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规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现有19个教学机构,开设本科专业35个,其中8个国家特色专业,10个广东省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019年12个专业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日制本科生13588人,研究生5564人,留学生1043人。本科生与研究生年度招生比例1.67:1,博士招生规模位列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2,在广东所有高校中排名第3。 学科建设: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医学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在全国独立医科院校中排名第二。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 人才培养:学校是国家13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唯一一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试点高校,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61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1项。近年来,本科毕业生中先后涌现出侯凡凡、夏照帆等多名两院院士。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临床医学通过率最高排名全国第4,中医学3次排名全国第1。2017年本科生获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2008年以来,学校是广东省唯一一所连续5届获“创青春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高校;2015年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特等奖1项,总分位列全国高校第27名;近两届竞赛成绩位居全国医药类高校第2。2015年以来,先后有2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6人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或提名。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我校2018年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名全国第79名,居独立医科院校第4名。 师资队伍:现有国家级人才152人次,省级人才342人次,其中院士3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4人,长江学者11人,国家杰青15人,国家特支计划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国家“优青”9人。 科学研究:现拥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86个,其中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各1个。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各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先后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级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5项、全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3项,获奖总数居省属高校第1位。4项科技成果入选全国年度科技十大进展。现有4人次在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各专科分会任主委。连续三个五年计划牵头承担了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获得滚动支持。2019年获国家自然基金277项,立项数居全国独立医科院校第2位,连续4年跻身全国高校30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类项目,连续7年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综合评价得分位列全国医药大学学报类期刊第1位。 医疗实力:现有13所直属附属医院,展开床位数超过12600张,年诊疗量超过1645万人次。拥有1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0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2个广东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附属南方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牵头建设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综合实力在复旦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位居第17名。 (更新时间:2020年3月)
卓越创新班
按照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双语教学,采用小班教学模式;主干课程采用和国外同步的教材,部分课程聘请外籍教师上课;实行全程导师制;并有众多机会赴国外进行交流学习;毕业后,有更高的比例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或直接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
生物医学工程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中医学
医学检验
护理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学
药学
护理学
特种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心理学
生物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特种医学
医学技术
护理学
公共管理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生物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奖学金设置
1、新生奖项
★状元奖学金:100000元/人。奖励被我校录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文、理科总分状元。
★优秀新生奖学金:3000元/人。奖励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高分的新生。其中广东省奖励3名。
★专业奖学金:2000元/人。奖励第一志愿报我校、被所报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的本专业中最高分新生,每个专业奖励1名,文理科分别奖励。
( 新生如符合多项奖励标准,则按最高级别奖项予以发放,奖金不作累计发放。)
2、在校生奖项
★优秀学生奖学金,800-2000元/人•年,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单科成绩优胜奖,200元/人•科,奖励在各门课程考试中成绩第一的学生。
★国家奖学金。学校每年组织参加评选,奖励金额为4000-6000元/人•年。
困难生资助办法
★国家助学贷款。中国工商银行已与学校签订协议,承贷银行可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勤工助学。学校设有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上岗者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后可获得相应的报酬。
★专项困难补助。学校每年从校友基金中划拨4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资助特困生的生活补贴。
★临时困难补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因重病住院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学校视情况给予100-1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
★学费缓交或减交。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不能按时交纳学费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提交相关证明,经学校审批同意后,可以延期交纳;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提交相关证明,经学校审批同意后,可以适当减交。
学生宿舍
校本部、顺德校区分别建有国内一流的4人一间的学生公寓,每间宿舍有卫生间、洗澡间,由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热水。宿舍内全部通电话、通网络。食堂
有能容纳6000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食堂,内部配有中央空调,并设有全国各地的风味一条街。学校目前有包括一家四星级宾馆在内的多间宾馆餐厅可供学生及临时来校的家长住宿和用膳。学生食堂供应品种多、时间长。平均伙食标准
伙食费:每人每月约需600-100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