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6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一一太宰治

首页>志愿传奇>院校大全
院校大全

商丘市公办本科地市重点
师范类河南省官方网址招生网址招生电话:0370-3057991/0370-3057992
院校简介

商丘师范学院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商之源、华商之都——河南省商丘市,北依风景优美的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南望历史上人文荟萃的归德古城和应天书院;地处京九铁路、陇海铁路,310、105国道、济广和连霍高速公路交汇的黄金交通枢纽之地。商丘师范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归德府中学堂”,几经分合,历经商丘师范专科学校、商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商丘师范学院。

学校现有平原路、文化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生源遍布全国28个省、市(区)。学校教学设施完备,建有现代化的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演播厅和体育场馆。图书馆馆藏丰富,馆藏纸质图书170万册, 电子资源数据库17个。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6亿元。学校环境优美,校园内有春明湖、夏梦湖、秋韵湖、冬泰湖和文秀山,亭台水榭、荷花垂柳、碧波荡漾、湖光山色。

学校设有20个院系,3个教学部,现有64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涵盖10大学科门类,逐步形成了以文、理学科为主干,以工学、艺术学为新的增长点,基础学科力量强、应用学科前景好、新兴学科生长快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目前拥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省高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学校坚持高层次人才强校战略,努力营造一流师资队伍,大力引进“应天学者”、“特聘教授”等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622人,其中专任教师1150人,教授、副教授390人,博士197人,硕士649人。20名教师被聘为其它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坚持以各种技能竞赛为抓手,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与英国伍斯特大学、美国卡普兰大学等国外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从俄罗斯、韩国、尼日利亚等国招收留学生,逐步形成了“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学校加强科研与学科平台建设,已建、在建各级各类科研平台31个,其中已建成“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生物质降解与气化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功能材料合成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厅级科研平台。

学校坚持科研服务社会的理念,走本土化、特色化的科研发展之路,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带动战略,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逐年递增。截至2014年,我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项,其中国家重点项目1项。

学校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己任,建有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多形式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新路子。

春风化雨潜入夜,润物育人细无声。学校始终不渝地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着力培养博大、厚重、睿智的大学精神,传承“应天归德,智圆行方”的校训,弘扬“学以求真,行尚笃信”的校风,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思想保证。

学校高度重视地域文化的研究工作,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时代重任。学校现有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梁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和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取得了一大批卓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社科研究基地群。

学校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高校“五好”党委等4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被公众媒体评为123所“中国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河南省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本科)”、“河南省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省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 在第六届河南省高等教育就业公信力调查评选活动中获得“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河南应用技术类型十佳示范高校”两项殊荣。

特色项目

优势专业
【双一流建设学科】

【全国顶尖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

硕/博士学科
博士

硕士

博士后

学费奖金

奖学金设置

我院学生奖学金分为专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

1. 师范类专业奖学金获奖面为100%: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1100元(享受面5%),二等奖学金每人每年700元(享受面20%),三等奖学金每人每年300元(享受面75%)。

2. 非师范类专业“优秀生”奖学金获奖面为40%: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1100元(享受面5%),二等奖学金每人每年700元(享受面15%),三等奖学金每人每年300元(享受面20%)。

3. 国家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的发放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4000元(享受面约3‰),省政府奖学金每人每年3000元(享受面约5‰)。

4. 单项奖学金旨在奖励在某些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学生,奖金数额为100—1000元。

校园生活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楼外貌 食堂

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