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学院前身是1947年由云南昭通南迁至文山的国立西南师范学校。1955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国立西南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云南文山师范学校。1958年,在文山师范学校内开办文山人民大学,招收师专和医专各一个班,后因故停办。1977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在文山师范学校附设师专班。198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文山师范专科学校,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1992年更名为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在“老、少、边、山、穷、战”地区办学,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目前,学校占地面积877.25亩,校舍面积25.76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74.17万册,固定资产总值近4.12亿元,设备总值6458.93万元;有在职教职工593人,其中专任教师425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58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38人,10余位教师先后被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学校下设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文山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3个学术科研机构,建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三七研究基地” “云南省三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云南省三七农业工程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三七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中心” “赵大庆专家工作站”等省级研究中心、实验室和专家工作站。综合性学术期刊《文山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下设人文学院、政法经济学院、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三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2个二级学院,有48个本、专科专业(本科36个,专科专业12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历史学、法学、管理学、农学9个学科门类。现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5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 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云南省教学名师3人,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5人,入选“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人;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升本”以来,教师获各级各类课题立项3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2项;出版学术专著43部,参编著作、教材30余部,获国家专利授权12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项,13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0余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1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2246篇,其中核心期刊199篇,SCI、EI收录49篇。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立足文山,面向云南,对接南亚东南亚,常年聘请美国、英国、越南等国外籍教师到校任教,先后招收200余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派出200余位师生赴欧美和东南亚国家留学、访学。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256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3454人。已向社会输送30000余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和10000余名成人本专科学生,培训各级各类学员40000余人次,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炼出“博思审问,明德笃行”的校训,“存疑存思,追求真理”的学风,“言传身教,尽器弘道”的教风,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 “云南省文明学校”。涌现出“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霜福伟,中央电视台推评的“最美村官”潘志艳、“最美乡村教师”周凤慧等一批享誉全国的先进典型,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目前,学校正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调结构、强内涵、促发展,努力建设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开放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奖学金设置
文山学院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资助措施
一、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资助措施
1.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2.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级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社会捐资助学的奖、助学金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在校学生。
3.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我校助学贷款有校园地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符合条件的新生在入学后可向所在学院和学生工作处申请。
4.勤工助学。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向学校各用工部门提出勤工助学的申请,接受必要的勤工助学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后,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5.学费减免。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在毕业离校前给予减免学费。
6.特殊困难补助。学校每年设立专项助困资金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殊困难补助。
食堂:
学校食堂有大众口味食堂、特色餐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要求,价格公道实惠;物美价廉。
宿舍:
我校住宿条及收费标准大体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4人间,家具配置为:组合家具(上面床、下面电脑桌、衣柜)、椅子、独立卫生间、阳台;第二类是6人间(800元/生·学年),家具配置为:上下床、电脑桌、椅子、衣柜、书架、壁柜;第三类是8人间(600元/生·学年),家具配置为:上下床、六抽桌、椅子、物品架、壁柜;根据学校“集中住宿,统一安排”的原则,新生进校统一安排,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调整到第一、二、三类宿舍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