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工商学院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2019年教育部对学院办学条件给予充分肯定,批准更名为福州工商学院。学院设有经济系、管理系、艺术设计系、信息工程系、会计系、文法系及公共基础教学部,29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近8000人,是一所经、管、工、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投入,软硬件设施完善,办学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办学设施齐全先进。建有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的云财会模拟仿真、商业环境虚拟仿真等各类专业实训实验室40多个,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中心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0多处,建成4万多平方米校内经管综合实训基地,规划建设5万平方米科研孵化中心;建有大礼堂、室内体育馆等,文体设施齐全;“智慧校园”建设初具规模,万兆光纤网络覆盖全校,建成水平领先的云桌面系统和云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教学管理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是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软件开发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一流的基础设施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
教研能力稳步提升。拥有一支高水平教育教学和科研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近60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40%,“双师双能型”教师200余人,拥有一批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及省级本科教学团队。近年来,教师获得福建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建设点2个,拥有一批省级一流专业及一流课程;承担省级以上课题200多项,其中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省级重大教改项目6项;横向项目40余项;出版专业教材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900篇;教师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人才培养实效明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科技能竞赛,在“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外研杯”全国英语专业竞赛、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百余项;以“一系一品”“文化艺术节”等载体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办学以来已为社会输送2万多名合格毕业生,优秀校友不断涌现,社会认可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合作办学持续推进。在与福建农林大学保持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积极寻求与省内外知名高校进行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多层面合作;继续推动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加强与澳大利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不断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加强与中国银行、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合作,筹建相关产业学院,努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人才引进灵活多元。实施“引进来、走出去”人才战略,开展“方广英才”计划,采取“柔性引进”“一人一策”等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加大台湾地区教授、优秀博士生引聘力度;通过“挂职锻炼”“人才互聘”等途径,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不断完善师资结构。
社会服务不断增强。主动对接服务地方产业,积极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与永泰县人民政府共建研学基地,参与成立全国首个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承担一批横向项目,努力发挥咨询顾问单位咨政作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为海峡两岸青年交流会、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国乡村复兴论坛·永泰全国庄寨峰会等大型活动提供帮助。
区位优势管理规范。学院现有占地面积近800亩,规划面积1200亩,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市区半小时车程,距离动车站25公里,福诏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建筑风格新颖大气,各类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校园管理规范有序,文明整洁,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园地。
芳华一路,弦歌不辍。学院将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提升内涵式发展质量,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把握机遇,塑造品牌,加快推进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好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奖学金设置 为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可获得学校奖学金。
学生宿舍
住宿费:1800元/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