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是在营口大学园基础上设置的本科院校。2009年1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营口市人民政府与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合作建设营口大学园。历经四年合作办学,营口大学园各项办学条件达到了教育部规定设置本科院校的基本标准和要求。2013年4月,教育部批准建立营口理工学院。
学校为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5所基地学校之一,首批辽宁省全面向应用型转变的10所试点院校之一,辽宁省首个加入全国应用技术联盟本科院校。
学校发展目标是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发展定位是,构建以工学为主,兼有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及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基础知识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营口,服务辽宁,面向行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现有在编教职工424人,其中教师231人,副高级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7.14%;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8.27%。2名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14名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选。
学校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物流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制造工程等26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评为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
学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参加各领域学科竞赛累积超过10000余人次,1000多人次获奖。获得2016中国机器人大赛旅游探险项目一等奖,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机器人大赛自动分拣机器人项目一等奖。获得2017蓝桥杯大赛一等奖、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85项。目前,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5575人。
学校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任南琪院士团队、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蒋建春院士团队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组建申报“辽宁省化学助剂合成与分离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成立了辽宁省临港经济校企联盟、辽宁省应用技术教育研究中心、营口城市研究院、辽宁(营口)自贸区研究院等新型智库平台。与营口市铝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中心共建营口市铝产业发展研究院。获批营口市“企业•博士双创计划”项目26项、营口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50项。开展横向科研项目及地方政府委托项目80项。获批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项、指导计划项目34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4项,省级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1个,辽宁省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学校注重加强校际、校企合作。先后与南京工程学院、辽宁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营口供电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企事业单位共建8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营口锻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营创三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辽宁富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营口阿部配线有限公司、石钢京城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等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先后被辽宁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不断完善办学条件。营口市委、市政府在营口北海经济开发区划拨面积约148万平方米土地建设新校区,并将新校区建设项目列入2020年营口市政府民生工程。新校区将按照“科学化、现代化、信息数字化、生态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成为具有地域风格、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智慧校园。新校区一期总建筑面积约26.8万平方米,占地87.3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2亿元,能够满足8500人学生规模需求。
面向未来,营口理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夯实办学基础,凝练办学特色,为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贡献。
奖学金设置
本校设立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长助学金和学校奖学金。本校优先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
奖学金: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省政府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一等4000元/年,二等2500元/年。校长助学金:3000元。
学校奖学金分综合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
综合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2000元;二等奖学金每人每年1000元;三等奖学金每人每年500元。
困难生资助办法
本院设立多种助学金:
(一)国家助学金: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额度为每人每学年平均3000元;
(二)学院助学金:由学院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额度为每人每学年1000—3000元;
(三)专项助学金: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额度由捐资团体或个人确定;
(四)临时困难补助金:由学院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大学生,额度视情况确定。
本院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入学前到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详见入学通知书),用来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每人每学年贷款总额不超过6000元。
本院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且学有余力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由学院设立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或由学院介绍的校外勤工助学岗位,按月为其发放工资,用于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生宿舍
生均宿舍面积22.8平方米
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环境整洁,寝室有网线,上床下桌,有鞋柜,阳面寝室有阳台,高层寝室有电梯。无独立卫生间,每层设有1-2个公共卫生间。宿舍楼内设有热水房,洗衣房,可自助扫码洗衣。食堂
两个学生餐厅,一个教工餐厅。
学校会以本地时令食材为主,营养均衡,卫生安全,色香味俱全。餐厅饭菜的种类较多,有粤、湘、川、鲁、东北等地的口味,配有清真档口。平均伙食标准
生活费:平均每月1000-1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