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外国语学院
(Guangxi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大楼篇之求学的圣堂
广西外国语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广西唯一国家统招的外语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位于“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被称为“中国绿城”的广西首府南宁,地处邕江湖畔,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学习、工作和科研的理想殿堂。
学校占地面积1015亩,校舍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0000多人,纸质图书90多万册,电子书刊40万册,期刊1200余种,建有图书自动化检索系统和电子阅览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00多万元,有33个(68间)具有职业仿真氛围、设备先进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室),其中投资300多万元建成的同声传译工作室和自主学习中心,在广西处于领先水平;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0个,其中国外(东南亚国家)实习实训基地20个。
大师篇之耕耘的良师
学校现有教师500多人,其中正高33人,副高以上职称120多人,博士6人,研究生学历150多人。今年学校还特别引聘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知礼院士为我校名誉校长,同时,学校还有一支精英荟萃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外籍教师30多人),有来自澳门、港台地区学者,也有东南亚、欧洲、美洲与澳洲等地学者,他们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国际经验,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欢迎。
大爱篇之无私的奉献
学校每年组织志愿者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节服务,先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商务厅、团区委、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等上级单位颁发“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另外,我校还积极开展学生小区挂职、支持西部建设志愿服务、文艺下乡、对口支援、社会调查、公益宣传、小区服务等活动。
大院篇之选择的多样性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学科。现有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欧美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会计学院和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0个二级学院,开设有英、法、日、汉、越、泰、柬、缅、印尼、西班牙10个语种。
特色篇之国际的视野
学校坚持“留住中国魂,做好国际人”的校训,对接国际,开放办学。目前已与泰国北碧皇家大学、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越南河内大学、美国西俄勒冈大学等2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培养人才关系。学校升本以来,学校积极做好国外学生的引进工作,由过去单一的输送学生,逐渐向双方互派留学生培养模式发展。目前,学院正在国外筹备“孔子学院”,强力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提高教育品牌。
校园篇之多彩的大学生活
学校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和学生自发成立的文学社、舞旗队、记者团、书画协会、漫画社、舞蹈社、萤火虫话剧团和排球、篮球、足球俱乐部等学生社团以及各类外语角等学术组织开展的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另外,为让同学深刻了解并走进各国的民族风情及思想文化,更好服务于东盟、服务于社会,每年都开展东南亚风情周、英语戏剧节、泰国泼水节、日本盂兰盆节等活动。
荣誉篇之累累的果实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教师先后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等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研项目36项,出版著作11部,主编和参编教材35部。截止目前,我校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9项,其中南宁市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十一五”科研规划——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2011年全国省(区)、市社科联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评比一等奖1项,论著《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背景下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获得了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等。
学校坚持“办人民满意大学”为办学目标,致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国际型的“五型”人才,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办学七年来,学校发挥区位优势 ,创新办学模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涉外专业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先后荣获“中国—东盟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西自治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广西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等30多项集体荣誉称号。同时,学校自2007年有毕业生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6%,有超过10%毕业生在东盟各国就业,学校多次荣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中外合作
学院与越南河内国民经济大学、越南对外贸易大学; 泰国公立大学之梅州大学、泰国玛哈撒拉堪皇家大学、
乌隆他尼皇家大学、博仁大学、华侨报德善堂等高校开展短期留学、本硕连读等多个模式的合作办学项目。
奖学金设置
2008年奖学金、助学金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等级、金额
2007年获奖人数
备 注
在校生奖学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
每人每年8000元
5人
成绩优异;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可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
每人每年2000元
1540人
勤奋学习、家庭困难;可同时获国家奖学或国家励志奖学金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每人每年5000元
120人
成绩优秀,家庭困难;可同时获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国家奖学金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
自治区人民
政府奖学金
每人每年3000元
21人
成绩优秀,家庭困难;可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广州助学金
每人每年1000元
11人
学习刻苦,品行良好的特困生
学院资助
绿色通道
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可采取缓交部分学费等措施资助。
勤工助学岗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可以通过勤工助学方式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以顺利完成学业。学院每年提供校内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约600个,学生根据“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正常学习的前提下自愿上岗。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