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昨天的题目都做对了吗?如果是91分的题目,你能拿多少分?有不清楚的没关系,从现在开始努力复习,保证下次不会错!今天接着再来一波判断题,再接再厉吧!
判断题
92.正常情况下,当外界CO2浓度上升时,光补偿点向左移动,光饱和点向右移动。
93.光合作用中,ADP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
94.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主要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
95.人体细胞中最多有92条染色体和92条DNA。
96.在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如果能清晰观察到分散的细胞,但不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则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不包括解离与压片。
9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与DNA数量的增加不可能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个时期;DNA数目的减半与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
98.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会出现赤道板,其中只有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才会出现细胞板。
99.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发生在前期和末期;动物细胞的胞质分裂开始于后期,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开始于末期。
100.一个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如果碱基T与U被大量利用,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期。
101.某一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如果有一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的基因不相同,如分别为A与a,则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102.人的成熟红细胞既不进行有丝分裂,也不进行无丝分裂。
103.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的凋亡是细胞生存环境恶化的结果。
104.受精卵的细胞全能性最高,细胞越分化,全能性越低。所以生殖细胞的全能性比普通体细胞的全能性低。
105.无限分裂的细胞不一定是癌细胞,也可能是良性肿瘤细胞。
106.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过程密切相关,个体衰老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的普遍衰老过程,但未衰老的个体中也有细胞的衰老。
107.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先上升镜筒,再下降镜筒直到找到标本。
108.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16。
109.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110.若洋葱外表皮细胞颜色较浅,则可调亮光源,使液泡更清晰。
111.光圈、放大倍数都会影响显微镜视野的明亮程度:光圈越大,放大倍数越小,则视野越亮。
112.字母“b”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p”。
113.低倍镜换高倍镜观察时,需先升高镜筒,以免压碎盖玻片。
114.某正常分裂中的细胞如果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115.某一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移向两极,同时细胞质也在进行均等的分配,则该细胞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
116.将精原细胞所有的DNA分子用32P标记后在31P的培养基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进行减数分裂后产生8个精子,含有32P标记的占1/2。
117.减数分裂过程中,当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交叉现象时,片段互换已经发生。
118.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会发生交叉互换。
11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的时期包括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前期与中期。
120.基因型同为Aa的雌雄个体,产生的含A的精子与含a的卵细胞的数目之比为1:1。
121.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12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某种变化,使得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分别为A和a,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这种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123.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一定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124.二倍体生物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是四分体的数目为0。
125.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现细胞质均匀分配,则此细胞一定来源于雄性动物体内。
126.在具有有性染色体的生物中,排除环境和染色体数目对生物性别的影响,如果所有的染色体在大小形态上一一对应,则此个体一定为雌性。
127.DNA不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但一切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128.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同位素标记是一种基本的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
12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前,用分别含有32P与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从而让噬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
13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仅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直接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131.人的遗传物质含有4种碱基,细菌的遗传物质可能为DNA或RNA,烟草的遗传物质为RNA。人体内的核酸含有8种核苷酸,TMV含4种核苷酸,噬菌体含4种核苷酸。人体内的遗传物质含4种核苷酸。
13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噬菌体没有放射性。
133.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成的长链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134.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
135.每个DNA分子上的碱基排列顺序是一定的,其中蕴含了遗传信息,从而保持了物种的遗传特性。
136.已知某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C)/(T+G)=0.25,(A+T)/(G+C)=0.25,则同样是这两个比例在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的比例为4与0.25,在整个DNA分子中是1与0.25。
137.一条不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32P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经过n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的为2n-2。
