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2011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更名为商丘学院。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商丘校区和开封校区),商丘校区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商之都”——河南省商丘市。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质量为根,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学校明确了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确立了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的民办大学”的发展目标。
目前,学校占地2300余亩,建有实验楼、实训中心、体育馆、综合运动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设施。学校规划科学,教学区、行政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校内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湖面碧波涟漪,黑天鹅在湖中嬉戏,金孔雀在小岛上悠然漫步,上千只白鸽翱翔天际遥相呼应……翠堤、凉亭、石雕、假山掩映于绿树红花之中,令人心旷神怡,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现有机械与电气信息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管理学院、传媒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商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艺术教学部、春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6个教学单位。设有本科专业45个,专科专业28个,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以农学为特色,工、农、管、艺、文、教、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内培与外引”双渠道,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30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70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等30余人。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教师先后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00多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200多部。
学校一直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先后与多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创合作协议,建成了适应教学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282个,为强化实践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广泛开展了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多所大学的合作和交流,为本科毕业生考研和出国深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 , 学校以严谨的治学、稳定的教学秩序、良好的育人环境,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近几年,学校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民办学校”、“改革开放四十年河南省优秀民办高校”、“河南省民办学校先进办学单位”、“河南省园 林单位”、“河南省最美大学校园”、“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高校维稳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在“校友会2019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跃居第30位,在河南省同类高校中位列第3位,跻身中国民办大学30强行列。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商丘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根时代沃土,立足中原大地,融入地方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抒写出浓墨重彩的“奋进之笔”。
奖学金设置
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把资助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创造条件,广泛筹集资金,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逐步形成了“奖、勤、助、贷、减、免、补”全方位的资助体系。并成立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资助,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辍学。学校资助范围广、力度大,不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而且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能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资助的项目:
一、国家奖助措施:
(一)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三)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等级,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建档立卡)每生每年可获得资助4000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可获得资助3000元,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每生每年可获得资助2000元。
(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助学贷款: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每生每年最高可获得8000元的贷款。
二、学校奖助措施
(一)单项奖学金:我校对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学习竞赛、科研项目、文体竞赛等某一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团体或个人,根据参赛级别和获奖等次给予200—2000元的奖励。
(二)优秀学生奖学金:学校设立优秀学生特别奖学金和优秀学生一等、二等、三等奖学金,奖学金从400—2000元不等。
(三)勤工助学:我校困难学生除了享受学校的各项补助之外,还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勤工助学活动。同等条件下,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学生优先安排。
(四)绿色通道
我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开设的“绿色通道”,对家庭经济困难且一时无法缴清全部学费的新生,可在报名当天先申请缓缴学费,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根据核实的家庭经济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途径予以资助。
困难生资助办法
我校历来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创造条件,广泛筹集资金,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助范围广、力度大,不仅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而且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能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助学金、助学贷款及绿色通道:
1、高校助学贷款或生源地助学贷款: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每生每年最高可获得8000元的贷款。
2、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等级,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每生每年可获得资助4000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可获得资助3000元,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每生每年可获得资助2000元。
3、绿色通道:我院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开设“绿色通道”,对家庭经济困难且一时无法缴清全部学费的新生,可在报到当天先申请缓缴学费,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根据核实的家庭经济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4、社会资助:我院可协助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向相关社会机构申请资助,如:2010年度河南省双汇集团资助我院9名学生,每生每年5000元,连续资助3年。
勤工助学:
困难学生除了享受学院的各项补助之外,还可以参加学院组织的校内勤工助学活动。同等条件下,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学生优先安排。
学生宿舍
公寓楼配备设施:阳台、独立卫生间、洗漱间、热水器、淋浴、冷暖空调、衣柜、书架、电脑桌、椅子、宽带网、安全防盗门食堂
学校有现代化的学生食堂,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饮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