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主校区坐落于上海松江大学城。松江校区占地近1300亩,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一座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园林化的美丽校园矗立在浦江上游,镶嵌在佘山之侧,为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经过近40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学校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及全国十二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示范建设高校之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2个本、专科专业(含方向),全日制在校生20000多名,硕士研究生1500多名。学校各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除外)实行完全学分制,标准学制4年,学生可在3至6年内完成学业。
学校始终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坚持建设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办学定位,构建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学校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育人理念,按照德才兼备、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卓越工程教育为引领,构筑了与行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培育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优秀工程师、经济师和设计师的摇篮。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服装学院、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社会科学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工程实训中心、女工程师学院等21个学院(部、中心)。拥有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府公共决策支持”研究基地、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分中心、上海市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上海飞行仿真技术研究中心、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激光工业技术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校拥有8万平方米的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是教育部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还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学校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建设了一批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被列入上海市教委“高峰学科”建设计划,“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和“高强激光智能加工装备关键技术产学研开发中心”被列为上海市地方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现代民航工程及管理”等学科先后被确立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培育)学科;“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现代交通工程”学科被上海市教委批准为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会展艺术与技术创新中心”被上海市教委确定为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上海创意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上海市科委确定为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服装创意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现代公共服务平台”被列为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学校一贯重视和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秉承开放式办学的理念与战略,以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卓越人才为目标,积极嫁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典、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高校和著名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学校自2001年起先后与法国巴黎时装公会教育集团、韩国东西大学、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等合作举办6个本科学历项目,4个本科非学历项目,22个学分互认项目,促进学生海外学习和学术交流。
产学合作教育作为学校多年来凝练形成的办学特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在全国率先构建并推进了“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2006年学校被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学会授予全国第一家“中国产学合作教育示范基地”。
学校毕业生具有较强就业竞争优势,活跃在全国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受到企事业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全校教职员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乘胜前进,在创建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征途上再创新业绩,实现新跨越!
卓越工程师计划
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采用“3+1”模式,即3年校内基础课程学习,1年校外实践学习;开设专业:车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服装设计与工程、机械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结合双方优势,建立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开设专业: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铁道工程、交通运输专业,其中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分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中瑞合作班
与瑞士库尔技术与经济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创办,培养适应跨国企业尤其是涉外旅游机构国际商务活动需要,掌握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营销等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在跨国企业尤其是涉外旅游机构从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旅游营销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工作,符合国际标准的复合型国际旅游及商务管理技术技能型人才。开设专业:国际商务(旅游及商务管理)。
中法合作班
与法国巴黎时装公会教育集团国际时装学院合作办学的项目,依托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培养;采用法语、英语双语教学;开设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
中韩合作班
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办学的项目;韩国东西大学数字艺术设计专业在韩国数字设计学科国家教育部评估中名列第一名;开设专业: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设计
工商管理
交通运输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设计学
奖学金设置
我校构建了以奖学金为激励措施,以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为支柱,以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为辅助的立体式帮困体系,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努力做到不让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学生成长成才。
(1)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8000元/年/生。
(2)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5000元/年/生。
(3)上海市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8000元/年/生。
(4)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平均资助标准3000元/年/生。
(5)助学贷款:是以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免担保、免抵押信用贷款,用于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学习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贴付。
(6)校内奖学金:主要有优秀学生奖学金和自强奖学金2种。其中,优秀学生奖学金用于奖励我校品学兼优的在校生;自强奖学金用于奖励我校品行兼优、自强不息的家庭经济困难在校生。
(7)校内助学金:用于补贴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开支。
(8)勤工助学:学生可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9) 学费减免: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
(10)其它资助项目:除上述资助项目外,学校还设立了绿色通道、临时帮困、医疗帮困等学生资助项目。
宿舍:
学生宿舍生活设施齐全,条件良好。有4人间、6人间和8人间可供选择。宿舍内床铺、桌椅、衣柜等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卫生、安全
、舒适。宿管亲切亲切、热情、负责,努力为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和谐的宿舍环境。
食堂: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完善的食宿设施与服务,努力为广大学生创建健康文明、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设有多个学生食堂,每个
食堂都设有不同风格的小窗口,设施先进,环境优雅,食材卫生,饭菜花样繁多,质优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