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是1993年由同济大学退休教师举办、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纳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目前在校生5700余人。
学院源于同济、院长来自同济、师资主引同济、办学依托同济,教学管理秉承同济大学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首任董事长为土木建筑领域著名专家、两院院士、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前任董事长为上海市原副市长夏克强;现任董事长为同济大学原党委书记周家伦。
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我院是入选的200所国家优质校中唯一的一所民办高校。
学院被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上海市特色高等职业院校”、“上海市社会团体AAAA级单位”、“上海市教育系统人事人才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四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宝山校区座落在上海市水产路,校区毗邻地铁一号线宝安公路站,公共交通抵达便捷。杨浦校区座落在上海市武东路,位于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之间,有浓郁的文化学习氛围。
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
学院秉承“求实求新、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与培训基地,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专业建设是立校之本,质量提升是强校之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高职教育办学定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坚持职业特色办学
学院专业以土木建筑类专业为特色,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设有土木建筑、财经、汽车、计算机、艺术设计、交通运输、护理等7大类。其中建筑设计、助产、工程造价三个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学院现设有护理学院、建筑系、建工系、经管系、机电系、艺术设计系、学前教育系、基础部、思政教学部,实行院系两级管理。
坚持高水平办学
学院有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双师基地”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景观设计、外贸单证实务、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初步等13门课程为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拥有6个市级教学团队、3位市级教学名师,10个晨光学者,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2项,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3个、上海高职教育质量决策咨询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个,高本贯通试点专业1个,“双证融通”试点专业2个,“中高职贯通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认定项目10个,目前我院为教育部1+X项目试点院校,第一、第二批共有5个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
坚持国际化办学
学院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韩国、德国、泰国、捷克等国家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引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课程资源,每年都会输送大批师生赴境外学习交流,培养师生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联系方式:
学院总部:上海市宝山区水产路2859号邮编:201901
学院分部:上海市杨浦区武东路51号 邮编:200433
招生热线:021-66761012、18801931998、36020098(FAX)
招办网址:zs.shjgu.edu.cn 学院网址:www.shjgu.edu.cn
QQ咨询群:222687432
奖学金设置 奖助分类 奖助标准 奖助人数 奖助对象
国家奖学金 每人每年8000元 3-4名左右 二年级以上特别优秀的在校生
国家励志奖学金 每人每年5000元 150-170名左右 二年级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在校生
上海市奖学金 每人每年8000元 4-5名左右 二年级以上的特别优秀的在校生
国家助学金 平均每人每年3300元 550名左右 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生
国家助学贷款 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能贷则贷、应贷尽贷 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生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视生源地实际情况而定 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生
绿色通道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没办法筹措足额学费、住宿费,可先报道入学。学校为其办理入学手续后,再根据核实后的困难情况给予相应的资助
学院奖学金 600,1000,2000元 学习成绩优秀,占在校生总数的12% 按德、智、体综合素质测评排名,详见学生手册
市、校优秀毕业生 颁发荣誉证书 当年毕业生数的8% 符合评选条件的应届优秀毕业生
勤工助学 酬金标准为每小时15元 学校统筹安排 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生
新生学费补助 一次性5000-7000元 视实际情况而定 家庭经济存在特别或者特殊困难的新生
特殊/临时 困难补助 视实际情况而定 因家庭遭遇突发性灾害,本人或父母突发重大疾病,或者遇父、母亡故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冬日温暖 每人每年1000元 视实际情况而定 家庭经济存在特别或者特殊困难的在校生的新年补贴
服义务兵役资助政策 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 视实际情况而定 符合要求的应(往)届毕业、在校生
退役士兵教育资助 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 视实际情况而定 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困难生资助办法
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包括国家、政府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在内的资助体系。成立了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以奖、贷、勤、助、补为抓手,在努力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同时,也加强了帮困育人工作,以求实求新、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从单一的经济资助到全方位的帮困育人。学院助学帮困工作还不断拓宽思路、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贫困学生顺利成才保驾护航。
奖、助学金(奖、助)
学院目前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上海市奖学金8000元/人/年)、学院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贷款(贷)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资助贫困学生工作中的主渠道,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期间所需的学费的银行贷款。学院助学贷款分为国家助学贷款(本市)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均属于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帮困政策,学生申请金额最多不超过6000元/年。
勤工助学(勤)
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我院在校内设置了部分勤工助学岗位。此外,还积极拓展社会力量开展我院的帮困工作,并联系了雨润公司、联想公司、康佳公司、长虹公司、夏新公司等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很多困难学生通过学院拓展的社会力量找到了勤工助学机会。学院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帮困助学,培养我院贫困学生“自食其力、不等不靠、自强自立”的精神,同时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特殊困难补助(补)
助学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暖心工程”,学校全体工作人员将耐心细致、热心对待,满腔热忱地开展工作,确保无一名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在新生报到日,开设“绿色通道”,为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支付学费的新生先行办理入学手续。另外,学院给予贫困学生多种人性化的关怀,中秋节组织困难(外地)学生中秋座谈会,与校领导共度中秋,春节为困难学生发慰问品……
资助电话:021-66761031
学生宿舍
学院总部:学生宿舍为新建的2栋13层电梯大楼,宽敞明亮,条件舒适,配备空调、宽带、投币式洗衣机、直饮水机等生活设施,每位学生拥有兼具学习和储物功能为一体的组合式(上床下桌)独立空间。
学院分部:每位学生拥有兼具学习和储物功能为一体的组合式(上床下桌)独立空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