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6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一一太宰治

首页>志愿传奇>院校大全
院校大全

抚顺市公办本科地市重点
理工类辽宁省官方网址招生网址招生电话:024-56865000
院校简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

建校70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艺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培养的12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的管理及技术骨干。

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有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1890亩,总建筑面积53.2万平方米,纸质、电子藏书293.43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42个,各类运动场所面积9.15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76亿元。学校设有1个学部和18个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9130人。学校是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机械、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翻译(MTI)和艺术(MFA)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1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4个、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含硕士领域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建有省级一流本科示范专业10个、优势特色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重点支持专业2个;获批省级实验教学、实践实训等中心和基地28个、资源共享课9门、视频公开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教学成果奖26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广泛开展,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702项、省部级奖励1439项,被团中央确定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KAB创业俱乐部高校。

学校建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53人,其中教师11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25人,高级职称教师479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32人。学校引进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2人。现有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辽宁省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3人、千人层次26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2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辽宁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6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4人,黄大年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

学校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6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辽宁分公司组建了石油化工联合实验室,与抚顺市人民政府、中石油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建立了辽宁省石油化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与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校积极参与辽宁“一带五基地”建设、“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先后选派278名教授博士深入全省176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服务,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咨询300余次,收集技术信息500余项,培训各类人员100余人,解决了200余项技术难题,突破国家“卡脖子”技术1项,5项成果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一流学科2019年重大标志性成果。

学校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韩国等17个国家的47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开展本科生“2+2、1+2+1、2+1+1”等培养项目;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开展“4+1”研究生培养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单位,有在校留学生近千人。

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秉承“问学穿石、修身诚化”校训,传承办学优良传统;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总结凝练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新时代雷锋“五个一”精神,连年举办雷锋精神论坛,建成的雷锋精神育人展馆获批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风华青年宣讲团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创建了“百家讲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文化品牌,建有羽毛球、击剑两个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等荣誉称号,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党委、文明单位、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雷锋学郭明义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2020年1月)

特色项目

卓越工程师计划

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采用“3+1”模式,即3 年校内基础课

程学习,1 年校外实践学习;开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等。                                                                                                                        中外合作办学                                                                        

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开展本科生“2+2、1+2+1、4+1”等培养项目,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等高校开展“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优势专业
【双一流建设学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过程装备与控制

油气储运工程

应用化学

【全国顶尖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

硕/博士学科
博士

硕士

化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商管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

物理学

土木工程

博士后

学费奖金

奖学金设置

1、国家奖学金:中央政府出资设立,每学年评定一次,奖金额度为每人8000元,颁发奖励证书,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2、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出资设立,每学年评定一次,奖金额度为每人8000元,颁发奖励证书,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3、中石油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奖金额度为每人6000元,颁发奖励证书。

4、粤港澳校友英才奖学金:由学校粤港澳校友捐资设立,每学年评定一次,奖金额度为每人3000元,颁发奖励证书。

5、勤奋奖学金:学校出资设立,每学年评定一次,一等奖学金为每人1500元,二等奖学金为每人1000元。

6、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奖金额度为每人5000元,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7、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大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助学金额度为一等每人4000元,二等每人2500元。

8、国家助学贷款:按有关规定办理。

9、勤工助学:为家庭经济困难且学有余力的在籍学生提供若干勤工助学岗位,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获得一定实践经验。

10、临时困难补助:视情况按有关规定发放。

困难生资助办法

1)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奖金额度为每人5000元,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2)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大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助学金额度为一等每人4000元,二等每人2500元。

3)国家助学贷款:按有关规定办理。

4)勤工助学:为家庭经济困难且学有余力的在籍学生提供若干勤工助学岗位,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获得一定实践经验。

5)临时困难补助:视情况按有关规定发放。

校园生活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硬件条件良好,安保体系完善,配套设施齐备,楼内设有文体活动室、阅览室、自习室,方便学生自行安排业余文化生活,周边综合性服务一应俱全,满足学生追求个性化住宿生活。拥有一流的公寓管理人员队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管理实现高度智能化,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便捷服务。公寓园区内有花圃亭台,春夏时节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是闲暇漫步和小坐休憩的理想场所,毗邻的运动场地开阔宽敞,健身器械多种多样,方便平日体育锻炼。标准的现代化公寓为学生带来时尚温馨、舒适宜居的集体生活体验。

食堂

餐饮服务中心分为学生食堂,民族食堂和教工食堂三部分,营业面积近万平方米,各食堂整体环境宽敞明亮温馨。餐饮服务中心始终以“民以食为天下”为服务理念,以“用心做好每一餐”为服务宗旨,把学校食堂办成“家”一样的感觉,“家”一样的味道。餐饮中心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工作,做好明厨亮灶工作,对菜品推陈出新,增加主副食的花色品种,做到了伙食结构合理、品种繁多、富有特色、营养均衡、饭菜可口,更好地满足广大教职工学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