138.把培养在轻氮(14N)中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重氮(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后,再放回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又分裂一次,此时每个大肠杆菌细胞中的DNA是1/2轻氮型,1/2中间型。
139.DNA的复制和转录,都需要专门的解旋酶参与。
140.转录过程中,只存在A-U配对,而不会出现A-T配对。
141.一条DNA与RNA的杂交分子,其DNA单链含A、T、G、C 4种碱基,则该杂交分子中共含有核苷酸8种,碱基5种;在非人为控制条件下,该杂交分子一定是在转录的过程中形成的。
14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对性状的决定都是通过基因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实现的。
143.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144.人体细胞中某基因的碱基对数为N,则由其转录成的mRNA的碱基数等于N,由其翻译形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数目等于N/3。
145.酶的产生都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146. tRNA与mRNA的基本单位相同,但前者是双链,后者是单链,且tRNA是由三个碱基组成的。
147.某细胞中,所有的mRNA在还未完成转录时,已有核糖体与之结合,并翻译合成蛋白质,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真核细胞。
148.碱基间的互补配对现象可能发生在染色体、核糖体、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中。
149.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翻译过程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150.人体的不同细胞中,mRNA种类存在差异,但tRNA种类没有差异;蛋白质种类存在差异,但是核基因种类没有差异。
151.一种氨基酸有多种密码子,一种密码子也可以决定不同的氨基酸。
152.真核细胞细胞核DNA的复制与转录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153.中心法则仅仅揭示了自然界中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而不能应用于所有生物。
154.人体中的大多数细胞,既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又有转录与翻译过程。
155.决定细胞生物性状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而根本原因是DNA上的遗传信息。
156.在一个成年人的神经细胞中,只有转录与翻译过程,没有DNA的复制过程。
157.除病毒以外的所有生命体的遗传现象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158.人类的所有遗传病都可用孟德尔定律进行遗传病分析。
159.遗传病是指可以遗传给后代的疾病
160.“选择放松”造成的有害基因的增大是有限的。
16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以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
16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比例,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63.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
164.对于XY型的性别决定的生物而言,雄性都是杂合子,雌性都是纯合子。
165.某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则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166.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
167.若含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的雄配子具有致死效果,则自然界中找不到该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但可以有雄性隐性性状个体的存在。
168.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69.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理论比为6/16。
170.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Xb、Y、Y。
171.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决定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172.番茄的果皮颜色红色对黄色为显性,杂交实验结果是当红色♀×黄色♂时,果皮为红色,当黄色♀×红色♂时,果皮为黄色,此遗传现象最有可能为细胞质遗传。
173.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高,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低。
174.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都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175.让高杆抗病(DDTT)与矮杆不抗病(ddtt)的小麦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可从F2开始,选择矮杆抗病的类型连续自交,从后代中筛选出纯种的矮杆抗病品种。类似地,用白色长毛(AABB)与黑色短毛(aabb)的兔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从F2开始,在每一代中选择黑色长毛雌雄兔进行交配,选择出纯种的黑色长毛兔新品种。
176.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均为紫花,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花与白花的分离比是9:7。据此推测,两个白花植株杂交,后代一定都是白花的。
177.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可能会导致纯合致死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完全致死的,也可能是部分致死的。一只雄果蝇由于辐射而导致产生的精子中的X染色体均是有缺失的。现将该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中雌雄果蝇的比例为2:1。由此可推知,这种X染色体的缺失具有完全致死效应。
178.一对黑毛豚鼠,生了5只小豚鼠,其中3只是白色的,两只是黑色的,据此可判断,豚鼠毛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179.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测交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自交等方法进行了证明。
180.生物体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一定能够遗传给后代。
18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产生了S型,其生理基础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答案
92.对!
93.错!ADP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在类囊体中用来合成ATP。
94.错!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
95.错!虽然人体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和DNA最多为92,但是细胞质中没有染色体却有DNA。
96.对!
97.对!
98.错!赤道板不是一个结构而只是表示位置,所以赤道板不能用“出现”表述。
99.对!
100.对!
101.错!有丝分裂不需要考虑交叉互换。
102.对!
103.错!细胞的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生存环境恶化的结果是细胞坏死。
104.错!生殖细胞的全能性可能比普通体细胞高,所以会有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新个体——雄蜂的产生。
105.对!
106.对!
107.错!先下降,后在上升的过程中找标本。
108.错!视野的放大倍数是镜头放大倍数的平方,所以视野中的细胞仅为64/(4×4)=4。
109.对!
110.错!显微镜观察颜色浅的物体时,应调暗,以增加对比度。
111.对!
112.错!显微镜下,物像与物体上下颠倒,左右互换,所以应该呈现“q”。
113.错!正规的显微镜都是经过调试,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只需要微调就可以对焦。或者说,低倍镜换成高倍镜,不会压碎盖玻片。
114.对!
115.对!
