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6年,建校基础是成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也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唯一省属高校。学校秉承“崇德远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笃学精业”大学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体办学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均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现有三元里和大学城两个校区,占地1377亩,建筑面积78万多平方米。专任教师1373人,其中正高职称384人,副高职称458人,有一批以国医大师禤国维、周岱翰为代表的著名专家教授。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1370人、专科生688人,博士研究生生937人、硕士研究生3689人。二级学院16个,本科专业30个,横跨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6个一级学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3个二级学科及中医、中药、护理3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其中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重经典、强临床”是学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80年代中期,学校率先启动经典回归临床的教学改革,把四大经典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实施“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促进医教协同发展。“‘重经典、强临床’高素质中医人才特色培养模式”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始终名列前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培养质量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科研工作坚持突出特色,彰显优势。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领衔的“脾虚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得199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终身教授王建华领军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标志性成果“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于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袁浩教授牵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学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学校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加了国家“523”防治疟疾项目,在临床上证实了青蒿素抗疟功效,为青蒿素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国桥教授团队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重点建设了广东省中医科学院、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心、现代南药工程技术中心、岭南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1个。
学校一直与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合作开展抗疟研究。我校研发的双氢青蒿素哌喹复方新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纳入2010版(第二版)和2015版(第三版)《疟疾治疗指南》。由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4代青蒿素系列复方抗疟药,被列为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对外合作项目,被当作“国礼”赠送给许多非洲国家。第四代青蒿素复方已取得包括美国在内的38个国家的国际专利保护,32个国家的商标注册,在24个疟疾流行国家上市销售。我校宋健平教授科研团队在科摩罗国合作实施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有效地遏制了当地疟疾流行,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第一次疟疾零死亡,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我校青蒿抗疟团队创新的复方青蒿素全民服药以清除传染源的方案纳入《恶性疟的全民服药-现场实施手册》,为全球加快疟疾防治进程贡献了中医智慧。
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中医药强省建设。现有直属附属医院6所(含与政府共建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0所。直属附院病床数 8000多张、年门诊总量超1200万人次、年出院总量超25万人次。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的医院之一;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同行第一,连续6年位居“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榜首,连续5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第三附属医院为广东省唯一的三级甲等骨伤专科医院。“非典”时期,我校附属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中医专家组组长单位,主张中医药早介入,临床效果突出,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可。
学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与省内外15个地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帮助农民精准脱贫、促进山区乡村振兴。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等著名医药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和胃止痛胶囊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并畅销全国。近3年,学校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让及技术转移工作,转让科技成果合同经费达5000万元。在全省指导建立了50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00多万亩。
学校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塑造了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学校建设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一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广东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编写出版的《通俗中医药丛书》、《岭南中医药文库》等大型图书,与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悬壶岭南》等影视作品,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领域的重点项目。
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万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目前,在校国际及港澳台学生超过3000人,其中学历教育学生超过2300人,规模居全国同类院校首位。近年来,学校依托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港澳高校开展了72个师生交流项目,共有2045名港澳高校师生来校进行学习和交流。与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港澳高校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中医药防治免疫疾病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联合实验室”。在澳洲、瑞典、马拉维等地建立了5个国家级中医药海外中心和5个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
