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高校招生办开展直播访谈,并透漏2022年招生好消息。中科大招生人数终于近2千,南大统招新增500人,综评也扩招。赶紧来看看吧!
真不容易!
中科大终于快破2千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招生就处长杨锋教授此前透露,2022年中科大招生规模稳中略升。从2021年的1950人上升为今年的1999人。在招生规模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各类招生渠道的计划都和去年保持基本一致,各省实际录取数量都将不低于去年。
小编想吐槽,咋就差一人了,就不能招个2千啊!
在各大高校扩招的今天,科大常年保持着本科生招生1860人的规模,这个数字几乎都要固化在我们的脑海中了,去年科大破天荒地扩招至1950人,今年科大继续扩招49人,达到了1999的规模,依旧没有突破2000人大关,科大的本科生素有“千生一院士”的美誉,不大规模扩招或许是科大保持本科生教学质量坚守的底线。
科大2022年招生渠道继续保持多元化。继续实施强基计划,录取有志于基础学科的有志青年;继续实施自强计划,选拔录取农村和原贫困区域的优秀学子;继续开展少年班和少年班创新试点班招生,在高二及以下录取早慧英才;继续开展各类政策性招生,加强对少数民族、边疆、农村和原贫困区域的招生力度。
但是有一点,2022年,科大不进行体育、艺术、外语等特长类特殊类型招生。这同样是为了保证招进来的本科生具有较高的文化课素质,保持生源质量的一项举措。所以,部分考生想要通过“特长”"走捷径"进科大,这条路不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的主要招生专业,在学校的传统招生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命、材料、工程、核科学、环境、信息、计算机等基础理科和尖端工科,以及经济管理学科)之外,还将重点加强在空间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网络空间安全、统计与数据科学等体现国家重大需求的专业方向上的招生力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的招生专业,均是国家重点学科、双一流建设专业或ESI前1%专业。
2022年,中科大继续实施友好的录取政策。根据学校的录取原则,提档不退档。凡是进档考生,只要是专业服从条件,则100%会被录取。录取时不设专业分数极差,尽最大可能满足考生的专业需求。相信能做到这一点的高校不多,科大真的一心为国选材,点赞!
考生被科大录取后,实行100%自主选择专业,除强基计划之外的学生,无专业选择的障碍。对于家庭贫困的考生,学校将提供完全的保障,确保不因为经济原因而影响大学教育。强基计划考生也不要心理不平衡,当你享受到了录取的优惠政策的同时也需要接受不准换专业的现实,这也提醒我们,在报考强基计划的时候需要慎重。
南大本科招生5大变化 扩招500人 2022年,南京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新起点,南大将启用苏州校区,办学格局随之跨入“一体两城四校区”。今年也将扩招500人。 从2022年开始,本科新生将全部入住鼓楼校区,在新生学院的不同书院学习生活,体味百廿南大的办学初心和使命,历史文化和精神,从新起点出发,追求卓越,成才立业。 “一个法人、一个代码、一个计划、一个标准”的办学定位保证了“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南大各校区将采用“同一院校代码、同为大类招生、同步分流机制、同享培养资源、同样毕业证书”的培养模式,保障各校区资源共建共享。除部分特殊类型录取学生外,其他学生入学后都将享有拔尖计划、交叉创新实验班二次选拔的机会,并在国际交流、社会实践等方面拥有同等机会。 今年南京大学本科招生规模将扩大500,增加至3850人,并将在2023年和2024年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全国考生都将享受到南京大学办学跨越发展带来的红利,也将有更多机会考入南大。 今年南京大学将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经济两个本科专业。软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才培养延伸至苏州校区,其中软件工程专业聚焦智能化软件方向。4个专业采用技术科学试验班一个大类,使用统一院校代码进行招生。 技术科学试验班仅招收理科生,新高考省份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 今年,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将联合开展强基计划招生新试点。最大的变化是高校考核由高考出分后调整至出分前完成。南大考核由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组成。对第一类考生,初试通过者才能进入复试。复试按照考生报考专业所在专业组分类进行。高考成绩公布后,我们将按照高考成绩和南大考核成绩计算的综合成绩进行录取。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对第一类、第二类考生分列计划分别考核。第二类考生不参加初试,我校将结合考生学科特长另行组织考核。因此,我们特别欢迎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成绩的考生报考南大强基计划。 今年江苏综合评价招生规模也将扩大,同时增加技术科学试验班招生专业。根据工作实际,今年综合评价仅限“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考生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