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8年在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获优秀等次,2011年被评为“安徽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年被确定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同年获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获批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创建于1964年,始终秉承“明德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遵循“专家治学、名师兴校、科研强校、特色扬校”的办学方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根本、以特色为生命”的办学理念,把握“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培养财贸精英”的定位,积极为供销合作事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院现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500余亩,主校区坐落在合肥市大学城,设有大位会计学院、雪岩贸易学院、行知管理学院、茂荫财金学院、朱熹文旅学院、云桂信息学院、宾虹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中专部等十大教学机构以及高职教育研究所、商业自动化研究所、供销合作经济研究所、农村电子商务研究所、新力金融研究所等五大研究机构,开设管、工、经、文、艺、农六大门类35个专业,目前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50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超过20%,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超过70%,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超过70%,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正教授21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8人,省级教学团队10个,40位教师先后荣获省部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坛新秀等称号。
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保持财经商贸类传统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行业需求型、新生业态应用型、新兴技术操作型、岗位技能复合型四大类专业,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学院牵头组建了安徽财贸职教集团,探索促进职业教育链与产业发展链的有效对接,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的有效路径。学院积极实行开放式办学,与新加坡、爱尔兰等多个国家的院校开展了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学院坚持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在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各级各类研究项目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14年初,学院启动“12315”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重点建设10个具有学院特色的品牌专业,开发建设20门具有样板示范效应的课程,拓展建设30个具有深度融合性质的实训基地,推荐树立10名德才兼备的教师典型,遴选培养50名核心课程的首席教师,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蓄新的力量。
学院注重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获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实践园、三创与孵化服务中心以及50多个校内实训室、20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融“教、学、做”为一体,积极创建“校中厂”、“厂中校”,使课堂延伸进企业,使企业连接到课堂。学院不断推进学历教育加职业培训的培养模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认证接轨,同时积极组织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和全省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彰显了学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显著成果,被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学院不断创新特色素养教育的路径和载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针对学生在校的五个学期,积极推行爱心教育、形象教育、责任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五阶段五主题”财贸素养教育活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道德素养为基石,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学院坚持在弘扬徽商文化、推广徽商精神方面积极贡献一己之力,注重以徽文化和徽商精神夯实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广大毕业生展现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勤于钻研、善于协作的良好素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多年来,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学院4次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系统搭建面向全体、循序渐进、贯穿全程、夯实基础、激发个性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平台,不断改进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培育创新创业团队,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和育人环境,被安徽省教育厅授予“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
学院在稳步提升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增强服务供销社事业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行业企业的发展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作为首批全国供销合作社培训基地,学院广泛开展了以面向“三农”为主的各级各类培训工程项目以及非学历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实现了教育培训资源的社会共享,取得了明显的行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学院依托行业办学优势,将供销系统内企业作为学院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育基地,学院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学院挂职任教,校企合作开展“双基双挂”工程,实现了校企双赢。同时,各教学院系成立了相关研究所,努力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内涵发展,打造办学特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院连续15年被认定为省直“三优”文明单位,近年来相继荣获“全国特色示范院校”“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先进单位”“全省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合肥市文明单位”“合肥市平安校园”等多项称号。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紧紧围绕科学定位、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努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积极推进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断为服务行业发展和建设美好安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困难生资助办法
一、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哪些形式?
答: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校奖学金、学校助学金、勤工助学、绿色通道、学费缓交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何申请学生资助?
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须提交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确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见《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由学校根据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以班级民主评议方式认定,分为特殊困难、困难、一般困难三个档次。
为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学校在新生入学报到现场,设有“绿色通道”。对持申请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证明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学校一律采取暂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先办理新生入学手续。对尚未申请办理助学贷款且缴不齐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学校采取缓缴或减免学费等方式,先办理新生入学手续,新生入学后,根据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具体情况,经学校认定后采取不同措施给予相应的资助。
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为辅。此外,学校还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困倍增计划等,以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何申请国家助学金?
答: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分为三个档次:4000元、3000元、2000元,每学年评定一次。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何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答: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简称学生)发放的,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用以支付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办理时不需要担保或抵押,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贷款学生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本县(市、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须在新学年开学前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向家庭所在县(市、区)的教育部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贷款申请,农村信用合作社助学贷款直接到农信社申请。借款人每学年申请的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8000元。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部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入)共同负担。
五、如何申请勤工助学?
答: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向学校提出勤工助学的申请,接受必要的勤工助学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再由学校统一安排到院内的岗位上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
六、其他资助政策有哪些?
答:学校学费减免: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依规程实行减免学费政策。
学校奖助学金:学校奖学金按照学生成绩和在校表现综合评定;学校助学金根据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评定。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通过助困倍增计划予以资助。
可登陆安徽省学生资助网(http://xszz.ahedu.gov.cn/)或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网站(http://www.afc.edu.cn),查阅相关学生资助政策。
咨询电话: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学生处学生资助中心0551-63865899
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详情见招生计划表。
宿舍:
学生宿舍生活设施齐全,条件良好。有4人间、6人间和8人间可供选择。宿舍内床铺、桌椅、衣柜等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卫生、安全、舒适。宿管亲切亲切、热情、负责,努力为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和谐的宿舍环境。
食堂:
学校设有多个学生食堂,每个食堂都设有不同风格的小窗口,设施先进,环境优雅,食材卫生,饭菜花样繁多,质优价廉。学校为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以及营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会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