学校目前与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开展国际医疗科研项目有:与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合作开设“临床研究的原则和实践”远程学习课程,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乌普萨拉大学共建中草药联合研究中心,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共同进行中医传统证据的整理、挖掘,开展高水平的临床研究,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院开展关于免疫学研究,与美国麻省总医院签约合作在珠海横琴建设麻省总医院中国医院。学校为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政府奖学金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基地。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和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我省首批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建设单位。学校为学校积极投入全球卫生治理,认真执行海外医疗援助工作,由我校整建制派出的第八批援加纳医疗队赴当地执行任务。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临床医学
药学
护理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奖学金设置
凡被我校录取,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到和注册手续的全日制普通本科新生(不含少数民族预科生、内地高中班学生、台港澳侨学生等),达到如下条件者均可获得新生奖学金。
(一) 普通类考生
1.施行本科批次合并录取的省份,高考原始总分高于该省(直辖市、自治区)本科线或本科A段线200分(含20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6000元/生,受奖励人数不超过该省(直辖市、自治区)该类录取总数的5%,如超过则在受奖范围内按总分由高至低奖励考生。超过本科线或本科A段线220分(含22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8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超过本科线或本科A段线240分(含24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10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
2.尚未施行本科批次合并录取,以及分段录取的省份,高考原始总分高于该省(直辖市、自治区)一本线或一段线60分(含6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6000元/生,受奖励人数不超过该省(直辖市、自治区)该类录取总数的5%,如超过则在受奖范围内按总分由高至低奖励考生。高考原始总分高于一本线或一段线80分(含8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8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高考原始总分高于一本线或一段线100分(含10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10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
3.海南生源高考标准总分高于该省(直辖市、自治区)本科A段线200分(含20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6000元/生,受奖励人数不超过该省(直辖市、自治区)该类录取总数的5%,如超过则在受奖范围内按总分由高至低奖励考生。高考标准总分高于本科A段线240分(含24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8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高考标准总分高于本科A段线260分(含26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10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
4.江苏生源高考原始总分高于该省本科线40分(含4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6000元/生,受奖励人数不超过该省(直辖市、自治区)该类录取总数的5%,如超过则在受奖范围内按总分由高至低奖励考生。超过本科线60分(含6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8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超过本科线80分(含8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10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
(二)体育类考生
体育专业生和体育尖子生:高考原始文化总分高于该省(直辖市、自治区)该类一本线100分(含10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6000元/生,受奖励人数不超过该类录取总数的5%,如超过则在受奖范围内按总分由高至低奖励考生。中学阶段在省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全运会、锦标赛、冠军赛、单项比赛中获前六名,奖励人民币8000元/生,受奖励人数不超过该类录取总数的5%。中学阶段获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入学经学校组织专家组确认),奖励人民币10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
高水平运动员:获健将级、武术武英级运动员以上等级;获亚洲前三名、世界前六名,视运动员运动水平由学校研究确定奖励金额。
高考原始总分相同时,如有高考成绩排名,按高考原始总分排位;如无高考原始成绩排名,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位。单考成绩的排序为:文科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文科数学、外语;理科类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困难生资助办法
1.根据国家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学校建立了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扶助金及国家助学贷款等多元化奖学助学体系,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保证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健康成长。 2.学校的奖(助)学金项目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特困生临时伙食专项补助、学年综合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学金、优秀实习生奖学金、邓铁涛奖学金、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曹倩仪奖学金、曹倩仪助学金、罗元恺、郑德基中医药教育奖学金、仲明助学金、万名学子教材捐助活动、同兴奖学金、慈济助学金、新长城自强助学金、何恩惠助学金、周密助学金、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助学金、广东省体育彩票助学金、王老吉奖学金、王老吉助学金、君元奖学金、新疆少数民族助学金、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奖学金、邓铁涛非医攻博专项奖学金、一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台湾校友研究生奖学金、靳瑞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学金、优秀毕业研究生奖学金、荔博园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学金、仲景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等。
学生宿舍
学生公寓:四人一间,独立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独立厕所的洗浴间,有线电视插口,电话,宽带上网插口,床,书桌,衣柜
食堂
两间饭堂各有什么特点呢?
饭堂介绍:饭堂出品,美味可口;菜式种类,琳琅满目,推陈出新,风味长廊,中西结合;价钱实惠,品质保证,安全放心,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学校是最便宜的。
饭堂营业时间是多少呢?都是提供什么呢?
早餐:7:00~9:00
中餐:11:00~12:45
晚餐16:00~18:45
夜宵19:0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