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4

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

首页>志愿传奇>院校大全
院校大全

佛山市公办专科高职专科
综合类广东省官方网址招生网址招生电话:0757-22327187/22327131/22327132/22323732
院校简介

学院简介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珠三角腹地佛山顺德,占地面积117公顷(1749亩)。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或奖励。学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踏实做事、诚信做人、人格健全”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环境优美、设施良好、制度健全、管理科学,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3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管理、省市共建、顺德政府投资兴建的地方高职院校。1980年9月,顺德建立了广东广播电视大学佛山分校顺德工作站。1984年5年,成立广东广播电视大学顺德分校。1990年广东广播电视大学顺德分校更名为顺德广播电视大学。1993年顺德试办成人学院。1994年12月,顺德成人学院和顺德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成立顺德永强成人学院。1998年6月,顺德永强成人学院、顺德李伟强医护学校、顺德成人中专学校和顺德教师进修学校四校合并,成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筹)。1999年3月,教育部同意建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7月,顺德市委市政府将1924年成立的顺德师范学校和1958年成立的顺德成人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学校迁入位于德胜东路的新校园。

2005年12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高等职业院校立项进行建设,并于2010年通过验收。2009年9月,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第一批立项建设单位,并于2013年11月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

学校现设有9个二级学院1个部(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应用化工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语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校共有专业46个,其中广东省示范性专业8个(家具设计与制造、制冷与空调技术、会计、智能家电技术、数控技术、涂料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以及工业设计专业),2014年第一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3个(酒店管理、物流管理和应用英语)。截至2015年9月,学院共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1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项目9项,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建设项目1项,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项目19项。先后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二等奖10项。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环境优良。学校建筑面积超过5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超过11.7亿元人民币,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拥有校内实训基地19个,实验实训室223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8个。学校有校外实训基地490个, 其中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8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学校馆藏纸质图书达102.57万册,电子图书17600GB。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高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等各类场馆。

学校现建有科研机构及公共服务平台24个。其中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中心3个(中国餐饮业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省家用空调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广东省制冷产品检测中心);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佛山市顺德生产力促进中心);省级研发中心2个(华南家电研究院家电有害物质替代研发中心、华南家电研究院智能家电研发中心);省级培训学院1个(广东顺德创业培训学院);广东省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广东家具工程与装备数字化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院士工作室1个(杨叔子院士工作室);市厅级科研平台3个(广东高校热泵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家具制造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佛山市机电专业群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实践研究基地1个(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基地);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个(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广东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顺德商务和科技服务业创业基地、顺德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顺德政府公共服务平台4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顺德干部培训网络学院、顺德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顺德社区工作学院);社会服务中心2个(顺德老年学研究中心、顺德普通话水平测试暨语言文字工作站);工业设计教育机构1个(顺德工业设计学院)。通过这些平台,服务中小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开发,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与支持。近三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项。自2011年度我校科研经费首突1000万元之后,进入了连年递增的上升通道,2014年超过1400万元,达到1476.3万元。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60项,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9项,市厅级奖49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150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

全校教职工总数907人,其中专任教师694人,高级职称229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校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5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7人,校级培养对象49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4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4人、学校专业带头人26人、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2人,广东省技术能手4人、佛山市创新领军人才1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5714人,成人教育在读学员3263人。2005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共获得全国性比赛一等奖(含特等奖、特金奖、金奖)118个,二等奖(含银奖)195个,三等奖(含铜奖)195个;省级比赛一等奖(含特等奖、特金奖、金奖)206个,二等奖(含银奖)260个,三等奖(含铜奖)258个,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在近五年省级“挑战杯”比赛中荣获特等奖3个,一等奖(含金奖)9个,二等奖(含银奖)15个,三等奖(含铜奖)38个, 并于2012-2014连续三年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奖”。2014年,在“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学校共荣获国赛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个,并荣获“优秀组织奖”;据教育厅统计数据,2014年学校专业技能竞赛总分位居广东省高职院校第一名。近三年学生初次就业率为97%以上,超过全省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而且专业对口率高,起薪高,晋升快,用人单位总体满意率达到90%以上。学生创业能力强。根据麦可思公司调查,学院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达3.8%,远高于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2.2%),也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评价水平(3.2%)。

学校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瑞士、马来西亚、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十几所高校建立和保持了友好合作关系。与TAFE北悉尼学院、美国罗瑞特教育集团、马来西亚UCSI大学、英国Plymouth大学、德国F+U教育集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台湾健行科技大学等开展了长期的教育合作交流。与澳大利亚TAFE北悉尼学院合作开办了高级文凭项目,与英国爱德思合作开办了BTEC HND高级国家文凭项目,与德国F+U(继续教育与转岗教育)教育集团合作,连续多年组织学生赴德国实习,与英国洲际酒店集团合作共建“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与美国罗瑞特集团旗下的瑞士格里昂高等教育学院合作,共建中欧国际酒店管理教育中心。在马来西亚成立了中国高职院校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烹饪学院—马来西亚UCSI大学顺峰烹饪学院。与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签约成为其全球联盟学校。美国饭店协会国际酒店职业资格(顺德)认证中心在我校揭牌。

