“学院”在学科、师资、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硬性规定,确实也可以作为考生及家长在择校时的重要参考,但不能仅凭此来简单判定学校的水平高低,也并不意味着大学就一定优于学院。
在一些专业学科上,一些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可能高于某些大学的同一专业。而且学校的行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毕业生就业质量这些软实力同样值得关注。
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403所公办本科“学院”,其中更有9所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此外,近年来多省曾明确支持部分高校“冲一流”,其中不乏一些校名为“学院”的高校,例如:四川美术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
可见,学院不一定就比大学差,很多具有专业特色的学院,实力也非常强!所以在择校时,还是要综合参考,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下面一起来看看国内这些不比“大学”差的公办本科“学院”吧!
下面,我们来看看国内部分不比“大学”差的公办本科“学院”详细介绍:
1
双一流高校。
拥有2个A+学科:基础医学、药学。另有双一流学科: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学校前身是于1906年共同创办的协和医学堂。1912年,改称协和医学校。1917年,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历经传承与发展,学校先后更名为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定名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自1957年起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建立之初,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创了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高等护理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和现代公共卫生教育。
学校本科招生共有两个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和护理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创办于1917年,护理专业本科创办于1920年,两个专业均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除2个A+学科外,还有1个A-学科护理学,1个A学科临床医学。
2
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2017年,学校成功跻身首批全国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外交学院虽然只是一所“学院”,但想要考上这所学院难度可不亚于985,不仅要有超高的分数,而且还要通过严格的面试和审查。
外交学院作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其定位设立之初就是向国家输送外交人才。我国目前活跃在一线的外交官多数都来自于外交学院,差不多已经占到了总数的1/6,外交部中也有大约1/4的领导岗位是由外交学院毕业的学生担任的。
学校是全国首先设立外交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也是国家首批国际关系学和外交学专业硕士和博士授予单位。现拥有国际关系、外交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政治学(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3
中央音乐学院1949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名成立,1960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2000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是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现设有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声乐歌剧系、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音乐教育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人文学部、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等教学院系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音乐学研究所等机构。
截至2021年12月,中央音乐学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667人,其中本科生1586人,硕士生753人,博士生178人,附中(含附小)1150人。作为全国音乐教育中心,音乐创作、表演和研究中心,以及社会音乐推广中心,中央音乐学院是一所代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专业设置齐全,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音乐学府。
4
中国音乐学院于1964年建立,素有“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的美誉。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院校、“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秘书处学校。2020年获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学校。
中国音乐学院具有完备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学校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及学士学位授权点和“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学校师资教学与科研团队是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各专业协会会长、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智库资源支撑。
5
双一流高校。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央美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1927年改名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34年,恢复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改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9年,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立美术学院。1950年,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
学校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拥有望京、燕郊、后沙峪、小营、上海5个校区,下设8个专业分院,25个本科专业,包括中国画、书法学、绘画、雕塑等。
6
中央戏剧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是中国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国家确定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总部、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总部和世界戏剧教育联盟秘书处所在地,是世界著名艺术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现有两个校区,东城校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9号,昌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宏福中路4号。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
中央戏剧学院拥有中国唯一的表演专业领域国家级教学团队、唯一的导演专业领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唯一的音乐剧表演教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唯一的戏剧影视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具有戏剧与影视学和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7
双一流高校。
拥有1个A+学科:音乐与舞蹈学,也是学校唯一的双一流学科。
学校前身为国立音乐院,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1929年9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56年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
学校学科体系完备,是全国最早拥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专业音乐学院,形成了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应用“四轮驱动”的音乐学科综合体系,现设有作曲指挥系、音乐学系、管弦系、声乐歌剧系、钢琴系、民族音乐系等。
8
双一流高校。
拥有2个A+学科:美术学、设计学。其中“美术学”也学校唯一的双一流学科。
学校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创建于1928年,时称国立艺术院;1929年,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改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8年,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
作为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校形成“五学科十+学院”的格局,占地1230余亩,地跨杭、沪两市,拥有南山、象山、张江、良渚四大校区。设有28个招生专业,其中2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除2个A+学科外,还有1个A-学科:艺术学理论。
09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1990年筹办,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7月成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2021年5月正式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00多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30多亩。
学校设有20个学院、59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社会工作、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1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学等14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等4个学科纳入广东省教育厅“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工程科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10
广州体育学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市中心,是华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体育高等学府。学校创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432亩。2008年取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现设有12个二级学院,涵盖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等6大学科门类,20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
学校自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5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拥有10个硕士授权点。
此外,广体还是国家体育总局若干运动项目的高、中、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单位,具有一级裁判员、一级运动员审批权。
11
广东警官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安本科院校,学院主管部门是广东省公安厅,教育教学业务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学院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学院建有嘉禾、滨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7.38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公安机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公安民警培训基地、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外警培训基地。
学院现开设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等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非公安专业4个。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犯罪侦查),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1个专业(侦查学)列入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
1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海珠、白云两个校区,校园总规划面积2484亩,现占地面积1765亩。学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设有二级学院(教学部)2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1个和华南地区最大的雅思考点(IELTS)1个;拥有省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厅级科研平台6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强特色”学科3个;国家一流专业2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本科专业64个。
13
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金融类高校。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具有“央行基因”的院校。2021年,学校成功获批为硕士授权单位,新增金融、保险、会计三个专业硕士授权点。
学校现有广州校本部、肇庆校区和清远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300亩。学校金融学、保险学、会计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用管理等14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经济法学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3个学科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14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前身为1955年创办的广东教育行政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增补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设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35亩,设有教育学院等19个教学院系和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18个研究机构,开设45个本科专业。
2023年在广东招录情况(点击查看该校在各省招录情况):
15
惠州学院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是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和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省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立项院校、省第三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占地近2500亩,面向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逾1.9万。目前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0个、省级各类优势专业32个。
16
肇庆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中,与星湖山水相互呼应,尽显优美秀丽,堪称读书治学之佳境。学校创建于1970年,2000年3月,西江大学、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本科肇庆学院。2021年10月,学校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教育、电子信息、艺术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大力推进省市共建学科建设和“冲补强”提升计划,设有省特色重点学科2个、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3个,市重点学科3个,机械工程学科为珠江学者设岗学科。
17
韶关学院是广东省省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坐落在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禅宗祖庭南华寺所在地、粤北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
学校以师范教育为特色,以农学、工学为发展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占地总面积262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94.52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73个本科专业,有5个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6个市校共建重点(培育)学科、22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构建了“省、市校共建、校级”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
18
福建警察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福建省唯一一所以培养公安、司法警察为主的全日制警察本科院校。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8月的福建省警务干部学校,2007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本科层次的福建警察学院。2010年10月,省委省政府调整福建警察学院、福建警官职业学院办学体制,组建新的福建警察学院。
学院主校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另有荆溪校区、西二环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513亩,总建筑面积16.56万平方米。学院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公安学、公安技术为省级重点学科,行政管理、作战指挥学为福建省新建本科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学校开设有11个公安司法类本科专业,3个普通类本科专业。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警务指挥与战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治安学、经济犯罪侦查、监狱学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刑事科学技术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侦查学、治安学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犯罪侦查、监狱学为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