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双一流名单和一流学科名单已公布了一段时间,但对于部分高校的一流学科数很多人并不认可。由于世界一流学科名单参考了国际主流的QS学科评估体系,这表明了国内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国际主流学科评价体系主要有三个,ESI、USN和QS。而可以被成为一流学科的分别是ESI千分之一学科、USN全球前100学科和QS全球前100学科。这些优势学科与国内公布了世界一流学科相对应,也是我国高校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那么,国内高校在国际主流学科评价体系的认可程度如何呢?请看下面的统计:
相对而言,三大学科评估体系中QS对国内高校学科认可度最高,这也可能是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名单参考QS的主要原因。与国内公布的高校一流学科数量相对比,有一些高校在国际上认可度远不如国内。这些高校包括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甚至有很多世界一流大学都没有出现在这份榜单,包括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等。这些高校当前在国际主流学科排行榜中并没有被认可的顶级学科,未来还需要继续努力。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高校在国内双一流榜单中被低估了。被低估的高校包括: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这些高校在国际主流学科评估体系中得到了一定的认可,未来建设一流学科拥有不错的基础。
当然,国际的学科评估体系与国内存在很大的差别,其适用性方面需要打一定折扣。但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毕竟2020年才是入选高校最终的大考。这使得小编更加期待第四次学科评估的结果,毕竟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更加符合当前大学教育的现状。
对于国内高校在国际主流学科评估中的表现,你觉得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