上级领导高度肯定学校办学成果。2011年7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省委常委、秘书长徐少华,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等领导到学校进行专题调研,汪洋书记充分肯定我校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的人力支持。2009年11月18日,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率领职成司司长葛道凯、原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等到我校调研,鲁副部长认为我校走出了一条能引领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子。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坚持“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按照“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强化专业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加快国际化、信息化发展进程,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

(数据更新至2015年9月19日)

特色项目

与马来西亚UCSI大学合作共建的马来西亚UCSI大学顺峰烹饪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烹饪学院,开创了中国烹饪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先河。与世界酒店管理知名学府——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合作,联合培养高水平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共建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

优势专业
【双一流建设学科】

【全国顶尖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

硕/博士学科
博士

硕士

博士后

学费奖金

奖学金设置

奖助政策

上级奖助学项目:1、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的全日制在校生。奖励标准:每人每年8000元。2、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在校生。奖励标准:每人每年5000元。3、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人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000元。4、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贷款金额原则上本专科生每生每学年最高申请金额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和国家有关利率政策执行。贷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贷款学生毕业后的前三年内只需还利息不需还本金,自毕业第四年起开始偿还本金和利息。我省已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向学生户籍所在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和校园地助学贷款(向学生就读高校申请),学生可自行选择办理。5、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资助对象是户籍在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区,且小学和初中均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小学就读,2013年及以后通过普通高考,考上全日制高校(含省外高校)的少数民族本专科大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0000元,资助周期为本专科就读期间。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族工作部门提出申请。6、南粤扶残助学工程。资助对象是我省户籍当年考入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残疾人大学生。资助标准为专科生每人一次性资助10000元。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大学生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残联提出申请。7、应征入伍服兵役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退役复学后学费减免政策。补助对象是应征入伍服兵役的高校在校生、毕业生及退役后复学的原高校在校生。国家对应征入伍服兵役的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对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含校园地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行代偿,退役后复学的原高校在校生实行学费减免。补助标准为本专科生每人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每学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低于8000元(12000元)的,按照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两者就高的原则,实行补偿或代偿。8、国家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资助对象是退役一年以上,考入我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资助周期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一个学制期。9、广东省退役士兵就读高职院校资助政策。资助对象是复学或通过技能考试考入我省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地为广东欠发达地区的退役士兵。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学年7000元。10、“三支一扶”助学贷款代偿。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继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工作满1年,可申请代偿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11、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奖励5000元/人,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的奖励2000元/人。12、建档立卡。补助标准:7000元/年/生,免交学费(不含住宿费)。13、士官一次性补助。顺德区一次性补助30000元/人。1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医疗保险补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身份证复印件,参加顺德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费用由顺德区财政全额补贴。

学校奖助学项目:1、“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2、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资助对象为广东省当年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最高不超过6000元。3、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生活补贴,300元/人,该项补助与专项资金资助不重复。4、省外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路费补助。省外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须提交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可凭车票申请路费补助,交通工具为飞机、高铁、软卧均不得报销。5、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生活用品。未获得以上三个资助专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给予发放生活用品。6、学校奖学金。学校对学业成绩和素质拓展测评结果,对参评学生总人数18%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为一等奖1200元/人/学年、二等奖800元/人/学年,三等奖600元/人/学年。7、勤工助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工资标准为15元/小时。8、学校扶贫助学基金。学校对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学生给予一次性的扶贫助学金1000-5000元/人。9、特困生减免学费。每年学校给予烈士子女、孤儿等特别贫困的学生减免部分学费。10、诚信自强之星。每年评选出10名诚信自强之星,每人奖励1000元。

社会奖助学项目:目前已设立九个社会奖助学项目,包括“顺德慈善助学金”、“陈智奖学金”、“李佘少鸿优秀贫困生奖学金”、“盈峰励志奖学金”、“阿波罗助学金”、“温暖助学金”、“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奖学金”、“卡特彼勒-森达美信昌助学金”。具体奖励标准、名额、条件等,由学校根据出资方意愿,每年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困难生资助办法

1、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均可申请国家助学免息贷款;

2、设立解困助学基金,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3、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而辍学。

校园生活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为公寓式宿舍,环境舒适优美,设备先进完善,两座相连,中间为花木大庭院,周围草坪绿树绿篱环绕。宿舍有二房一厅和三房一厅,每房住4人,前后阳台,有独立卫生间,配有太阳能热水,厅内有餐桌、电视柜、饮水机和电话。房内每人配有一套组合式高架铁床、电脑桌、衣柜和书架等。学院现有两个学生饭堂和一个西餐厅,饭菜由学生自选,统一用校园卡进行消费。学院商务楼有面包店、甜品店、超市、水果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