116.错!如果细胞中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确如此,但是细胞中会含有多对同源染色体,相互间进行自由组合,即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机分配给子细胞。比如有两对同源染色体,这个结果可能是4/8,也可能是6/8或者8/8。
117.对!
118.错!交叉互换不一定发生,有些生物如雄果蝇还未观察到交叉互换。
119.对!
120.错!精子的数量远比卵子多,不能进行比较。
121.错!有可能是减Ⅱ后期。
122.错!交叉互换不能让A转变为a。
123.错!在雄性个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和减Ⅱ后期,X染色体会着丝粒断裂,形成2个X。
124.对!
125.错!雌性体内的第一极体分裂形成两个第二极体的过程中,细胞质是均匀分配的。
126.错!ZW性别决定型的生物,性染色体一致的是雄性;XY性别决定型的雄性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Ⅱ后期,也会出现所有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上一一对应。
127.对!
128.错!必须分成两组,分开标记蛋白质和DNA,否则无法区分放射性来自哪种化合物。
129.错!无法直接标记噬菌体,只能先标记细菌,然后让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从而使噬菌体带上标记。
130.错!只能间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
131.错!细菌作为一种细胞,它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的遗传物质是DNA。
132.对!噬菌体利用细菌中不带放射性的物质作为原料,结合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所以新合成的噬菌体中只有2个噬菌体的DNA带有放射性。
133.对!
134.错!每条链都有一端,其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基团。
135.对!
136.对!
137.错,所有的DNA至少有一条链含有32P。
138.错!应该是所有的大肠杆菌中的DNA是1/2轻氮型,1/2中间型。如果大肠杆菌中的DNA只有一条,则有一半的大肠杆菌中的DNA为轻氮型,有一半的大肠杆菌中的DNA为中间型。
139.错!转录时,RNA聚合酶具有解旋的功能。
140.错!当DNA模板上的对应位置上为T,RNA用A与之配对。
141.错!也可能处于逆转录的过程中。
142.错!RNA病毒的基因在RNA上。基因对性状的决定还可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地控制生物性状。
143.错!这是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144.错!转录和翻译都不是从模板的第一个碱基开始,到最后一个碱基结束的。而且mRNA和蛋白质在合成后可能还需要被剪切。
145.错!核酶不需要翻译。
146.错!两种RNA都是单链,只是tRNA形成三叶草形,在局部部位形成自身的碱基配对。tRNA有80个左右的碱基,只是其中的3个碱基形成反密码子。
147.对!
148.对!
149.错!翻译时,tRNA上的反密码子和mRNA上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
150.对!
151.错!61种密码子中,每种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3个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氨基酸。
152.错!核基因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
153.错!所有生物都符合中心法则。
154.错!大多数细胞不会分裂,因而不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155.对!
156.对!
157.错!原核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也不进行减数分裂,因而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158.错!多基因遗传病往往与环境共同作用,情况复杂,难以用孟德尔定律进行遗传病分析。
159.错!遗传病可能因为病情严重无法产生后代。
160.对!
161.对!
162.错!如果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理论上可能出现3:1的比例。
163.错!只要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性状都与性别有关。
164.错!杂合子和纯合子不是指染色体的类型,是相对基因而言。雄性也会是纯合子。
165.错!伴性遗传不是一个特殊的遗传规律,它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166.错!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Ⅱ后期。
167.对!
168.错!如不考虑交叉互换,即使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只能产生2种精子。
169.错!也可能是10/16。
170.对!
171.错!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因为还有环境的影响。
172.错!果皮是由母体的子房壁发育而来,所以果皮的细胞是属于母本的,果皮表现出母本的性状,仍可能是核基因的遗传。胚和胚发育而来的子代始终保持与母本性状一致,才是细胞质遗传。
173.错!单基因遗传病的种类多,但是每种病的发病率低;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高。
174.错!因为测交得到的子代中两种性状比例相同,无法判断显隐性。
175.错!动物一般用测交检测基因型。
176.错!紫花基因型为A_B_,其余的基因型皆为白花。则白花A_bb与白花aaB_的杂交后代会得到紫花AaBb。
177.对!
178.错!动物的后代数量少,所以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会远离理论比值。
179.错!孟德尔通过先自交后杂交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测交进行了证明。
180.错!体细胞中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变异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病也不能传递给后代。
181.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