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河北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古城河北省保定市,1991年创办;2011年,升格为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4月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被批准为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规划单位,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占地面积9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22万平方米。教师700余人,在校生数1.5万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 “正德、厚生、笃学、强能”校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专家治学”战略,适应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创建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国内高水平民办大学。
办学条件
学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按照工程性、生产性的理念,设置了智能生产线(工业4.0 标准)、汽车新能源、建筑工程、金融实训中心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优化实验实训室功能和布局,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实验中心8个、基础和专业教学实验室157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6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07.9万册,拥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1个。
专业建设
学校以“立足保定,面向雄安,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为服务面向定位,对接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思路,重点发展了智能制造类专业集群,优先发展了汽车工程类专业集群,协调发展了建筑工程类专业集群、现代服务类专业集群和文化艺术类专业集群,设置了本科专业36个,其中,省级重点发展学科专业一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服务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师资队伍
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探索教产岗位互通、专兼教师互聘机制,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围绕“X”证书课程模块组建模块化的创新教学团队,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满足需求、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基本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8.04%;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7.94%,双师型教师占50%以上。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好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博士生导师、市级教学名师、最美河科人等各类优秀人才。
学校特色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开展“孝行科技”“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等活动,鼓励师生给亲人写感恩信,给父母洗脚做家务,温暖了上万个家庭;“准军校+”模式锻炼人,持续培养学生紧张活泼的生活习惯、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学生综合素质过硬,社会评价日益提高;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陶冶人,引导师生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好人”华宝山生前教书育人,去世后献出遗体;市委宣传部编演了情景剧《不谢的迎春花》,学校立了塑像。
对外合作
学校与美国、英国、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7个国家的18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教师互派、学生交流、学分互认、课程共建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先后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美国蒙东娜大学达成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意向;与韩国金浦大学、釜山科技大学、京畿科学技术大学、韩国教育技术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签署了校际国际交流与合作协议;与韩国全州大学联合设立了韩国语教育中心,互派交换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
收费标准
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学费待定专业的学费标准以省物价主管部门批准为准;住宿费1200元/年/生。
奖学金设置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普通高校学生助学、奖学金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国家奖学金8000元/学年;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年;国家助学金一等4000元/学年;二等3000元/学年;三等2000元/学年),同时建立了激励助学成才体系(设立学院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战略合作”企业助学金以及在校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等)。学校建立了“奖、助”为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多渠道、全方位扶持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学校除在校园内设立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外,还进一步整合企业资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多家知名企业签订《河北科技学院品学兼优在校生助学合作协议》,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进入 “订单”企业开展带薪实习;利用双休日时间,安排学生进入周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帮助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困难生资助办法
学院设立了“学院奖学金”,主要用于校内教学科研项目和家庭有困难的优秀学生生活的资助。此外,我院还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政策,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办法和措施。
学生宿舍
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寓所配有暖气、直拨电话及传呼系统。生活区设有餐饮中心、洗衣中心、IP电话中心、医护中心、浴室等配套服务机构,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活动中心,完全满足了学校师生的教学生活需求。
食堂
宽敞、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学生餐厅为您的就餐提供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