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6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一一太宰治

首页>志愿传奇>院校大全
院校大全

北京市公办本科小985
理工类教育部官方网址招生网址招生电话:010-62331534
院校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 211 工程”和“ 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1960 年和 1978 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区。

学校的前身是焦作路矿学堂,始建于 1909 年,位于河南焦作。 1931 年,更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 1938 年,学校西迁并与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的工学院联合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 1946 年,焦作工学院复校并于 1949 年回迁焦作。 1950 年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 1952 年院系调整期间,天津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 1953 年,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 1970 年,学校迁至四川合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 1978 年,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恢复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1988 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1997 年,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1998 年恢复招收本科生; 2000 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3 年 1 月,经中央编制部门批复同意,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名义办学。 1997 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6 年成为“ 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毛泽东同志“开发矿业”的题词曾激励着一代代矿大人为事业不懈奋斗;邓小平同志亲笔批示指引学校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中兴之路;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学校科研工作并为我校建校 90 周年题词;胡锦涛同志为我校建校 100 周年发来贺信。 100 多年来,学校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的努力奋斗,学校铸就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了“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校风、“好学力行”的学风,积淀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上级主管部门、煤炭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在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资源、环境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机械、信息技术、生态恢复、管理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

学校现有 62 个本科专业,有 16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35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69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173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12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 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8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1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1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教育部 2012 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分别排名第一、一、三、四位。

学校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各类教职工 911 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 150 人,副教授 188 人;博士生导师 134 名,硕士生导师 212 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 74% 以上。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4 个,拥有 1 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7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7 人;先后有 7 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0 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4 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 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4 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 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4 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 人分别获孙越崎能源大奖, 5 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3 人被评为“ 全国优秀 博士后”。

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积极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广大毕业生当中许多人已成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及行业发展的科技精英、管理骨干和领军人物。学校先后有 8 个专业荣获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 8 个专业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项目,“安全工程”专业在全国第一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998 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国内外科技竞赛千余人次获奖;先后有 8 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目前全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5902 人,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 6681 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 2582 人,留学生 30 人。

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和国家及行业的战略需求,学校致力于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十五”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22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232 项。在研科研项目 770 余项,研究与发展经费快速增长。学校建设了完备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拥有 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 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 79 万余册,电子图书 55 万册。

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校理事会为平台大力推进社会服务,校理事会成员单位发展到 83 家;建成了我国首家以能源与安全为特色的科技园 --- “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和“中国矿业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并与北京市共建能源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与国内 10 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联合发起成立“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与 21 所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 80 余所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相关学科开展了学术交流;多次举办了国际煤岩学委员会年会、国际有机岩石学年会( ICCP-TSOP )联合会议、第一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会议、国际有机岩石学会( TSOP )年会、国际采矿科学与技术大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按照“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充实内涵、外向发展”的总体思路,抓住“统筹规划、队伍建设、科学管理”三个关键,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矿业大学。

特色项目

优势专业
【双一流建设学科】

哲学

应用经济学

教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

统计学

力学

机械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城乡规划学

软件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美术学

【全国顶尖专业】

数学

地质学

机械工程

力学

电气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

【国家特色专业】

矿业工程

电气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力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地质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安全科学与工程

硕/博士学科
博士

硕士

博士后

学费奖金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本科各专业学费标准为:英语专业:6000元/人.年,工业工程、工商管理类、行政管理、法学等专业:5000元/人.年,其他各专业:5500元/人.年,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不同,每学年为750至1200元。如果上级主管部门调整收费标准,则执行新标准。

学校设有完善的奖、贷、助学金制度。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有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等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新生入学时设有“绿色通道”以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详细信息见当年招生简章或报考指南,也可访问学校网站了解。

校园生活

宿舍:

男生是学10楼,宿舍15层,有6个电梯,6人间,公用的卫生间,有阳台,上床下桌柜,楼道里的有监视器。

女生是学8楼,6层楼,没有电梯,6人间,上下铺,柜子和床是分开,有独立的阳台,每个人都有电源和网线接口

空调:宿舍里无空调有一个电扇,夏天的时候风扇通宵供电。宿舍楼内也有洗衣机

用电:宿舍楼晚上11点断电熄灯,周末不熄灯。每个宿舍每学期给150度电,用完后就要自己掏钱买,1度电是0.48元。

食堂:

学校一共有3个食堂,中心食堂、丰园和清真餐厅,中心和清真可以用老饭卡,新生使用新饭卡了。食堂饭菜,总的来说就是6元吃饱10元吃好,一般4两饭一个菜不会超过6元,物美价廉。周边有很多好吃的店,大家可以自己发掘。