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是孩子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家长作为孩子一生中的重要角色,有着重要的助推器作用。所以,家长们要对孩子投入更多关注。为大家整理了 步入高中后家长需要注意的6个问题 ,一起来看看吧~
01、高一很重要
中考之后,许多初三学生都会彻底放松下来,觉得学习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在初中抓得越紧重复越多的学生想喘口气的想法越明显,有些学校有些班级有些老师只灌知识不教正能量,这样的孩子进高一越容易松懈。
为什么高一比高三重要呢?
第一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在高一,高一落后的孩子在学习技术学习技能上就输了。
第二是高一所学内容绝不是高中的三分之一,至少是二分之一,因为高二暑假前一个月新课都可以结束了,高三全年用来复习。以物理为例,高一力学思想不建立,高中物理就坍塌了三分之二以上。
有些孩子对高一不以为然,同时初三用一年时间勤奋考了个示范高中的经验,制定了自己到高三了再拼搏的策略。结果因为基础差到了高三被问题缠绕和被困难绑架无法前进而哭天抹泪捶胸顿足,别人半个小时刷一套试卷,他半个小时做一个题。
所以,鼓励你的孩子一进高一就努力拼搏吧。
02、做个爱学习爱思考的家长
孩子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家长,你如果还在做初中生甚至做小学生的家长,毫无疑问,你就拖了高中孩子的后腿。孩子长大了,对家长浅层次的需要更少了,对家长深层次的需求增多了。随着人的学习能力的退化,往往是我们做家长的智慧增长比不过孩子成长的速度。
所以,家长在白天忙完工作以后,在孩子入睡以后,夜深人静时,我们还要努力看书努力学习还要努力思考,分析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应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
每一次和孩子的交流都要认真准备,就像老师备课一样,每次只要谈一个主题,不要翻旧账。
03、关注欣赏和守望远远胜过无休止的唠叨
得不到孩子任何信息的家长就越不踏实,就越唠叨……
唠叨是因为不放心,不放心是因为不了解,不了解是因为没沟通,没沟通是因为没倾听,没倾听是因为没尊重,没尊重是因为没认同,没认同就会话不投机,恶性循环,孩子的耳朵和嘴巴早就选择性的对家长关闭了。
高中生已经有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孩子有困难和困惑,家长没有什么高招的话,建议还是在一旁关注和守望,微笑着给孩子战胜挫折的动力,无声胜有声,有时候教育中的无为就是有为。
不要成天唠唠叨叨,什么吃饭慢喝汤响之类的改了十几年的毛病都没有改的就不要改了,就把它当个性伴随一生好了。
孩子大了,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坚持一种策略:明确的目标,隐形的工作。智慧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很多都是默默进行的,只言片语胜过歇斯底里。
04、做个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延迟享受型家长
无忧和享受必须是我们家长的奋斗目标,这是在孩子教育的有效期内坚持陪伴的动力。一个孩子的成长,家长所操心的总量是一定的。
孩子早期的教育你轻松了一定会以加倍辛苦从后期教育中补回来。即使根据物理守恒原理,家长的辛苦总量是不变的,对你算是公平。可是对孩子呢,他将一直很辛苦一生很辛苦……
相对初中学业任务更重的高中生活,孩子真的需要您的陪伴。我们要清楚作为家长在孩子早期陪伴上的差距以及孩子自主学习的品质和意志上的差距,也希望孩子自己也要知道这种差距。
05、别轻易相信孩子尽力了
独生子女打败了多少教育理论,不是理论没有用,而是我们过多的在乎孩子的快乐让我们执行不下去。
不要相信电脑游戏可以消除学习的疲劳,没有理由相信通宵达旦游戏用一种疲劳去战胜另一种疲劳,简直无稽之谈。最好的休息是睡觉,最好的调剂是音乐和运动。
别轻易相信孩子在学习上已“全力以赴”,最多也只能算“尽力而为”。高考,就要全力以赴。
06、帮助孩子成为控制时间的高手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成功是规划出来的,家长早期教育就是帮孩子规划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做得怎么样,及时评价及时更正及时肯定,慢慢孩子就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那么他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学霸从表面上看不出比别人勤奋多少,他们有时间上网有时间打球有时间音乐有时间游戏…但一切的玩耍都安排在他的作息表中,连和父母聊天都安排在作息表上。按时学按时玩睡眠充足劳逸结合,没有理由很累的。
生物钟是个很厉害的东西,它让你身上每一个细胞都有记忆功能,到了时间点,学是每个细胞参与,玩也是每个细胞参与。我们不需要每一分钟都用来学习,但我们要用好学习的每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